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漁洋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的調查

時間:2022-08-11 06:04:00

導語:關于漁洋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的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漁洋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的調查

當今世界,旅游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年世界旅游總收入已相當于全球GDP的10%。近年來,我國國內旅游資源的開發也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各級政府對旅游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聊城市東昌府區的姜堤村是一個只有100多人的小村,近年來該村充分利用靠近城郊的優勢,把全村300畝農田改造為集生態觀光、民俗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年純收入達300多萬元。就我市而言,*年,淄川區實現旅游總收入5.2億元,臨淄區實現旅游總收入3.5億元,博山區實現旅游總收入2億元,我縣的馬踏湖風景區旅游總收入也達到3000萬元。淄博市計劃2010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達到234億元,相當于全市GDP的9.8%。

*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將旅游業納入縣財源建設的發展重點。面對這種時代大趨勢,為加快*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步伐,縣政協將漁洋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調查列入今年的工作計劃,組成調研組,在尹德喜主席的帶領下,歷時一個月的時間先后深入到新城、起鳳、田莊等鎮和周邊有關區縣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座談,廣泛地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并就如何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加快*文化旅游業開發進行了探討。

一、豐厚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為*開發文化旅游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條件

*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是文物大縣。特別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新城,是一代詩宗、清初詩壇領袖、"神韻說"的倡導人王漁洋的故里,該城雖經歷了700多年歷史的風雨洗滌,至今仍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世宮保坊、忠勤祠外,極具保護開發價值,亟需開發的主要是王漁洋故居。該故居位于新城西南角,總占地24畝,其中包括王漁洋祠、牡丹祠等清代建筑64間,是我國北方不可多得的按民族傳統設計建造的明清北方古建筑群,也是我縣不可多得的以人文景觀為主發展文化旅游業的珍貴遺產。新城王氏家族從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的300多年,從一個無立錐之地的貧寒之家,發展為橫跨明清兩朝,名揚大江南北的世家大族,科甲蟬連,名臣滿門,詩家輩出,成為"江北青箱"。蜚聲清代文壇的一代詩宗王漁洋,更為這個家族留下了永遠的光輝。新城王氏家族獨特的家族精神,以及這個家族所留存下來的四世宮保坊、忠勤祠、漁洋故居、漁洋祠、清音堂等優秀建筑群與王漁洋博大精深的詩文著述、文學思想、潔己愛民的卓著政績,共同構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漁洋文化。此外,新城的戲馬臺遺址、北極閣遺址、徐夜故居、米脂祠、耿家大院,高樓華嚴寺,馬踏湖會城遺址、冰山遺址、五賢祠及索鎮的云濤古跡、爐姑苑也是我縣發展文化旅游業的重要資源。以漁洋文化為主的新城古城游和馬踏湖風景區自然觀光游已成為*發展文化旅游業的兩大重點品牌。

二、我縣漁洋文化旅游業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投資對忠勤祠進行了修復,對漁洋故居進行了搶救性保護,以《王漁洋》電視劇的拍攝為契機,加大了對漁洋文化產品的開發力度。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圍繞文化旅游開發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由于受觀念、資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縣文化旅游業開發規模小、數量少,缺乏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處在起步階段,還有大量的文物景點處在"鎖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與先進地區相比,我縣在利用文化遺產,加快旅游開發工作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一)對發揮資源優勢,加快文化旅游業開發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重視程度不夠、思考不夠、工作落實不夠的問題,沒有把對文化旅游業的開發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來抓。(二)政策、規劃不到位,沒有具體的發展文化旅游業的相關政策和具體的規劃實施意見。(三)資金不足,制約了文化旅游業的開發,且開發速度慢,造成資源浪費。王漁洋故居自1992年市、縣協調移交,到1999年7月正式移交到文化部門,移交已近5年時間,至今仍處于閑置狀態。而淄川的蒲家莊因蒲松齡故居為市屬文化事業單位,其最早的旅游依托只有蒲松齡故鄉這一聲名,文物景點幾乎為零。而蒲家莊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認準了發展蒲文化的路子,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建成了有50多處景點的聊齋城,成為全國有名的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現代園林融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年收入達到1200多萬元,而我們卻守著金飯碗要飯吃。(四)已開發的項目,如忠勤祠規模小、景點文化含量低、旅游文化產品少,造成游人游程短,缺少休息娛樂場所和所要購買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旅游文化產品,經濟效益不顯著。蒲松齡故居*年門票純收入達到70多萬元,忠勤祠不及其十分之一。

三、加快我縣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圍繞如何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快*文化旅游業的開發,建議:

(一)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的認識。我縣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發展文化旅游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歷史文化遺產本身是無價之寶,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資源,一旦經過科學的開發利用,就會產生巨大的效益。這種效益體現在現實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還可帶動交通、餐飲、小商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就業率的提高。幾年來,經過全縣上下合力扶工,我縣已由農業大縣邁向工業強縣,由吃飯財政轉向建設財政,利用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已具備了一定的輿論環境和經濟基礎。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是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是加快轉移農民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是建設文化大縣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需要,也是建設綠色、開放、現代化新*的重要內容,更是全縣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因此,全縣上下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樹立大文化、大旅游意識,把對文化旅游的開發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任務,像抓工業強縣建設和種植業結構調整那樣來抓,把其建設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和三產發展的龍頭。

