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時間:2022-07-01 11:23:00
導語: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委員候選人的條件
黨的基層組織設立的委員會委員候選人,按德才兼備和班子結構合理的原則提名。
2.基層黨組織委員會委員組成名額
基層黨的委員會委員名額一般由5至11人組成,不設候補委員。如設立常委會,常委會5至7人組成,其中書記、副書記各1人。
基層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名額一般由3至5人組成。
依習慣做法和工作方便,委員會組成名額一般應為單數。
3.委員的產生辦法
⑴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由上屆委員會根據多數黨員意見確定候選人,在黨員大會上進行選舉。
⑵黨的基層委員會和經批準設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的產生:
①召開黨員大會的,由上屆黨的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黨組織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提交黨員大會進行選舉。
②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由上屆黨的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黨組織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提請大會主席團討論通過,由大會主席團提交各代表團(組)醞釀討論,根據多數代表的意見確定候選人,提交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
4.書記、副書記的產生辦法
黨的基層組織設立的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的產生,由上屆委員會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進行選舉。不設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的產生,由全體黨員充分醞釀,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在黨員大會上進行選舉。
5.常委的產生辦法
經批準設立常務委員會的黨的基層委員會的常委候選人,由上屆委員會按照比應選人數多一至二人的差額提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進行選舉。
6.選舉結果的處理辦法
選出的委員報上級黨組織備案,常委、書記、副書記,報上級黨組織批準。紀律檢查委員會選出的書記、副書記,經同級黨的委員會通過后,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7.委員的補選
委員會委員在任期內出缺,應召開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補選。上級黨的組織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調動或者指派下級黨組織的負責人。
8.選舉會議主持人的確定
⑴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由上屆委員會主持。
⑵不設委員會的黨支部進行選舉,由上屆支部書記主持。
⑶召開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由大會主席團主持。大會主席團成員由上屆黨的委員會或各代表團(組)從代表中提名,經全體代表醞釀討論,提交代表大會預備會議表決通過。
⑷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常委、書記、副書記,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由大會主席團指定一名新選出的委員主持;召開黨員大會的,由上屆委員會推薦一名新當選的委員主持。
9.候選人情況介紹問題
選舉前,選舉單位的黨組織或大會主席團應將候選人的簡歷、工作實績和主要優缺點向選舉人做出實事求是的介紹,對選舉人提出的詢問應做出負責的答復。根據選舉的要求,可以組織候選人與選舉人見面,由候選人作自我介紹。回答選舉人提出的問題。
10.監票人、計票人的產生及職責
⑴選舉設監票、計票人,共同對投票人數和選票的票數加以核對,監票人還負責對選舉全過程進行監督,包括對計票人的工作進行監督,計票人(一般分設唱票人和計票人)負責記錄被選舉人的具體得票數量。監票、計票人數可視具體情況決定。
⑵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工作的監票人由全體黨員或各代表團(組)從不是候選人的黨員或代表中推選,經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計票人在不是候選人的代表或會議工作人員中指定。
⑶委員會選舉監票人從不是書記、副書記、常委候選人的委員中推選,經全體委員通過。
11.選舉方式和投票要求
⑴選舉一律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
⑵選票上的候選人名單以姓氏筆劃為序排列。
⑶實行差額預選時,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的人數的半數的,方可列為候選人。
⑷選舉人不能寫選票的,可由本人委托非候選人按選舉人的意志。
