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服務樹形象交流
時間:2022-09-24 01:40:00
導語:電力服務樹形象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業局是國家電網公司東北公司直管的中型供電企業,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少數民族聚居的**市,供電區域點多、線長、面廣,電網覆蓋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全局職工1200人,擁有66千伏以上送電線路1172公里,66千伏以上變電所19座,變壓器總容量為1135兆伏安,年供電量17.25億千瓦時。近年來,**電業局狠抓行風建設,堅持以真情贏民心,靠服務樹形象,不斷深化“三項教育”,完善“1234”工程,不斷提升服務理念,自覺為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好事辦實事,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
一、實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搞好行風建設,關鍵在領導。**電業局行風建設堅持實施“一把手”工程,層層簽訂責任狀,實現了“三個到位”。
一是領導責任到位。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實行“一崗雙責”,堅持業務管到哪里,行風建設就抓到哪里,并把行風建設工作納入到領導干部政績考核之中。
二是工作落實到位。把行風建設擺到與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涉及行風建設的重要安排部署和舉措,領導班子都認真研究,層層抓落實。
三是黨政工團工作到位。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黨組織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行風,行政領導抓崗位責任制管行風,工會組織抓服務競賽保行風,團組織抓“青年文明號”活動樹行風,全局形成了上下合力抓行風的局面。
二、夯實“兩個基礎”,切實加強行風建設
**電業局行風建設工作注重從基礎抓起,努力夯實思想和物質“兩個基礎”,扎扎實實抓行風建設。
一是打牢思想基礎。搞好供電優質服務工作,不僅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和形象,也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直接影響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為此,局黨委堅持開展“三項教育”,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以德治國的思想道德教育,遵紀守法的法律意識教育。一是抓統一思想教育,不斷深化對行風建設的認識。堅持中心組和黨員干部理論學習,舉辦黨員干部業余黨校,深入學習黨的十五、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大家認識到,不斷提高供電服務質量和水平,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黨和政府的要求,從而增強了廣大職工“服務**,振興**”的服務意識。二是抓思想教育,不斷增強職業道德意識。堅持組織職工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堅持把“客戶理解不理解,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道德建設和考核的重要內容,廣泛開展向徐虎、李素麗和電力服務明星李慶長、賀廣庭等學習的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在大連、長春、濟南、上海等地學習考察,深入開展“假如我是客戶”、“優質服務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如何實現“優質、方便、規范、真誠”八字方針,“我們與兄弟單位的差距是什么”,開展征文、演講等系列活動。舉辦服務禮儀和市場營銷講座,評選優質服務明星、標兵。始終堅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制定和規范了職工文明用語、舉止行為、禮儀接待等方面的標準,并嚴格考核。三是抓法制教育,努力提高依法執業水平。充分利用“三五”、“四五”普法教育,重點開展了《憲法》、《電力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學習,極大地提高職工的執業水平和遵紀守法、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和處理各種矛盾或糾紛的能力,多年來沒有發生一起法律官司。
二是夯實物質基礎。**電業局把“行風建設的坐標”牢牢地定在“保障供電,提供優質電能”上。1998年**地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災襲擊過后,**電業局積極爭取了16個多億的資金,除進行農網改造外,每年建一座220千伏變電所。困難和壓力非常大,黨政領導始終把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認真抓,4年獨立新建的河西、開魯、右中、甘旗卡4個220千伏一次變電所,都達到了省優標準,得到了東北公司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贊揚,河西一次變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不少兄弟單位還專程來我局參觀學習。目前,**一次變的供電容量達到82萬千伏安,大大提高了全市供電能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抓好“三個服務”,切實把行風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電業局行風建設工作突出一個“實”字,心系客戶,認真踐諾,堅持優質、方便、規范、真誠地為社會和客戶做好事、辦實事。
