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行政訴訟案件情況分析
時間:2022-07-18 03:36:00
導語:法院行政訴訟案件情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政訴訟案件的基本情況
*——*年5月,巴南法院共受理行政訴訟案件130件,其中*年收案36件,結案36件;*年收案47件,結案43件;*年收案24件,結案22件;*年1——5月收案23件,結案16件。被訴行政機關涉及國土房管局、勞動局、公安分局、工商局、民政局、規劃局、交通局、交通支隊等單位和鎮、街,案件類型涉及行政審批、房屋、土地的權屬登記、拆遷、工傷認定、確認違法、要求履行職責等,在這些行政案件中,行政機關敗訴共22件,敗訴率為16.9%。
二、行政訴訟案件的特點、原因分析
近四年來,巴南法院的行政案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呈螺旋型不規則狀態遞增。其成因為廣大行政機關法制意識增強,依法行政漸成習慣,從根本上減少了行政案件發案率;老百姓法制意識增強,逐漸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越來越多地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二是行政訴訟案件涉及的領域相對集中。主要涉及土地、規劃、勞動、公安、工商、質監、政府行政行為違法等領域,占全部行政訴訟案件90%以上。
三是新類型案件不斷出現。出現了一批涉及社會保險、選舉權、自治權等憲法基本權利,以及不履行農村承包發包法定職責的新類型案件。
四是集團訴訟案件增加,審判工作難度加大。集團訴訟主要集中于企業改制中的職工養老保險案件,城市改建、擴建及政府重點工程建設中的征地拆遷、征地補償案件,環境污染案件,政府招商引資、掛牌保護出現的涉農行政案件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這類案件當事人少則十幾、多則成百上千,牽涉面廣;另一方面,行政案件的相對人一方往往與行政機關的抵觸情緒大、矛盾尖銳,不容易服判息訴;行政案件涉及到政府機關是否依法行政問題,容易出現地方保護現象,甚至出現行政領導打招呼干預執法的情況,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需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協調,工作難度越來越大。
三、行政案件審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行政審判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當事人訴權的行使保障不充分。一是當事人訴權意識不足。二是法院行使行政立案審查權過于謹慎,對一些當地黨委政府關心的熱點、敏感案件,尤其是涉及地方經濟、城鎮建設等案件,受地方干預較大,行政相對人行使訴權困難較大。
二是行政訴訟的調整范圍狹窄。一是受理案件范圍狹窄。二是行政審判審查深度不夠。行政審判只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不審查其合理性,對行政行為明顯不合理的,法院無法予以糾正。
三是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仍然困難,受其他機關干涉現象較為普遍。法院在行政審判中無法抵御龐大的社會關系網,無法與掌握各種資源支配權的行政機關相抗衡,對公正裁判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是庭審方式改革相對滯后。一是與控辯式庭審的要求距離較大。二是證據規則不完善,在舉證責任上偏向于被告,在質證認證中當庭認證比例較低,審判人員不愿當庭認證,目的是為以后處理留有余地。三是裁判文書說理不充分,行政案件裁判文書還存在公式化現象。
為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法院應認真研究當前行政案件的特點和規律,進一步深化行政審判方式改革,積極探索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一是進一步擴大行政訴訟收案范圍。二是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行政訴權。三是強化庭審功能。四是建立符合行政訴訟特點的證據制度。五是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六是提高審判人員的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