⑸因故未出席會議的黨員或黨員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為投票。
⑹選舉人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或不贊成票,也可棄權。投不贊成票者可以另選他人。
12.選票的統計和宣布
監票人、計票人應將投票人數和票數加以核對,做出記錄,由監票人簽字并公布候選人的得票數字,由會議主持人宣布當選人名單。
13.當選人的確定
⑴進行正式選舉時,被選舉人獲得的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的人數的一半,始得當選。
⑵當選人多于應選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
⑶如遇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就票數相等的被選舉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當選。
⑷當選人少于應選名額時,對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
⑸如果接近應選名額,也可以減少名額,不再進行選舉。
14.選舉的監督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選舉由上級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監督實施。在選舉中,凡有違章和《條例》規定行為的,必須認真查處,根據問題的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予有關黨組織、黨員批評教育,直至給予組織處理。選舉單位應根據《條例》制定選舉工作細則,經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執行。
15.民主選舉的要求
⑴候選人名單要由黨組織和選舉人充分醞釀討論提出,并根據多數人的意見確定。
⑵選舉人有權了解候選人的情況,要求改變候選人,不選任何一個候選人和另選他人。
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
⑷個別有特殊情況的人,需要由組織推薦入選的,也必須確實取得多數選舉人的同意。
⑸選舉時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實行差額選舉。
⑹選舉中嚴禁派別活動和非組織活動,不允許追查選票、虛報票數以及打擊報復等行為。
⑺選舉中如發生違章的情況,上級黨組織在調查核實后,應做出選舉無效的決定,或采取相應的組織措施,并報上一級黨組織審查批準,正式宣布執行。
16.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的認定
⑴正式黨員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⑵受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和向黨外組織建議撤銷黨外職務處分的黨員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⑶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⑷預備黨員沒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⑸只持有黨員臨時組織關系證明信的黨員在現所在單位黨組織內沒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17.填寫選票和投票應注意什么
黨內進行選舉,黨員或代表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不贊成票,也可以選候選人名單以外的人。填寫選票應持慎重態度,考慮成熟后再填寫。每張選票所選的人數應與應選名額相符或少于應選名額。填寫選票,符號要準確,字跡要清楚。
18.候選人名單可否由上級領導指定
根據黨章和《準則》的規定,黨內選舉必須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候選人名單要由黨組織和選舉人充分醞釀討論,根據多數人的意見確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指定候選人。個別有特殊情況需要由組織推薦的黨員,也必須在說明情況之后,確實取得多數選舉人的同意,方能列入候選人名單,但是候選人名單須經上級黨委的原則同意。
19.候選人和當選人名單的順序怎樣排列
候選人名單,以及選舉后當選的代表、委員,分別按姓氏筆劃為序排列。選舉后當選的黨的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按得票多少為序排列,得票相等的按姓氏筆劃為序排列。黨的委員會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書記、副書記分別按上級黨委批準的排列名次排列。
20.那些情況下可暫緩改選
⑴領導班子軟弱渙散,思想路線不端正,不執行甚至抵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⑵該單位組織不純,派性嚴重。
⑶領導以權謀私,不正之風嚴重。
⑷黨組織正要集中一段時間完成某項重要任務。
⑸多數領導成員被派遣外出工作。
⑹新建立的單位,正在進行籌備工作。
⑺其他不具備民主選舉條件的。
暫緩改選的單位,一般應由上級黨組織確定。其領導人是否變動,也由上級黨組織確定。
21.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的屆次排列
