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標一體化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4 02:36:00
導語:三標一體化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是一個組織為實施三標一體化管理(質量、環境、安全)所需要的一體化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組成的綜合性管理體系。這就是說,組織要建立并保持一個兼容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標準要求和其他管理要求的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包括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0的要求。
一、三個標準的異同
三項標準的目的、對象和適應范圍不安全相同。ISO9000標準控制的是預期的產品(服務),以防出現產品、服務的不合格,目的是增強顧客滿意;ISO14000標準控制的是非預期的產品和服務,以防出現對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追求的是社會滿意;而OHSAS18000標準控制的是產品和服務的實現過程中各種可能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事故或災害,追求的是員工及相關方的滿意。三項標準的名稱相同或相近,但內容差別很大。三項標準體系要素不一一對應。
三項標準的指導思想兼容或一致。三個標準都聲明并不刻意限制一個組織將其他管理性標準要素納入整個管理體系。三項標準的框架結構十分接近或相似。ISO14000與OHSAS18000
標準在結構、章節上是一一對應的,同時在標準附錄部分給出標準之間的章節對照表。這有利于企業按照三個標準建立整合型的一體化管理體系。
二、對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基本認識
一個組織客觀上都有一個“自在”的管理體系,但并非都能保持和有效運行,在一個組織內只應建立并保持一個符合標準要求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一體化管理體系,而這個體系應覆蓋組織所有體系情況,一體化管理體系應形成文件,并滿足標準要求,在具體內容上應反映本組織的特點,同時滿足組織內部管理要求,也要考慮外部相關方要求,應權衡組織和相關方的利益、成本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應持續改進、不斷提高績效。
一體化管理體系應做到協調統一、簡捷高效、優化實用。應用質量管理八項原則中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及基于事實決策的方法,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強調預防為主,從管理結果向管理因素轉變,因素受控,從末端治理、關口前移、從源頭做起,超前管理。強調體系同時滿足顧客、社會、員工及組織內相關方要求。強調質量、環境、安全與效益的統一,優質高效、污染預防、減少風險、提高效益、提高效率。
不斷追求卓越,增強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依據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三項標準作為組織的管理模式,具有極強的科學性、系統性、先進性、權威性。組織采用這些標準可幫助企業建立一個高效、系統的管理模式。據三項標準建立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按照PDCA循環規律運作,有利于減少要素之間重復工作量、保證提高效能,使專業性管理可幫助企業高效有序,基礎性管理規范完整,綜合性管理科學合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個管理體系都對人力資源有明確要求,要求規定崗位、職責和權限。單獨建立體系往往組織機構龐大,人員設置重疊。一體化管理體系則要求統一考慮人員崗位設置,如一崗多責、一職多能,提高綜合工作效率。建立及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是對傳統管理過程的變革,加強增值的過程,完備支持過程,摒棄不增值的過程,這是過程再造的活動。
三、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及運行
根據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三項標準建立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是個動態的、需要不斷改進和發展的體系。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與保持體系運行并無本質區別,均依據PDCA循環管理模式。體系的每一過程或要素也要遵守PDCA循環模式。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針對的是整個組織的運作過程,其涉及的范圍以及過程的復雜程度要比單一標準要求過程大的多。
