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執政為民經驗
時間:2022-09-19 05:15:00
導語:安監執政為民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市政府決定從9月起在市級機關開展為期4個月的“執政民為、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解決機關干部中存在的以直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等問題。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指出:學習整改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從根本上查找與“執政為民、服務發展”要求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只有解決了影響發展的思想觀念,才能正確處理已經暴露的問題和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些論述可謂一語中的,切中了問題的要害,對開展學習整改活動無疑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一、解決思想觀念,是確保學習整改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既是老話題,又是新任務。在這次開展的“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中,仍然是必須首先解決的關鍵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不斷解放思想,解決思想觀念的歷史。就是不斷沖破思想觀念束縛,推進文明進步的歷史。翻開人類歷史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凡是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對人類,對祖國做出貢獻,對歷史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的人無不是敢于解放思想,無不是敢為天下先,他們或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明大勢,辯方向,以大無畏的勇氣駕馭時代的風帆駛向光明的彼岸;或在傳統的禁錮和世俗的偏見中,思想敏銳,敢問一個為什么,敢于探索和堅持科學的真理;或在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重壓下不信邪,堅持實事求是,勇于實踐,善于總結,敢講真話、實話,對歷史負責。他們充滿首創精神和犧牲精神,甚至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或在不少人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時候,頂住嫉妒、譏諷、誣陷和各種風言風語,一門心思傾注于為之奮斗的事業,發人之所未發,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創造出常人所未有的業績。正是思想觀念的轉換,敢于沖破一切陳規和現有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人類才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回顧我們黨的歷史,我們總會看到在我黨的工作和實踐中,每出現一次思想大解放,每解決了一次思想觀念的問題,必將伴隨著一次革命、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歷史的到來,從到鄧小平、、一直如此。如在中國革命的初期,面對黨內“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脫離中國革命的實際的種種錯誤做法,敢于解放思想,大膽提出:一是破除“洋迷信”;二是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三是提出對敵作戰的十六字方針;四、發表反對《本本主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五是提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使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使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面臨“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的關頭提出:一是解放思想,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二是提出“白貓”、“黑貓”理論;三是提出“姓社”“姓資”不爭論。結果,鄧小平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使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了第二次飛躍。提出:一是馬克思主義不可能一成不變;二是解放思想是馬克思活的靈魂;三是解放思想是黨的法寶,是精髓;四是提出多種所有制并存;五是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提出:一是黨的先進性建設問題;二是民心向背問題;三是樹立“六觀”的問題;四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理論,都促進了思想觀念的轉變,都帶來了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及經濟的勝利和大發展。
因此,當代和目前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再一次告訴我們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開放的力度、社會進步的程度。每一次思想上的解放,都會在我們面前打開一條條新的通道,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個新的境界。正如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的那樣,21世紀獲取成功的三大要素的占比例分別是:思想觀念新占40%,人際關系好占40%,專業能力強占20%。這個研究成果揭示了思想觀念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市級部門和單位在“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諸如墨守成規、效率不高,安于現狀、狀態不佳,紀律松散、要求不高,我行我素、管理不嚴,作風飄浮、工作不實,角色錯位、服務不優,遇事推諉、合力不強,政令不通、落實不快等等,特別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發展環境不夠好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思想觀念上存在問題。因此,市委開展“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學習整改活動,可謂抓住“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這個“牛鼻子”,通過認真學習、深入討論和嚴格的對照檢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培養“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沖出心理“大山”,突破思維“峽谷”,牢固樹立執政為民、實事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觀念,消除那些阻礙發展的思想障礙,努力解決存在的上述問題,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二屆九次全委會精神上來,將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新興直轄市新一輪建設和發展的奮斗目標上來,以更強的改革精神、更濃的開放意識、更實的發展舉措、更大的工作干勁、更好的和諧氛圍,創造性地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就能為加快推進富民興渝、構建和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二、按照思想領先的要求,切實解決影響發展環境的思想觀念這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
