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扶持力度 強化個性化服務 大力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
時間:2022-03-07 05:45:00
導語:加大扶持力度 強化個性化服務 大力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4年以來,我省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強化就業服務,促進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取得明顯成效,在全省初步形成“黨政高度重視、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截止到目前,全省共幫扶2.5萬戶、3萬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了就業,其中享受低保的人員為1.1萬名。江門、潮州等7個市實現當期無零就業家庭。
2003年,廣州市原東山區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實施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的工作思路,并出臺了相應政策,對區內生活最困難、矛盾最突出、就業要求最迫切的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援助,引起社會強烈反響。2004年2月,廣州市政府全面推廣東山區的經驗做法。按照解決人民群眾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的要求,2004年下半年,省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廳、勞動保障廳等部門聯合下發了《廣東省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辦法》,在全省啟動了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2006年,我省結合貫徹國發36號文件精神,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政策進行了擴展、完善和突破。各市、區(縣)也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細化和創新,逐步形成了我省在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扶持政策基礎上,凸顯更大扶持力度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政策體系。一是鼓勵企業吸納,促進穩定就業。對招用零就業家庭成員,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各類用人單位,給予相應期限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社保補貼范圍擴大到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補貼的險種擴大到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5個險種。深圳市對上崗后工資僅達到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每月還給予800元的上崗補貼。二是零就業家庭成員自主創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一律取消反擔保,貸款額度可提高到2萬元以上,東莞市最高可達8萬元。中山市對零就業家庭成員自主創業還發給一次性創業扶持金。三是零就業家庭成員可享受不限次數的免費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1次以上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2004年以來,全省共組織零就業家庭成員參加技能培訓達1.9萬人次,創業培訓3800多人次,成功創業2500多人。四是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和托底安置。凡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崗位都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建立了機關事業單位后勤保障服務崗位、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服務項目公益性、輔助性崗位申報制度,實行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優先安置和托底安置的剛性措施。汕尾市對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數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由本級財政扣減單位人員經費。五是對崗位不挑不揀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承諾在一個月內幫助其實現就業。
二、規范就業援助服務流程,為零就業家庭提供個性化服務
一是大力推行“路徑”就業服務模式,提高幫扶效率。2005年以來,我省通過規范的服務路徑和七個服務環節,以登記認定為起點,達到穩定就業為終點,提供層層遞進的個性化就業服務,促進零就業家庭成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就業。在基本服務環節,提供基礎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自助服務;在求職應聘指導環節,重點采取小群體互動式的小組工作方法,提供更加系統的個性化指導和訓練,幫助掌握應聘面試技巧;在專家心理訪談環節,特約心理專家、政策專家,對仍未能就業的困難服務對象提供職業心理咨詢、診斷指導、政策幫助;在職業素質測評環節,對經過求職應聘指導的人員進行職業素質測評,使其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求職方向并實現就業;在職業技能培訓環節,對經過素質測評后缺乏職業技能的,推薦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在定向培訓環節,組織仍未能實現就業的參加定向或見習培訓獲得工作經驗,并通過公益性崗位等方式進行托底安置;在動態跟蹤指導環節,對實現就業的服務對象實行動態跟蹤服務,保證其就業穩定性。二是提供全方位服務,多種模式發展零就業家庭成員勞務派遣。珠海、茂名等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公益性崗位勞務派遣協作,按規定為用人單位和零就業家庭成員落實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實現公益性崗位開發、落實扶持政策與促進再就業三者之間的有效結合。2006年,兩市已與上百家用人單位建立了協作關系,幫扶700多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穩定就業。中山、深圳、汕頭等市組織單位、團體與街鎮、村居共建社區就業基地,由街鎮或村居落實場地,企業免費提供訂單及運輸,工商、稅務部門減免稅費,將零就業家庭成員組織起來,從事進出口來料加工實現就業。各地還組織用人單位定期在社區舉辦公益性崗位招聘活動,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直通車,將崗位直接送到零就業家庭成員手中。三是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為推力,加大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力度。各地把消除零就業家庭作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主要考核指標,以創建活動為載體,著力提高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率和就業穩定性。依托基層平臺全面建立零就業家庭定期家訪制度、結對幫扶制度、跟蹤服務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切實掌握零就業家庭情況,分門別類建立檔案,實行“一家一冊”。與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聯動機制,幫助符合條件的零就業家庭落實低保待遇,鼓勵零就業家庭主動申請登記認定;對已有成員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為確保其就業穩定性,在其連續就業3個月后幫助辦理低保核銷手續。發放《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聯系卡》、《就業服務明白卡》,全面推廣使用“再就業援助”、“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業務軟件”和“廣東就業失業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零就業家庭從調查摸底、身份認定、技能培訓、促進就業以及后續跟蹤服務的信息網絡化動態管理服務,把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補貼活動制度化,為零就業家庭提供全天候的就業援助,保證每一戶零就業家庭能及時被發現、及時接受就業援助。
三、強化工作責任,促進援助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強化工作責任,加強目標考核。自2004年以來,我省把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作為省委、省政府實施“擴大與促進就業民心工程”的項目之一,放在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各級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的重要考核內容。2006年,在省委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的實施意見中,對零就業家庭援助工作又提出更加明確的具體要求。二是建立通報制度,加強工作督導。為了加強對各地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督導,我省建立對各市、區(縣)落實工作人員掛鉤幫扶情況月通報和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并將通報情況作為年度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評的重要依據。三是加強總結交流,以點帶面。全省通過檢查調研、觀摩交流、專題座談等形式,及時總結各地成功經驗做法,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扎實開展。
下一步,我省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總體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啟動“三年三十萬”城鄉困難群體就業援助計劃,開創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