調整政策促進貿易便利化探討
時間:2022-12-26 02:32:00
導語:調整政策促進貿易便利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經濟越來越融入國際經濟在新的貿易形勢和經營活動中,貨物流和資金流將難以一一對應,這就要求經濟政策應適應市場經濟規律主動尋求變化和發展不斷調整政策完善法規逐步從程序性審核向合規性審核轉變從事前管理轉變為事后管理從間接管理轉變間接管理從而方便企業經營推進貿易便利化。本文就出口業務不允許委托方收匯的有關政策進行探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年前后由于國內出現了各種走私違規、騙匯、逃套匯和騙稅違法行為,為了進一步規范進出口業務,打擊這些違法行為,防止出賣或變相出賣進出口經營權和許可證,年月日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海關總署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下發《規范進出口業務的若干規定》文件,對于出口業務收匯問題,文件第十一條中規定“出口業務,一律由人負責收匯。”其目的是落實出口收匯的責任,由于此規定的出臺,無疑使方能否收匯成為辦理出口業務的必要條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方重視了對委托方資信的調查,也打擊了委托方借用出口業務進行逃匯行為。但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出口業務,一律由人負責收匯這一規定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一、不允許貿易委托方收匯的弊端
(一)委托方商業機密得不到保護
企業自身經營出口業務最基本應具備:有出口經營權、有貨源、有國外客戶和享有經營國家特殊商品經營權等,缺少任何一項,都無法自行辦理出口,只能委托出口。目前從委托方來看形成出口業務大致有以下五種情況:委托方沒有進出口經營權(包括保稅區企業);委托方沒有國外客戶;委托方沒有出口商品許可證;委托方沒有經營特殊商品權;委托方具備自行出口條件,只是不熟悉辦理出口手續而委托出口。從以上五種出口業務看,只有一種屬于委托方沒有國外客戶,實行出口業務,一律由方負責收匯的規定,將不排除其他四種出口業務委托方商業機密得不到保護。
(二)人負責收匯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委托方逃匯行為
《規范進出口業務的若干規定》中第五條規定:從事進出口業務,人必須與委托人簽定書面合同,并由人根據合同與外商簽定進出口合同。在現實出口業務中由于委托方要保護商業機密防止國外客戶流失,方根據合同與外商簽定出口合同很難做到,往往方和外商簽定出口合同是靠委托方負責傳遞,方無法對外商資信進行調查,另外多數合同中規定收匯發生問題由委托方追索,因此由方跟蹤收匯也是無從落實。
實行出口業務,一律由人負責收匯這一規定后,雖然方重視了對委托方資信的調查,但是方受騙也時有發生。天津市曾有五家外貿公司異地企業出口,當時方都到委托方所在地進行了調查,查看了營業執照,但貨物出口后便與委托方無法取得聯系,委托方則到工商局辦理了銷戶手續,人去樓空。由此可見方負責收匯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委托方逃匯行為。
(三)委托方經濟利益得不到保護
按規定出口業務,方負責收匯后,應憑有關外匯管理規定的有效憑證和商業單證將貨款原幣劃轉或結匯支付給委托方,但現實經濟活動中往往出現人因資金周轉困難而長期占壓委托方的貨款,或因方欠銀行等單位的資金,當收匯后存款被挖走,造成委托方不能及時收到貨款,經濟利益得不到保護。
(四)委托方加大了成本支出
由于“出口業務,一律由人負責收匯”以及《出口收匯核銷實施細則》規定,出口業務的出口收匯核銷的所有單證均必須為方,因而委托方為了保護商業機密又能使方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采取由外商開給委托方信用證,委托方再到銀行辦理轉讓信用證或信用證讓渡給方,這樣不僅委托方的商業機密得到保護,而且貨款因不進入委托方帳戶而進入方帳戶,銀行可為方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方也能辦理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這也是近幾年辦理信用證轉讓、信用證讓渡量大的主要原因,但采取此方法無疑加大了企業負擔、增加費用支出。
(五)銀行操作違規、存在漏洞
我們發現一些銀行為了吸攬客戶維護自身利益將委托方收匯劃轉到方,并給方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有的銀行為了方能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將委托方的收匯給方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嚴重違反了有關外匯管理規定。