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創新工程。組織最高管理者應明確導入3項標準的意圖及應用范圍。高層管理者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及艱巨性要統一認識,形成共識、果斷決策。組成一個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領導小組,成立業務工作班子,作好組織計劃及協調工作。要明確領導班子和業務班子的職責。制定整體工作計劃。最高管理者應授權管理者代表,組建一個精干的工作班子或機構。一體化管理體系涉及專業知識和能力較強,為此最好由對組織有較深了解并來自不同部門的人員組成。應明確一體化管理體系依賴于各級管理者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工作班子僅擔當的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專項任務。最高管理者及其他管理者應為體系的建立和保持提供充足資源、辦公條件、信息、資金等。
全員培訓教育,提高認識。堅持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原則,要了解、理解和掌握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三項標準的基本知識。分階段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如貫標培訓班、文件編寫培訓班、內審員培訓班、質量過程識別、環境因素評價、危險源識別培訓班、體系文件實施培訓班、體系運行培訓班、管理評審培訓班等。
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著手建立體系之前,充分有效地策劃和設計活動,對建立一個適用的、有效的、可操作的,同時符合標準要求的一體化管理體系至關重要。體系策劃設計包括方針目標、管理方案的制定,更主要的是充分考慮三項標準體系要求之間的關系。確定那些要素可以3項標準后2項標準共享,那些要素是必須形成文件的。
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方針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3部分組成,也可以由質量方針、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2部分組成,還可以由3個獨立方針組成。制定管理方針要滿足三項標準的要求,充分體現最高管理者的承諾并與組織的總方針相一致。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要滿足各項方針要求,盡量量化,便于考核。
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一般包括5個類型:方針目標、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和記錄。在編制體系文件之前要形成一體化管理體系編寫大綱。
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是個長期和持續的過程。在首次外審的一階段,可稱為體系試運行階段。體系運行和體系試運行并無本質上的區別,都要求按所建立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的要求,整體協調運作,循規蹈矩,并記錄有關運行信息。試運行的目的是要在實踐中檢驗體系的充分性、適用性和有效性。組織應加強運作力度,努力發揮體系本身具有的各項功能,及時發現問題,找出總的根源,糾正不符合,對體系給予修訂、以盡快度過磨合期。
四、實現電力企業一體化管理的途徑
電力系統每個組織都不可能第一次遇到管理體系問題。電力生產企業、電網經營企業可能同時涉及到幾個管理體系的問題。最終要構建一個現代生產經營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在綜合管理上科學合理,在專業管理上高效有序,基礎管理上要完整規范。在實施電力企業一體化管理,有不同的途徑。一是,從頭開始,建立新的一體化管理體系。近年來,許多電力企業實施資產重組。公司化改組和法人治理結構等,原有組織管理體系已不復存在,現有管理體系又很不完善,一些企業參照GB/T19001、GB/T24001、職業健康安全試行標準給出的管理體系要求,逐步建立起一體化管理體系。這種做法其優點就是一次成功、管理到位,為企業以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為戰略重點和現代企業制度下管理科學相結合打下良好的基礎。其缺點是這種做法過程復雜,如果不把握全局和各種體系的特點,容易導致體系失效,甚至走過場,或者又歸為某種單一的管理模式之中。二是先建立單獨的管理體系,然后再完善一體化管理。這種做法適用于電力企業管理基礎薄弱的組織,其優點是由簡單到復雜,先建立一個可行的管理體系,待成功后,再把其他管理體系要求融入該體系中。該做法簡單易行,容易成功,但耗費時間較長。三是在成功管理體系中融入其他管理體系,發展成為一體化管理。這種做法適用于電力企業中那些已建立了GB/T19001或GB/T24001或GB/T28001
標準要求的管理體系并通過貫標認證工作,可在此基礎上納入其他管理標準要求的要素,用原有單獨的管理體系運作成功的經驗,引導和推動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運作,不斷擴展持續改進,逐步提升體系運作的績效。這種做法使一體化管理很容易獲得成功。四是,沒有實施一體化管理的組織,可能在按某種優秀企業管理模式規范企業行為。這種企業應學習GB/T19001、GB/T24001、GB/T28001標準要求,掌握標準的基本思想,為今后構建一體化管理體系作好充分準備。
在供電企業可先采用GB/T19001和GB/T28001兩標一體的模式。以質量管理體系為主,將職業健康安全標準融入該體系中。這種做法更為簡單易行,實效性強。
- 上一篇:供電實施績效考核思考
- 下一篇:電力新企業管理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