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一點建議和思考
時間:2022-08-07 05:28:00
導語: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一點建議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調查研究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基礎性和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又是認識事物的最基本方法。調查研究不僅是科學研究特別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同時又是實現決策科學化的基礎。
同志曾經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么,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科學的調查研究,是指導正確實踐的需要。
一、調查研究的基本職能和任務
政協調查研究的基本職能,概括起來可作出如下描述:
充當外輔,出主意;充當智囊,獻計策;充當參謀,搞籌劃;充當助手,辦實事;充當耳目,收情報;充當喉舌,造輿論;充當倉庫,儲信息;充當橋梁,搞協調;充當紐帶,系群眾;充當工廠,搞加工。
調查研究的基本任務是:“以馬列主義為指針,堅持辯論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圍繞各個時期的總任務、總目標,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和本職工作的實際,總結新成就、新經驗、新對策;提出新思想、新建議;闡明新觀點、新見解;傳遞新情況、新信息;及時提供調查研究報告、情況反映、工作建議等,供各級領導決策參考。
調查研究要求做到“及時、準確、系統”。及時,即講求迅速,注重實效,防止“馬后炮”;準確,即實事求是,真實科學,防止以假亂真;系統,即全方位掃描,力求完整全面,防止以偏概全。
二、調查研究的分類和調查研究的基本調查方法
調查研究,一般分為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普查三類。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采用的是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優點是以較少的人力、物力,在短時間內對事物的整體作出比較可靠的結論。普查是根據全局需要而進行的調查,它要組織相當的人力,并進行培訓,規定統一的要求和統一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搞好。政協的調查研究,往往采用典型調查方式。
調查方法,常用的有:開調查會、實地觀察、個別走訪、統計調查、蹲點調查、問卷調查、民意測驗、通訊調查、收集書面材料、查閱檔案卷宗、系統方法等。
三、調查研究應注意的問題
1、防止長官意志,切忌唯命是從。調查研究,一般都得向有關領導請示,明確調查的目的和意圖。正確地領會領導意圖,是搞好調查研究的一個條件,但對領導的意圖,切忌形成框框。生活是豐富而又復雜的,有許多情況,往往是始終不及的,隨著調查研究的深入,可能會改變原有的調查計劃和調查綱目,那種“領導定調子、坐在辦公室出點子、跑到基層找例子”的做法必須杜絕。
2、防止先入為主,克服主觀臆斷。所謂先入為主,即以原先的印象和最先聽到的反映為主,不再聽取其他意見。“先入”者,由于新鮮,容易使人印象深刻,但“先入”者,未必都符合客觀事實。如果調查者,事先有了某種片面的先入為主的觀點和結論,調查中又頑固信守它,絕對搞不好調查研究。只有尊重客觀事實,不管“先入”還是“后入”,以符合客觀真理為標準,忠于事實,才能搞好調查研究。
3、防止粗枝大葉,避免籠籠統統。調查研究是要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而不是搜集一堆實例,糾纏于枝節之論。但如果因此而誤解、不需要了解事物的各種細節,那就糟了。粗枝大葉,籠籠統統,往往不可能分析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如果調查時,眼睛只盯著大的方面、大的事情,而對平凡的、大量的、最基本的事實不感興趣,不聞不問,就只能是一知半解,很難深入認識客觀事物。
4、防止蜻蜓點水、杜絕走馬觀花。有的調查者,剛開一、二次會,得到一點印象,才接觸到問題的皮毛,便以此為滿足,或者并沒有深入基層、實地調查,只靠轉手得來的材料,道聽途說、浮光掠影、便想當然、匆忙作結論,這種所謂的“調查”,十個有十個要出岔子。近年,縣級政協的調研,數量不少,但質量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專委會人員少,理論素養和文字功底欠缺;二是調研時間有限;三是調研方法欠妥。多數調研窮于應付,走走過場而已,產生的調研報告往往是匯報材料的翻版,精品不多,難以引起黨委、政府重視。要搞好調查研究,必須防止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深入實際,充分地、詳細地占有材料,廣泛地聽取各種意見,防止偏聽偏信。
5、防止以假亂真,禁忌以虛代實。講真話,反映真實情況,是調查研究的根本原則,弄虛作假是調查研究工作的大敵。在虛假情況的基礎上作出的結論必然是錯誤的,用來決定問題、指導工作必然造成危害。由于它披上了“調查研究”的外衣,其危害往往很大。調查研究,就是要提倡講真話,如實反映情況,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政協的專題調研,更應如此。“千人諾諾,不抵一士鄂鄂”。
6、防止居高臨下,反對裝腔作勢。到一個鄉鎮或單位作調查,開始那里的干部、群眾對調查不熟悉、不了解,因而不能暢所欲言,甚至不敢反映真實情況,這是常有的事情。在比較短的時間里,要同群眾打成一片、交上朋友、讓群眾相信你、肯向你講心里話,這要有豐富的經驗和做群眾工作的藝術,必須眼睛向下,甘當群眾的小學生,不恥下問,才能取得群眾的信賴。如果眼睛向上,擺架子,居高臨下,裝腔作勢,群眾必然望而生怨,敬而遠之。
7、防止手腳不勤,警戒五官不靈。調查研究是一種艱苦的勞動。為了弄清一個問題,常常要跑很多路、找許多人談、要收集許多材料與根據,要反復思考與分析,因此,需要調查者扎扎實實、勤勤懇懇、不怕麻煩、不畏艱苦的精神,要把手、腳、眼、耳、口和大腦全部動員起來,互相配合。貪圖安逸、圖省事、不花力氣、不動腦筋,絕對搞不好調查研究。
8、防止自以為是,拋棄輕薄自傲。作為調研人員,要善于多聽不同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絕不能自以為是,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自以為是,輕薄自傲,狂言襲人,只會破壞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為調查設置障礙。保持謙遜謹慎的作風,誠實待人,放下架子,平易近人,是搞好調查研究必不可少的品格。多一點自我為非,多一點反躬自省,多一點自我否定,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正是搞好調查研究、吸取營養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