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達成和解協議并已經履行完畢的結案方式

時間:2022-07-15 05:30:00

導語:淺談達成和解協議并已經履行完畢的結案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達成和解協議并已經履行完畢的結案方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執行案件的結案方式有四種:1、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全部執行完畢;2裁定終結執行;3裁定不予執行;4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筆者試對第四種結案方式進行初步地探析。

一、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的結案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如何理解這種結案方式,存在不同的認識。一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是指在執行人員的主持下,當事人之間達成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全部履行的協議,其中包括被執行人履行部分或者履行大部分,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未履行的部分表示放棄的的協議,并已實際履行完畢。而這種情形應以第一種結案方式即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執行完畢結案。二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這一規定并沒有要求達成和解協議,被執行人必須履行完畢才能結案。因此,只要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在執行人員主持下,自愿達成的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的履行方式、履行金額、履行期限的協議,法院即可結案。如果被執行人未按和解協議履行義務,申請執行人可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執行。三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是指只要當事人之間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的履行達成協議,即視為已履行完畢,法院就可以結案。

其次,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結案,執行人員基本上是按以下方法操作:在執行人員的主持下,當事人之間自愿達成和解協議,雙方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上簽名,無論協議是否履行完畢,承辦人即以和解報結案。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沒有抵觸。但是,與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規定》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又不一致。

二、建議對《執行規定》的第四種結案方式進行修改

按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規定》的規定,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結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二是被執行人對和解協議的內容已履行完畢。而這種結案方式,案件實際上已經執行完畢,不存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恢復執行的問題。如果達成和解協議,沒有履行完畢不作結案,那么,與中止執行沒什么兩樣,會積壓很多案件在執行人員手里,長此已往,不宜對執行案件的執行和管理。而且,執行人員每年在調整,還可能發生丟失材料或者丟失案卷。如果作結案處理,執行案卷歸檔管理,有利于今后案件的恢復執行。因此,對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規定》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履行完畢”的規定有必要進行修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只要達成和解協議,就可以結案。因為,當事人之間的和解協議,已經改變原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主要是改變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的方式和期限,有的還放棄部分權利。并且,這條規定得很清楚,如果被執行人未按和解協議履行義務,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