轉讓信用證和信用證讓渡是國際結算中的兩種方式,隨著對外經濟的發展在我國開始被采用,但畢竟屬新事物,有待結合出口收匯核銷進一步研究。因為在出口業務中,由于收匯人的不同,辦理轉讓信用證和信用證讓渡即可以是方也可以是委托方,另外轉讓信用證和信用證讓渡所轉讓和讓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的金額即有全額也有部分金額,因此銀行若按照現行規定憑企業提供的出口收匯核銷單號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就會出現不應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而出具,被不法企業鉆空。
(六)外匯局監管無依據,企業無法核銷
目前委托方收匯時有發生,有的是方不了解外匯管理政策造成;有的是國家新出臺政策,企業還未掌握,如今年出臺的有關軍需商品指定公司出口,一些以前可以出口軍需商品的外貿公司已與外商簽定了出口合同,并開來了信用證或預收貨款,軍需貨物報關時才知道不能出口;有的是異地出口,由于種種原因委托方收匯等等。這些委托方收匯,企業提供了銀行出具的委托方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而按照《規范進出口業務的若干規定》第十三條規定違反本規定從事進出口業務,各外經貿主管部門、外匯管理部門不予辦理審批手續,因此外匯局無法給委托方收匯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企業不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就不能享受退稅,其經濟利益直接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出口業務,一律由人負責收匯這一規定在執行過程中確實給合法經營企業帶來許多問題和不便。
二、客觀因素要求應允許委托方收匯
(一)加入世貿后,應盡快與國際接軌,限制收匯人、要求貨物流和資金流一一對應,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二)國家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驅動委托方收匯。年以前由于審批進出口經營權的標準定得較高,因此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中資企業主要是外貿公司,自營生產型企業寥寥無幾,因此出口業務成為主流,而作為沒有進出口權經營權的委托方核算的只是內貿賣出價,并未研究國際市場行情,因此方收匯順理成章。近兩年國家逐步降低對進出口經營權審批標準,目前已實行備案登記制度,因此大量生產型企業及個體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這就意味過去的委托方要自己走出國門,尋找貿易伙伴自己做出口,但這些新獲出口經營權企業由于沒有出口許可證、辦理出口手續不熟悉等原因在一段時間內還要委托出口,而委托出口不能直接收匯又將影響下一年度申請許可證、出口配額規模以及享受海關、外匯銀行等部門的優惠政策。
(三)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最終將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因此國家各經濟管理部門都應圍繞鼓勵出口、減少手續提高辦事效率調整政策。
(四)對出口項下的外匯監管目的是保證貨物出口后及時、足額收匯,委托方收匯同樣保證了國家外匯不受損失,因而不應以誰收匯作為監管對象,應加大監管力度,以便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五)××年外匯局推出了新的出口收匯核報系統,該系統的使用不僅能堵塞假收匯,并且增加了處理出口與收匯不一至的功能,因此從技術上為允許委托方收匯提供了可能。
三、允許委托方收匯,銀行、外匯局的操作建議
(一)委托方收匯,銀行出具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時,要在其上注明委托方提供的方的出口收匯核銷單號。
(二)對于同城出口業務,方到外匯局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時,外匯局除了按有關規定審核企業提供的單據真實性外,還應審核協議中的委托方與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上的單位名稱是否一致、委托方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上的出口收匯核銷單號是否與方的出口收匯核銷單是否一致,一致才能辦理過戶出口收匯核銷手續。
(三)對于異地出口業務,委托方應向所在地外匯局提供方出口的單據,外匯局應按上述同城出口業務進行審核,無誤后在委托方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背面上注明方名稱、加蓋出口收匯核銷監管章,并做登記及過戶手續。方所在地外匯局在為方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時,除了按上述同城出口業務進行審核外,還要與委托方所在地外匯局核對委托方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這樣才能保證出口業務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