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強派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建議
時間:2022-08-07 05:44:00
導語:對加強派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后備干部隊伍,是派自身建設中一項根本性的戰略任務,也是做好新時期統戰工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為此,筆者以都勻市派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以資探討。
一、基本情況
都勻市是全省為數不多有縣級派的縣級市。現有派組織6家,其中市委會4家,省直屬支部2家。它們是民革、民建、民進、九三學社都勻市委會,民盟、農工都勻支部。共有派成員399人,其中民革82人、民建73人、民進81人、九三60人、民盟40人、農工黨63人。399名黨派成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86人,獲中級以上職稱272人,他們主要分布在市直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科技、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少量的分布在州直機關部門、高校、醫院等。
*年上半年市級各派市委(支部)完成換屆后,全市派領導班子成員由48人組成,其中民革、民建、民進、九三學社都勻市委會分別由9人組成,設主委1人、副主委3人、委員5人。民盟都勻支部由5人組成,設主委1人、副主委1人、委員3人。農工都勻支部由7人組成,設主委1人、副主委2人、委員4人。各派領導班子建設情況總體上是好的,政治上都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年齡、文化結構基本合理,機制運轉正常,參政黨職能作用發揮良好。
二、存在的問題
(一)受組織發展的局限,后備干部儲備不足。一是年齡老化問題依然突出,影響了后備干部的人才儲備。目前,各黨派平均年齡仍然較高,如都勻市民革2007年末黨員平均年齡53.23歲,民進52歲、九三56.4歲。由于黨派組織平均年齡偏高,造成離退休人員所占比例大,在職在崗人員偏少。二是個別單位領導統戰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派對優秀人才的吸收。,導致有些條件優秀的黨外人士因為對黨的統戰方針政策和各派缺乏了解,擔心加入派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不利,不愿意加入派。
(二)培養手段有限,后備干部培養教育乏力。一是學習教育方面,以通過中共統戰部選送參加社會主義學院學習為主,中共黨校的專門學習和培訓機會不多,以我市為例,派成員參加省州市黨校培訓的基本沒有。二是掛職鍛煉、換崗交流等鍛煉的機會不多。有的黨派干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一干幾十年。三是后備干部的培養缺乏計劃性、針對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三)后備干部推薦力度不夠。一是由于客觀及派自身素質的主觀因素的影響,黨派成員在政府實職的安排上整體數量不多、工作的連續性不夠。二是在人大代表及領導職務的安排上大多沒有達到應有的數量和比例。
三、幾點建議
(一)科學預測,合理規劃一支后備干部人才隊伍。要擴大視野,拓寬渠道,積極做好組織發展工作。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即發展與鞏固、數量與質量、重點與非重點、發展骨干成員和發展一般成員,積極吸收一些年紀輕、素質高的代表人士,保證足夠的人才儲備。同時要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加強對統戰工作的宣傳力度,為派吸收優秀人才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根據建設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需要和派加強自身建設的客觀要求,建立一支以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類別的后備干部隊伍。在門類構成中,既有黨政領導型人才,又有經濟管理型人才。既有適應政府工作的人才,又有適應黨務工作的人才。在層次構成中,既有擬任較高級別領導職務的后備人才,還有擬任一般級別領導職務的后備人才。在梯次構成中,既有近期即可頂上去的“應用型”領導人才,又有新世紀新階段的“儲備型”人才。
(二)建立科學規范的后備干部選拔制度。一是要積極探索后備干部選拔的新機制,使后備干部的選拔、考察、任用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二是必須堅持接受中共同級黨委領導的原則;德才兼備、任人唯賢原則;廣泛推薦與民主集中原則;群眾公認、注重實績原則;公開選拔、擇優選用原則;備用結合、動態管理原則。三是要嚴格六個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征求人選所在單位中共黨委意見、與當地統戰部門交換意見、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報上級組織備案程序。
(三)拓寬后備干部的培養途徑。一是注重學習培訓,提高后備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制定后備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爭取更多的人到中共各級黨校、行政院校進行專門的政策理論、行政法規等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培訓,加強后備干部的知識更新。二是注重實踐鍛煉,對后備干部盡快成長起來,要重視實踐鍛煉,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就要給位子、壓擔子,放手讓他們去干、去闖,使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經驗,提高領導能力,全面增長才干。同時積極探索掛職鍛煉、換崗交流等新形式、新辦法。
(四)創新后備干部管理機制。一是要建立思想工作匯報制度。要求后備干部定期向所在單位黨組織和本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每年對自己工作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這樣,干部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組織上對其也有一個階段性的評價。二是要建立跟蹤考察制度。對后備干部要定期跟蹤考察,同時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從而增強后備干部的自我鍛煉意識和自律意識。三是進一步完善動態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進出通暢的優勝劣汰機制,堅持動態管理。對那些本職工作實績不突出、所在單位評價不高、群眾意見較大,不適宜再作為后備干部的進行及時調整,并及時補充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人才進入后備干部隊伍,保持后備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和充足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