一是堅持承諾服務。我們本著“一切以客戶需求為轉移”的服務理念,三次修改承諾內容,并認真兌現服務承諾。僅2002年就為客戶排除故障1060次,除特殊天氣外,均在30分鐘之內到達事故現場,實現了“三個百分之百”的目標,即按承諾時間到達現場率、事故修復率、客戶滿意率100%。并為客戶排憂解難做好事391件,無償提供幫助資金68.1萬元,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去年8月下旬,國電東北公司劉忱總經理在**檢查工作時,以一普通客戶的身份,暗訪了**電業局的承諾服務。在**市衛校向電業110提出搶修,局急修人員不到10分鐘就趕到了事故點,劉總特別高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二是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的服務。去年,**市為了迎接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現場會的召開,對“兩街六路”實施了全面改造,并新建了三個大型廣場。**電業局在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多方籌集,全力配合,對相關線路全部進行了更新改造,使**市城市街道煥然一新,使夜晚的**市火樹銀花,燦若星辰。承建**市“一街兩路”改造工程的天津市津通市政工程公司董事長王蔭林在向**市市長莫建成匯報工作時,感慨的說:“走了全國這么多地方,感覺到**電業局和服務是一流的”。去年10月,通順鋁業有限公司決定把技術增容改造的4.5公里66千伏通順鋁甲乙線的拆除架設任務委托給了**電業局,其中一部分塔基需特殊加固處理,時間要求緊,施工難度大。為不影響鋁廠用電。**電業局抽調正在緊張施工的通甘工程施工隊伍,全力支持,施工人員從每天早晨5點半一直干到深夜十一二點,整個工程僅用了23天,比原計劃提前11天。事后通/頃鋁業有限公司鄧總非常感動地說:“在危難時刻讓我重新認識了電業人”。
三是全力開展“三為”服務。早在六七十年代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市絕大多數的農村牧區都上了電,目前有的線路已經老化,嚴重地影響了人身和牲畜安全,有一部分嘎查由于交通閉塞、經濟文化落后仍沒有用上電,嚴重地制約了農牧區的生活。幾年來,**電業局歷屆領導班子始終把解決農牧民的上電問題放在心上。
在**市農網改造過程中,**電業局爭取了7個多億的資金,而**市農電年售電量不到5億千瓦時,尤其近年來,**市政府加大了對無電嘎查上電的力度,解決無電嘎查的上電是一個十分難啃的硬骨頭,絕大多數地區地處沙丘、沼澤地帶,不僅線長、施工難度特別大、上電后負荷少,既增加了投入,又加大了農電企業的負擔,企業還貸壓力非常大。許多職工包括部分領導干部認為,農網改造是農民受了益,廠家獲了利,農電受損失,企業做得是虧本的生意,基于這種認識,局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部門多次深入到各旗(縣、區)農電局和農村供電所,與農電職工一同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開展座談討論,統一了廣大職工對農網建設與改造是農民的“福音工程”、政府的“德政工程”、供電企業的“形象工程”的認識。提高了農電職工為農業、為農民、為農村經濟“三為”服務的自覺性。至去年底,使**市1389個嘎查村屯的線路和設備進行了改造,占全市4067個嘎查村屯的34%,使這些地區的用電卡脖子、設備陳舊、線損大、危險點多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79個村屯結束了祖祖輩輩無電的歷史。
四、從“四個方面入手”,全面加強行風管理
作為供電企業,我們一直把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作為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大力開展優質服務工作和加強窗口的“硬件”建設,健全和完善行風建設的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
一是從制度入手,堅持依法辦事。近年來,**電業局制定了《優質服務信息網絡管理辦法》、《**電業局行風建設監督處罰條例》、《行風建設目標考核標準》等40余項規章制度。并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責任有人負。優質服務年以來,先后開除了兩名參與內外勾結竊電的職工,精減和清退了1626名農村電工,3人受到行政處分,近百人次違紀人員受到了經濟處罰,在全社會造成了強烈的反響。
二是從管理入手,整頓用電市場。**電業局堅決按照國家明令取消的各項基金、附加費、保證金的要求,認真清理規范各種收費行為。對農網改造收費進行了徹底專項清理,將清退的2300余萬元,全部退還農牧民,沒有出現任何糾紛和上訪事件;大力整頓農村電價,嚴格執行農村綜合電價,在農電系統深入開展了農電體制改革和規范化管理,使全市電管站由198個改為115個供電營業所,推行“三公開、四到戶、五統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減少農牧民負擔達8030萬元。對全市用電單位進行了重點檢查,堅決查處竊電戶和違章用電單位,有力遏制了違章用電和竊電行為,維護了企業和廣大客戶的正當權益。
三是從設備入手,加大服務“硬件”建設。去年,**電業局對供電、農電系統投入1190余萬元,新建和改造了供電營業服務廳8個,新增營業收費網點121個,尤其去年8月份投入使用的300多平方米的用電營業大廳,已經成為**市服務行業中的一個亮點。為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為配電急修部門更換了18輛搶修車,對電業“110”報修中心的設備進行了升級換代,使服務“硬件”建設又上了一個臺階,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
四是從監督入手,推動行風建設。**電業局不斷建全和完善行風監督體系,增強企業自我約束能力。一是制定并認真執行電網調度信息披露制度,主動接受政府電力主管部門和廣大客戶的監督;二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2001年以來,聘請行風監督員320人,召開監督員座談會34次,向社會公開了投訴舉辦電話,向社會開展用電承諾和用電常識宣傳,發放宣傳單23萬多份;三是積極開展供電走訪調查活動,虛心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2001年共走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和街道辦事處及個體經營者3400戶,發放征求意見卡11000余張,召開各類型各層次征求意見會201次;四是建立內部監督激勵機制,進行明查暗訪,加大內部考核。設立了舉報獎勵基金,花錢買意見,買批評,有力的推動了優質服務工作。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電業局積極為民族地區服務,在社會上樹立了電力企業的良好形象,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先后榮獲了國電公司東北公司雙文明單位,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第六屆職業道德先進單位。連續七年被**市和東北公司評為行風建設標兵單位,2002年又被中國質量協會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