基層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時,凡是按照黨章規定任期屆滿,需要選舉產生新的委員會的,都要排列屆次,在委員會任期內召開的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可不排列屆次。
22.怎樣進行代表資格審查
為了給代表大會審查代表資格作好準備,在代表大會召開以前,各級黨委可責成有關部門對代表進行初步審查,如發現代表的產生不符合規定手續或代表不符合代表資格的,應及時建議原選舉單位撤換。原選舉單位來不及或不同意撤換時,應提交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議,并提出意見,交代表大會審查決定。對暫時查不清的,代表大會閉會后仍可責成有關部門繼續審查。如確有問題,不夠代表資格的,要做出取消代表資格的決定。撤銷代表資格,要經原選舉單位決定,并報上級批準。
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在聽取有關部門對代表先前和代表資格初步審查情況后,進行正式審查,然后向大會報告,提請大會審查通過。
23.黨的關系在地方而業務上又以部門領導為主的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換屆時的審批問題
黨的關系在地方、業務上以部門領導為主的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換屆審批應由地方黨委負責。具體要求是:
⑴地方黨委在確定廠黨委負責人人選時,應充分考慮主管部門的行業特點和企業黨政領導班子的整體結構,認真聽取和尊重他們的意見。
⑵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任期后一般不要調動。確因工作需要,需在系統內或黨政之間進行交流的,主管部門可以向地方黨委提出建議,經協商后進行調整,其黨內職務由地方黨委任免。
24.書記、副書記的產生是否必須實行差額選舉
黨的基層組織的書記、副書記的產生,一般可采用提出與應選人數相等的候選人進行選舉的辦法;委員會人數較少的,經報請上級黨組織批準,也可以把所有委員都作為候選人,經充分醞釀后,直接選舉。
25.召開黨員大會還是代表大會的條件
⑴在指導思想上,為進一步發揚黨內民主,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黨的基層組織的黨員人數不足500名,或雖然超過500名,但駐地比較集中,又便于召開黨員大會的,一般應召開黨員大會進行直接選舉。
⑵黨的基層組織的黨員人數超過500名因駐地分散等其他因素,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難以超過應到會人數的五分之四,可報上級黨組織批準,召開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
⑶黨的基層組織的黨員人數雖不足500名,但其所轄黨組織相當分散,例如農村鄉、鎮黨的基層委員會;或生產連續性很強,工作班次難于調整的企業黨的基層委員會及其他確實不便召開黨員大會的,報經上經黨組織批準,也可以召開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
26.議事表決和選舉對到會人數規定的區別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進行選舉時,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五分之四會議有效”,“進行正式選舉時,被選舉人獲得的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的人數的一半,始得當選”。這兩條規定,是根據黨基層組織的實際情況提出來的,只適用于黨的基層組織選舉工作。黨內重要問題的議事表決,在沒有新的規定之前,仍按過去的規定執行。即:有表決權的到會人數要超過應到會人數的半數,才能開會;議事表決時,必須得到應到會有表決權的人數的半數以上的同意始得通過。
27.黨員數量少的單位,選舉時可否不提候選人而進行直接選舉
黨員數量少的支部,由于黨員之間彼此了解,情況熟悉,在進行選舉時,可以不提候選人,直接進行選舉。但一定要經過充分醞釀,在醞釀成熟的條件下進行選舉。
28.怎樣進行預選
進行預選應由大會主席團根據上級黨委或代表團(組)的意見,提出與應選人數相等的候選人參考名單,提交各代表團(組)醞釀討論。主席團根據多數人的意見確定預選候選人名單,提交大會進行預選。主席團常委會根據預選結果提出正式候選人名單,經主席團審議提交各代表團(組)討論通過后,進行大會正式選舉。
29.采取預選的辦法是否還要搞差額
預選本身就包含著差額。預選時不定正式候選人名額,經過預選凡得票超過到會代表半數的即列為正式候先人,得票不超過半數的不得列為正式候選人。
30.預選結果是否公布及在預選時得票超過半數的人中,是以得票多少來確定正式候選人,還是以工作需要來確定正式候選人
預選結果不必公布,可由大會主席團或會議主持人掌握。預選票數按到會參加選舉的人數計算,凡得票超過半數,即列為正式候選人。得票不超過半數的,不得列為正式候選人。在正式選舉時要按應選人數進行報票,多于應選名額的票作廢。這樣,得票超過半數的人不會多于正式候選人的名額,所以,也就不存在以得票多少或工作需要來決定誰為正式候選人的問題。
31.可否投票選舉候選人以外的人
黨內選舉,應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進行。可以選舉候選人名單內的,也可以選舉候選人名單外的。
32.黨內選舉落選的同志,不久調到另一單位,適逢新單位進行黨內選舉,這個同志還能不能被提為候選人
黨內選舉落選的同志,不久調到另一單位,黨的組織關系也已轉去,適逢新的單位進行黨內選舉,又將他提為候選人,是可以的。選舉時如獲多數票當選,選舉也是有效的。但在選舉前應把該同志在原單位的情況以及黨內選舉落選的情況向黨員講清楚,是否提為候選人應按多數黨員的意見確定。