(二)搞好規劃論證,為文化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保障。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建設人文旅游景觀,必須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規劃的目的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實現文物的永續利用。規劃是開發的前提,只有高起點的規劃設計,才能使開發有章可循,才能更快地吸引投資者,才能使文化旅游業的開發成為現實。當前最緊迫的工作是盡快聘請文物部門高層次的專家制定出新城文化古城及漁洋故居的總體開發規劃。規劃應做到起點高,可持續發展,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應充分體現新城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凸現文物之邦的優勢。規劃經費可由縣、鎮兩級財政負擔。新城的規劃應突出兩條主線。一條是漁洋文化景區,包括忠勤祠、漁洋故居、漁洋祠等。一條是牌坊古城區,即建設明清文化旅游一條街,包括四世宮保坊、關帝廟、北極閣、文廟、古縣衙、部分牌坊等。明清文化一條街兩側的建筑應與景點建筑相協調,并做到景點建設到哪里,商貿服務設施就延伸到哪里。馬踏湖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應借鑒外地經驗對原有規劃進行修訂和提高。

(三)加快制定優惠政策,形成全縣上下共同參與和扶持文化旅游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文化旅游業的開發與工業強縣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一樣,也需要政府的優惠政策,否則就沒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縣委、縣政府應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我縣實際,盡快制定出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快*文化旅游業開發的實施意見》,運用政策,驅動文化旅游業的加快發展。

(四)以特色定位,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各地發展旅游業的經驗證明,旅游與文化二者緊密相連,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才是有生命力的產品,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旅游業,才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我縣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應充分利用漁洋文化這一特色品牌,依托王漁洋故居的開發,以濃厚的歷史積淀,增加景點特色和文化附加值,增強景點的競爭力。新城應緊緊圍繞漁洋文化這一品牌,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如制作關于王漁洋、王氏家族文化的光盤、連環畫、仿古書畫及其它文物制品;馬踏湖應充分利用湖區資源優勢,加快旅游商品的開發,豐富旅游商品的種類和文化內涵。

(五)突出開發重點,分步實施。規劃論證完成以后,要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突出開發重點,當前新城的開發重點是漁洋故居的開發。漁洋故居中作為獨立院落的王漁洋祠、牡丹祠保存完好,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今年可先行開發好漁洋祠,增加祠內的文史資料存量,恢復其院落,爭取國慶節前對外開放,使其盡快與忠勤祠、四世宮保坊形成互補優勢,擴大旅游規模,增加經濟效益。漁洋故居的其它古建筑也要強化保護措施,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把漁洋故居全部修復開放。新城要按照歷史文化名城開發的規劃要求,規劃區域內主要街道兩側的新建建筑要停止施工,今后新建建筑物要按照規劃的要求恢復為明清時期的建筑色彩。

(六)創新投資機制,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投入不足是影響我縣文化旅游開發的關鍵因素之一,應鼓勵社會各界投資開發文化旅游業。一是縣財政每年都應拿出一定的資金,建立開發基金,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市的臨淄、張店、淄川等區,每年區財政都拿出專項資金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各地發展旅游業的成功經驗也證明了政府投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通過市場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拓寬投資渠道,重視吸引社會投資,特別是吸引民間投資加入到文化旅游業開發的行列。與景點配套的附屬設施如商服、民俗文化等設施的投入均可放開。三是政府投入的資金在使用上應突出重點,爭取支持一個就建成一個、叫響一個、回報一個。四是充分利用好國家的相關政策,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近年來,國家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文物的保護和旅游開發,雖然資金爭取難度大,但并不是不能為,只要工作做到家,就能得到上級的支持。

(七)加大文化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力度,拓展市場空間。在現在旅游業發展如火如荼的形勢下,要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的聯系,精心制作《*旅游》VCD光盤,以《王漁洋》電視劇播出為契機,形成影視、廣播、報刊全方位的宣傳聲勢。要借鑒先進地區的做法,政府既應拿出一定的宣傳促銷經費,文化旅游部門又要充分利用社會資金來開發旅游宣傳產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旅游交易會,加強與外地旅游社的聯系和互惠,大力推介我縣旅游產品,達到雙贏的目的。

(八)加強對文化旅游業開發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文化旅游業的開發涉及的部門多、面廣量大,必須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為確保把文化旅游業的開發工作抓出成效,縣里應成立縣大班子領導掛帥,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加快*文化旅游業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文化旅游業開發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并成立辦事機構。新城鎮和起鳳鎮應分別成立文化旅游開發領導小組,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協作和溝通,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本著為*經濟發展和對后人負責的精神,充分利用電視連續劇《王漁洋》的播出和王漁洋誕辰370周年這一契機,盡快展開漁洋故居的修復和開發工作。對開發項目要實行領導責任制和目標責任,使這項工作有組織、有步驟、有落實、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