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13 11:09:00
導語:公路養護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建設管護并重確保鄉村公路暢通
---**鄉公路管護情況匯報
**鄉地處*州區西部邊緣,毗鄰**縣**鎮,轄11個村、2個居委會、76個社、27000人,幅員面積57.7平方公里。"十五"期初,當交通閉塞成為阻礙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時,鄉黨委、政府就著手謀劃"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并把鄉村公路的通達、通暢作為首要的"民心工程"來抓。在五年的公路建設中,高起點規劃、廣籌措資金、嚴管理監督、重后續養護,累計投入建設和養護資金850萬元,打通鄉道5條、村社道路45條,硬化鄉道10公里,油化了**至**村級道路9公里。如今的**鄉,9公里省道橫貫,20公里鄉道縱伸,140公里村路盤旋,初步構建起"一線兩點三橫八射"的交通網絡,將十三個村(居)聯成一個有機整體。然而,建設容易管養難,俗話說:"三分建,七分養",如何讓建成公路發揮最大效益,破解農村公路管護難題,讓交通網絡彰顯交通優勢,我們堅持管養與建設并舉,確保鄉村公路暢通,在公路管護資金來源、管護隊伍建設、考核管理辦法和管護制度建設等方面探索出一條比較可行的路子,基本消除了鄉村公路"通而不達、通而不久、通而不安"的現象,從而構筑起我鄉經濟發展的平臺。
一、抓好經費落實,實現籌資渠道多元化
為了籌集到足夠的管護資金,鄉政府廣開門路,采取向主管部門爭取一點、幫扶部門援助一點、本級財政安排一點的辦法,每年共投入鄉村公路管護資金20萬元,對村道養護按等次實行500-1000元/公里的獎勵補助;同時,積極協調轄區內使用公路頻繁的鄉內企業自覺投資投勞進行公路維護,比如**建材廠、**磚廠每年投入村道維修材料和資金3萬余元;再是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深化"一事一議"制度,集資定專人或分段到戶落實社級路管護。
二、抓好隊伍組建,確保管護工作經常化
鄉政府建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交通安全和公路建設的領導為副組長,交安辦、城建辦、村管站、財政所為成員的農村公路建管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處理農村公路建、管、養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各村(居)也組建了村社道路管護小組,具體抓好村社兩級公路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實施分段確定專人養護,按照每4公里配備1名養護人員的標準,從村組干部和農村低保人員中篩選出身體素質好、責任心強、奉獻意識濃的公路管護人員35人,組建起一支穩定的、專職從事農村公路養護的工作隊伍。多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從而確保了建成公路效益的發揮。
三、抓好任務分解,做到管護責任明晰化
鄉政府對轄區內的鄉、村、組三級公路進行路權界定,明確各級公路的管理主體和管理職責。鄉城建辦對農村公路實行檔案管理,記載明確每條公路的起止點、公路設施、道路結構、隸屬關系、管線埋設、養護人員情況、管護檢查結果等內容,具體負責公路建設質量監督、管護質量檢查等日常工作;鄉交安辦負責各路段巡查,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的監管;村建國土工作站主要抓好路權維護,嚴格按公路間距要求,做好農房建設放線工作,對占道經營、種糧和其它有損公路的行為進行管理。同時,鄉政府與鄉道養護人員和各村簽定《農村公路養護目標考核責任書》,對路面、路邊、邊溝、涵洞等養護內容明確了標準,鄉城建辦進行日常督查,鄉政府每季度開展一次檢查、半年進行一次評比,將農村公路養護考核結果作為兌現鄉道養護人員工資的依據和各村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并將村干部工資的10%納入公路養護專項考核,年終考核發放。對鄉村公路管護工作突出的村居,還給予50-100元/公里的專項獎勵。
四、抓好制度建設,促進管護工作規范化
為了確保鄉村公路管護有力、安全運行,我鄉從制度建設入手,規范農村公路管護工作。一是定期培訓制度:針對村組養護人員經驗少、材料浪費大、鋪路質量不好的情況,每年鄉政府對全鄉管護人員進行現場技術培訓2次,同時還派鄉道管護人員定期去各村進行現場指導,大大提高了全鄉公路養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公路管護水平逐步提高;二是限載準入制度:強化安聯學習,展開不定時巡查,并在各路口設置固定的警示牌,嚴禁超限、超載車輛駛入,2006年,鄉交安辦強制取締**、**兩個磚廠20噸以上載重汽車三輛在鄉村道路上營運,責成老板變賣后改用四輪車;三是保證金制度:加強路權維護,嚴禁在公路界權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公路沿線從事建房、采礦者收取500-2000元公路維護保證金,敦促其自覺愛護公路和主動恢復損毀的公路及設施。
如今的**鄉,公路村村通的格局基本形成,半小時到鄉場、一小時達主城。"一線兩點三橫八射"的公路網絡彰顯鄉域方便快捷的交通優勢,為新農村建設搭建起起飛的平臺。
精品范文
2公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