33.在選舉中怎樣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
⑴選舉要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防止某些領導人因為有的選舉人沒投自己的贊成票而搞打擊報復的現象,保證選舉人毫無顧慮地、放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志。
⑵候選人名單要由黨組織和選舉人充分醞釀討論。確定候選人名單,是整個選舉過程中具有關鍵性的一個環節,一定要保證選舉人暢所欲言,充分發表意見,以期經過反復醞釀討論,產生出絕大多數選舉人都滿意或比較滿意的候選人名單。
⑶可以經過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后進行正式選舉;也可以不經過預選,采用候選人數多于應選人數的辦法進行選舉。這樣兩種選舉辦法,都可以使選舉人自由地選擇真正體現自己意志的、自己真正滿意的人。
⑷選舉人有了解候選人情況、要求改變候選人、不選任何一個候選人和另選他人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這樣就可以防止某些黨組織或少數領導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大多數選舉人的現象,而使每一個選舉人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選舉。
34.選舉人可否投票選舉自己
黨章規定,每個正式黨員在黨內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黨內選舉時,可以對符合條件、自己信賴的任何正式黨員投贊成票。如果認為自己合乎條件,也可以投贊成自己的票。
35.為什么規定所選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的選票全票作廢,而所選名額少于應選名額的選票仍然有效
在進行選舉時,應選人是有一定名額限制的。選舉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應選名額投票。如果所選名額多于應選名額,應全票作廢;如果所選名額少于應選名額,仍然有效。這是因為,如果選票上的名額多于應選名額,就無法確定哪一個人或哪幾個人是超過應選名額的被選人,所以只能全票作廢。但對所選名額少于應選名額的,則應視為有效,因為它不發生無法計算的問題。
36.黨內選舉得票剛好一半可否當選
按照規定,黨內進行選舉,得票數必須超過到會有選舉權的代表或黨員的半數才能當選。得票不到半數或得票剛好一半,都不能當選。如出現這種情況,當選人數未達到應選名額時,可進一步醞釀討論,進行補選。
37.在選舉中非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而當選是否有效
根據黨章規定,凡是正式黨員,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正式黨員的非候選人,在正常的選舉中得票超過全部選舉人的半數、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又在應選人數范圍之內的,當然有效。這是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切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重要原則,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違背這個原則。
38.黨員已決定工作調動,在未正式轉移黨的組織關系之前可否在原單位參加黨內選舉
在黨員決定工作調動之后,如果原單位黨組織進行選舉,只要黨的組織關系還未轉出,應參加原單位黨組織的選舉,并同樣有表決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39.黨內選舉可否委托他人代選
黨內選舉只能在黨的正式會議上進行,既不能提前投票,也不能在選舉以后再讓沒有參加選舉的人補充投票,更不允許委托他人代替自己投票。因此,黨組織在召開選舉大會時,應該盡可能地通知全體應該到會人員出席會議,參加選舉。黨員個人也應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積極參加黨內選舉。
40.選舉后的選票怎樣處理
如何處理選票,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的做法是:縣級以上單位選舉后,其選票可由選舉單位直接保存;基層支部選舉,可由監票人和唱票人在公布票數之后,負責封好,交上級黨委保存。基層黨委選舉后的選票可由本級組織保存,必要時也可交上級黨委保存。不經黨組織批準,任何個人無權查看選票。無論哪一級黨組織選舉,其選舉后的選票都要妥善保存,不要馬上銷毀。
41.在選舉過程中,發現破壞選舉行為怎樣處理
為了保證黨員或代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進行選舉過程中,絕不允許進行派別活動和非組織活動;絕不允許用暴力、威脅、欺騙、賄賂等非法手段破壞或妨害選舉;絕不允許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票數、追查選票壓制、報復等行為。如果發生違章的情況,上級黨委在調查核實后,應做出選舉無效和采取相應措施的決定,并報再一級黨委審查批準,正式宣布執行。對有破壞選舉行為的人,輕者給予批評教育,重者給予黨紀處分。
42.上屆支部委員會成員可否作為當然候選人
支部委員候選人都要由黨員通過充分醞釀討論提出,并經多數人同意后正式產生。上屆支部委員不能不經黨員醞釀討論,作為當然候選人。