正如書記所強調的那樣,這次學習整改活動不僅是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實質是要解決那些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影響發展的思想觀念問題。只有解決了觀念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具體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要通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切實做到管理服務的人性化,以此來解決“門難進、臉難看”的問題,要通過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實事求是、對外開放的觀念,以此來解決“事難辦”的問題。部門對受理的每一件事情,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的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的競爭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的稅收,是否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就業,而不要去計較部門的利益;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克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注意運用辯證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用開放的、全局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推動和服務發展。
因此,就要牢固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強調“發展才是硬道路”。此后,同志指出,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產生,就宣布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能快則快,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直轄之初提出“富民升位”,兩年后調整為“富民興渝”。9年多來,**與東部發達地區甚至與西部部門省區相比,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應該說,**不是沒發展,也不是發展得不快,而是人家發展得比我們更快更好。面對**今天的現實,解決**目前經濟由直轄前的第4位下滑到第6位的問題,關鍵在經濟發展,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十五期間,**和全國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證,現實告訴我們,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必須加快經濟發展,貧困只會加劇各方面的矛盾惡化,發展才能解決問題和矛盾。才能完成承擔起中央交辦的幾件大事的責任,又能承擔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
我們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最大的差距體現在服務發展的觀念上。當然,我們強調為企業著想不是不講法律、制度,而是要站在企業的角度看問題、辦事情,考慮什么是企業最需要的、什么是對發展最有利的,多為企業出主意、想辦法,促使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要堅持觀念先行,通過查找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討論,進行以事論理,使干部職工思想深處真正受到觸動,牢固樹立起與加快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市委書記提出:檢驗這次活動成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思想觀念上取得的成果。同時,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堅持在加強中改進、在改進中加強,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創造科學發展的良好體制機制環境。要堅持學習整改活動與當前工作“兩手抓”,努力實現“兩不誤、兩促進”。
三、樹立與“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相適應的思想意識
一是要強化服務意識。我們要求機關及其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領導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的思想觀念,要以為民、利民、便民為宗旨,把為基層、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作為履行職責、行使職能的基本要求。以改革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為重點,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端正服務態度,創新服務舉措,創建服務品牌,提升服務水平,大力營造積極熱情主動、跟蹤服務及時辦、克服困難設法辦的為民、務實、清廉機關作風。
二是要強化搶抓機遇意識。鄧小平在總結我國對外開放的經驗時說道:我們要善于抓住機遇,并說“什么樣的錯誤都可以犯,唯獨抓住機遇的錯誤不能犯”。在**的歷史上,我們迎來了兩大機遇:一是**直轄;二是三峽庫區建設的移民搬遷。也就是我們書記所說的:打“直轄牌”、“庫區牌”。這兩大機遇對我們來說是挑戰與機遇并存,抓住了兩大工作要點,也就抓住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就能夠使庫區的產業發展和移民就業走出一條新的路子,就能夠促進**大發展。否則,如果我們再不搶抓住直轄和庫區這兩大機遇,將對**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是要強化爭先意識。堅決破除“等、靠、要”的“懶漢”思想和滿足現狀、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工作求穩怕亂、平平淡淡的平庸思想,一定要有敢于搶先的魄力,人沒有激情肯定干不好工作,要敢與強的比,敢和快的賽,敢向高的攀,明確更高的參照系,更高的目標定位,更高的發展水準,更高的工作要求,奮勇爭先,永不滿足,永不懈怠,努力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要強化大局意識。我們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一定要破除打小算盤、耍小聰明、謀小利益的短視思想,正確處理“大聰明和小聰明、大算盤和小算盤、大突破和小突破、大事業和小事業、全局利益和部門利益”的關系,算大賬、做大事、創大業、把加快發展作為開展工作的主題,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堅持做到一切圍繞發展、一切為了發展、一切服務于發展。
四是要強化責任意識。我們要求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深刻認識到自己在“執政為民、服務發展”中的重大責任,堅決破除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旁觀思想。要有一種搶抓機遇、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要有一種責任重于泰山的壓力感,要有一種民貧我愧的榮辱感。把責任根植于內心、立足工作崗位,不圖名利得失、不計榮辱寵疏、兢兢業業、分秒必爭、腳踏實地地工作,為發展出力,為人民謀利。
五是要強化創新意識。江澤明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我們一定要教育廣大干部職工不要囿于習慣張傳統,不循規蹈矩,敢于挑戰過去,挑戰傳統習俗,挑戰思維定式,挑戰舊的體制機制,不斷突破條條框框的限制,創立新的觀念和體制、模式;敢于闖不合時宜的陳規陋習的“禁區”;敢于闖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區”;敢于闖矛盾錯綜復雜令人望而卻步的“難區”,創造我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