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理論體系科學內涵
時間:2022-06-20 03:49:00
導語:把握理論體系科學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個主線。學習貫徹十七大報告精神,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整準確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科學內涵、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以及這個理論體系的系統性、開放性和實踐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包含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理論創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的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立論依據,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體現著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是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一以貫之、有機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進程中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逐步形成并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反映了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創新精神。它強調從實際出發,以實踐標準審視一切,并通過黨和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轉化成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這個理論體系的思想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已經被理論探索與實踐檢驗不斷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它是中國共產黨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重要法寶,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一條重要思想規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基本要求,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戰略步驟、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領導力量、依靠力量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系統地回答了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等基本問題,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理論本質和客觀規律的理論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第一,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在結構的系統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鄧小平開創,我們黨始終面對并探索研究的重大問題,都是同一個主題: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在這個主題下如何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這就深刻揭示出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之間,既一脈相承又是與時俱進的科學道理。第二,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世界在變革,時代在發展,實踐在變化。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辛探索和不斷實踐,以同志、鄧小平同志、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際結合起來,逐步認識、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等重大問題,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然而,發展,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主題。新世紀新階段,怎樣實現中國更好發展的重大課題擺在了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發展的角度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共同發展及和平發展五個方面,基本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發展特征、目標和途徑、動力和保障,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外互動,形成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揭示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領導集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和開放的理論體系的一個具體貢獻。第三,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性。這一理論體系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當今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國情,成功地指導了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并不斷被實踐驗證出它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因此,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