43.基層黨組織召開黨代表大會進行選舉,不是代表的正式黨員能不能被提名為候選人
本單位黨組織范圍內不是代表的正式黨員,可以被提名為候選人。
44.用預選辦法產生的候選人,少于應選支部委員的名額怎樣處理
經過預選產生的候選人數少于預定的應選支部委員名額時,應征求黨員意見,酌情辦理。如果候選人缺額較少,多數黨員認為不需增補,即可進行正式選舉。如果多數黨員要求補滿空額,則需再次進行醞釀、預選,補上缺額。
45.剛剛轉正的黨員,可否擔任黨支部委員、副書記或書記
黨章對黨支部成員未做出黨齡要求。因此按照黨章關于正式黨員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規定,剛剛轉正的黨員,又確實符合新時期的干部標準,可以擔任黨支部委員、副書記或書記。
46.上級黨委指派的支部書記落選
如果黨員對上級黨委指派的支部書記不夠了解,在選舉前應向黨員作詳細的介紹。經過正式選舉,上級黨委指派的支部書記不能當選,則其支部書記職務自然解除,應由新當選的支部書記主持支部工作。
47.支部書記調到新單位,可否自然成為這個單位的支部書記
一個單位的支部書記調到另一個單位時,如果沒有上級黨委的指派,又沒有經過黨員大會選舉,不能自然成為這個單位的支部書記。
48.上屆支部書記又被選進支部委員會,是否就是當然的支部書記
上屆的支部書記再次被選進支部委員會后,能否繼續擔任支部書記的職務,要由全體支部委員選舉并經上級黨委批準確定。可能連任,也可能選舉更為合適的同志擔任。
49.擔任黨的基層組織領導職務的黨員,離休退休后是否要繼續保留職務
擔任黨的基層組織的書記、副書記、常務委員職務的黨員,離休退休后,一般應辭去原任職務,擔任黨的基層組織的委員職務的黨員,離休退休后黨員關系仍在原單位的,其委員職務應當保留至任期屆滿;離開了原選舉單位,其委員職務即自然免除。
50.改選后新的支委會第一次會議由誰主持
黨支部委員會經支部大會改選后,上屆支部委員會就不存在了。新的支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可由新支委推舉一人主持,研究分工等問題;并將改選情況和支委分工意見及時報請上級黨委審批。
51.改選后的支委會未經上級批準以前,支部工作由新的支委會來領導,還是由上屆支委會來領導
黨支部改選以后,上屆支委會就不存在了。在新的支委會未經上級批準以前,支部工作支應新選出來的支部委員會承擔。如果上級黨委批下來的人選與上報的有出入時,則按上級黨委的決定執行。
52.選舉出席上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被選舉人是否僅限于本級代表大會所屬黨組織范圍內的黨員
選舉出席上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時,被選舉人不限于本級代表大會所屬黨組織范圍以內的黨員,本級黨代表大會所屬黨組織范圍以外的黨員也可以被選為代表,但是這些黨員必須是上級黨代表大會所屬的黨組織范圍以內的黨員。比如說,上級黨委委員、候補委員和上級領導機關中的某些擔任領導工作的黨員,以及某些代表人物,需要選為代表,但又受到本人所在選舉單位代表名額的限制而不能選為代表的,上級黨委可以把他們分配到有關選舉單位參加選舉,其他選舉單位可以按照選舉程序選舉他們為代表。
53.直屬局召開黨代表大會時,主要領導干部可否下派到基層單位去選舉
由于局機關編制少、黨員少,因工作需要代表名額較多,在局機關不便選舉。為了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可以把主要領導干部分配到所屬的基層單位中去選舉。
54.基層黨委每年召開的黨代表大會,開會時是否要重新選舉代表
如果該黨委任期已滿,需要召開黨代會改選換屆的話,其代表必須重新選舉;如果是兩屆委員會之間的每年一次的代表大會,其代表可以重新選舉,亦可由上次代表大會代表繼續擔任。
55.選舉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是否需要規定條件
黨章規定,正式黨員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此選舉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不需再規定另外條件。只要是該級黨組織和所轄黨組織的正式黨員,都有當選為代表的權利。但要注意代表的先進性和廣泛性。各級黨的委員會在分配代表名額時,對代表中應包括的各方面人物可以提出一個適當的比例,供下級組織選舉時參考,使各方面都有一定數量的代表出席代表大會,以便廣泛地全面地反映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意愿,更正確地決定黨的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56.出席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可否不經選舉而由黨組織確定
按照黨章規定,黨的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應由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選舉產生。個別因特殊原因,不能召開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的,可報經上一級黨委批準,召開黨的代表會議選舉產生。由黨組織或個人指定出席黨代表大會的代表,都是違章的行為,是不能允許的。
57.上屆黨委委員沒有當選為出會的代表,可否參加黨的代表大會
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必須選舉產生,任何黨員都不能有特殊權利。黨委委員必須在一定的選舉單位被選為代表,才能出席黨的代表大會,未當選的上屆黨委委員不能作為當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