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點撬動消費引領經濟新發展
時間:2022-07-25 05:14:00
導語:抓住重點撬動消費引領經濟新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年江西消費品銷售增長速度為16.6%,高于12.8%的GDP增長速度達3.8個百分點,在拉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就當前來說,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在30%左右,低于全國近20個百分點,消費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十一五”是江西全面建設小康和實現中部崛起的關鍵時期,為順利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有必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充分啟動消費,確保最終消費率保持在合適水平上。消費的深入啟動應該抓住重點,以點帶面。
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成為啟動消費的首要目標
消費群體的劃分可以分為高、中、低三類,高收入群體一直是消費的主力,但其消費到了一定時期消費的空間有限,主要在消費環境改善和高檔產品換代消費等方面來維持他們的消費空間;低收入群體由于受到收入的限制,抑制了其消費的快速發展;中等收入群體隨著經濟的發展比例越來越大,他們的經濟基礎和消費觀念等使其成為社會消費的重點。如何穩定消費預期、繼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江西消費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并且是進一步啟動消費的首要目標。
1.穩定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預期,有效釋放其購買力
江西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等收入群體逐漸擴大。這個群體以城市部分居民戶和農村中少數比較富裕的居民戶為主體,正處于從小康型向富裕型、從講求消費數量向講求消費質量轉變的階段,已構成最具當前購買能力和消費開始多樣化的群體,潛在的購買力很大,是繼高收入群體之后最為活躍的的跟進力量。但是絕大多數人對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遠期的基本生活保障沒有穩定的預期,當期消費信心不強,嚴重影響這個群體的進一步消費。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預期,釋放其購買力,對促進消費市場的擴大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此,需要市場效率與社會公正相協調的政策,需要賦予勞動者和其雇主分享利潤的權利,需要重視收入分配法制化建設,需要完善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征收體系,需要健全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來穩定這個群體的消費預期,有效釋放他們的購買力,促進江西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
2.使中等收入群體“擴容”成為江西消費的生力軍
江西應該鼓勵創業和私營企業發展,在制度上保障勞動者合法收入和私人財產的安全,合理合法創造的財富要得到尊重和保護,提高人們創造物質財富的積極性。規范社會分配秩序,加強壟斷行業收入監管,防止差距過分擴大。完善企業工資分配調控體系,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有效的勞動工資協調、制衡和監督機制,這樣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將會是啟動江西消費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二、拓展農村消費市場,是啟動江西消費的潛在動力
*年中央一號文件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體,提出全年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這給江西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機遇和挑戰。消費的進一步啟動,對于農業大省的江西來說,農村潛力無疑巨大。在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保障體制、新型合作醫療以及教育等逐步改善的大環境下,立足江西農村目前的情況,采取符合農村消費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拓展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
1.加強農業發展是促進農村消費的關鍵
要堅持因地制宜地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發揮各地農業比較優勢,促進農業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推廣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如推廣贛南的生態農業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綠色無污染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積極發展畜牧業、農產品深加工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從而使農副產品價格穩定提高,效益不斷增加。這樣農業的發展為農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促進農村消費的關鍵。
2.引導務工經濟,為啟動農村消費服務
改革開放為農業人口的外出務工提供了機遇,江西農村剩余勞動力比較多,形成一股沿海打工和進城務工潮,打工經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的一大亮點。*年,江西全省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達649萬人,創造了300多億元的純收入,外出務工收入占家庭純收入的1/3,對于江西農村消費擴大是一個巨大的潛力,政府應該充分利用好務工經濟來為當地的發展服務,但是江西目前對這方面的管理做得還不夠。應增加對農民工技能培訓,實行規范的轉移管理,維護農民工的權益,引導務工經濟回鄉創業和消費應成為地方政府的一項工作來抓。給回鄉創業人員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扶持鄉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帶動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
3.開發適合農村消費的商品,擴大農民的選擇空間
深入農村市場調查研究,了解農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特征,研究農民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調整工業產品結構,大力開發適應農村市場的產品。這些產品中較有開發潛力是結實耐用、功能簡單、價格便宜的耐用消費品,如適合江西丘陵地帶作業的農機機械等。
流通體系不健全是制約現代農村消費的一大障礙,農民消費選擇商品的空間比較狹小。發展商業連鎖經營,以其經營的高效率、低成本及超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在農村市場肯定大有作為。目前全省現代公路、交通條件的形成,以及發達的通訊設施和物流配送技術,為在廣闊的農村發展連鎖經營奠定了基礎。政府對連鎖商業模式進行貼息、稅收等支持,減少啟動成本,可以促進商業連鎖經營的快速發展。在這種經營模式下,積極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連鎖經營,發揮中心城市對農村市場的服務和輻射功能,建立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新的營銷體系,讓更多的農民能享受到它所帶來的規范、衛生、便利的商業服務,使得農民逐步實現有錢可花,有錢敢花,有錢愿花的愿望。
三、增加政府消費向公共物品提供傾斜,帶動民間消費
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最終消費是由居民消費與政府消費組成,根據江西省統計,*年政府消費354.63億元,占消費總支出的23.4%;*年為390.72億元,占消費總支出的21.4%,政府消費支出在整個消費支出占有一定的比重。政府消費支出在公共產品的投入方面的傾斜,對民間的消費和投資具有帶動作用,所以進一步調整政府消費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過去,政府主要注重投資,資金向重點工程傾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提供不足,政府消費的貢獻率不高。公共服務提供的缺失制約了消費提升,教育、醫療應該是公共產品,但由于“市場化”過度,本來應該由政府提供的服務成了居民的負擔,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居民消費。所以政府消費應向公共服務提供傾斜,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和價格體系調整步伐,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能夠穩定民心,改變民眾悲觀預期,使其也能放心大膽地消費,以緩解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這樣才能促進消費的健康發展,帶動民間消費的進一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