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就業渠道 實現安置途徑多元化
時間:2022-03-07 05:31:00
導語:拓寬就業渠道 實現安置途徑多元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幸福社區不斷拓寬就業渠首,多形式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促進了轄區充分就業目標的實現。截至今年3月,已安置轄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60人,占下崗失業人員總數的90%,達到了吉林省充分就業社區標準。
一、依托主渠道安置下崗失業人員
社區緊緊依靠市、區、街道三級勞動保障部門,先后組織下崗失業人員2100人次參加用工洽談會,幫扶就業560人;每天查收市、區公布的就業信息,及時在社區內,累計安置340人。
二、發動全民創業
社區積極向下崗失業人員宣傳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自謀職業、自主創業。2006年,昌邑區委、區政府提出,一個部門或一名領導干部要包保、扶持一名下崗失業人員創辦中小企業,進而實現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社區利用這一機會,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為轄區下崗失業人員尋找包保對象。下崗失業人員王寶華在區城建局長的幫扶下,開辦了汽車修配廠,不僅實現了自己創業,還解決了社區8個人的就業問題。與此同時,社區還創新開展了黨員創業工程,重點扶持下崗失業人員中的黨員創業,帶領更多的人就業。例如,社區一名黨員組織了一批有技術的下崗人員、殘疾人成立了一支便民服務隊,從事家電維修、自行車修理、水暖、木工、保潔等項目,安置就業21人。截止到目前,社區為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760人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把43人介紹到街道興辦的早、夜市場擺攤,并按規定減免稅費;幫助26人開辦了自己的小企業并享受到了稅收減免政策,其中5人獲得小額擔保貸款。
三、利用周邊資源優勢促進就業
社區充分發揮轄區企業多、商業網點多的優勢,加強與駐街、駐社區企業溝通聯系,在第一時間掌握用工信息,主動向企業推薦務工人員。先后為吉林晨鳴紙業公司、億興木業公司、吉林大街加油站、宏強汽修廠、路通飯店等輸送187人,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需要,又安置了下崗失業人員。
四、借助各部門力量推動就業
社區利用區政府開發公益性崗位的契機,把有一定文化素質,但技能偏低、年齡偏大的“4050”人員共36人,安置到社區黨務、工會、婦女、殘聯、協理、巡邏、保潔等公益性崗位上工作。還積極與區人大、區政協、區總工會、區工商聯等部門建立聯系,發揮他們接觸企業面廣的優勢,推薦用工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