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會維權思考
時間:2022-09-26 03:13:00
導語:電力工會維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當前工會建設的指導方針,是工會組織和工作者維護職工權益、履行工會職能,以人為本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長期以來,在電力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工會的勞動保護與行政職能的安全管理、規程制度的嚴格執行,是站在兩個不同工作角度,來自兩個不同的視角、不同工作界面的有機整體。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殊途同歸,可以共同達到企業安全生產、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職工健康幸福的目的。
工會依照《工會法》賦予的權利,行使工會職能,開展勞動保護,減少事故隱患,督促行政整改,維護職工權益。
一、維護職工生命權、健康權是工會維權之本
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很多,《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應當享有七個方面的權利。在職工眾多的權益當中,健康權、生命權是職工最根本、最主要的權益。電力企業是由眾多的職工和高度危險的作業環境構成。工會從保障職工生命權、健康權的目的出發,從為職工服務、為企業安全生產服務的目的出發,做好生產活動中的勞動保護工作,就是維護了職工的根本權益,就是工會履行了維權職責。因此勞動保護工作既面臨巨大的壓力,也擔負著重大的責任,成為工會維權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工會開展的紅旗站、紅旗線創建,簽訂集體合同制度,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職工代表安全巡視、和諧企業創建工作等,都是從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的目的出發,實現維護職工權益的具體工作。文明生產、安全管理也是工會從眾多工作角度出發,為維護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二、企業行政安全生產管理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異同
1.視角不同
企業行政職能安全監督管理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是從不同視角、不同側面看待企業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固然是保障人身安全不受傷害的重要手段,起到了安全保障的作用。但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不同之處在于,工會主張的勞動保護是從職工生命安全、健康視角去看安全管理,是從生產者個人角度,發揮職工自我管理、群眾性監督職能,保證職工在工作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例如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行政領導安全工作報告制度,審議通過職工教育、技能培訓計劃,工會的安全保障監督委員會對行政安全管理提出安全需求的雙向互保制度,職工代表安全巡檢制度等,都是職工通過工會參與,對行政提出的安全需求。
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從電網安全、設備安全、經濟效益層面上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來自電網安全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是完成電力企業各項指標、滿足同業對標的要求。工會是從維護職工權益角度,督促企業行政在安全衛生保護方面的保障措施,而不是替代行政從事安全管理工作,工會是自下而上進行安全監督,行政是自上而下實施安全管理。
2.參與形式不同
保障職工安全無疑是企業法定責任和義務,企業行政從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出發,通過貫徹落實各種制度、規程,實現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實現電力營銷經營目標。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與增加勞動保護成本投入之間,是一對矛盾,企業對增加非生產性支出,可能會產生抵觸,特別是伴隨我國經濟關系、勞動關系日趨復雜化,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勞動保護遭遇沖擊、生命尊嚴面臨挑戰的境況,職工的勞動保護工作顯得格外重要。
工會的勞動保護工作主要是從源頭參與、從介入法律出臺做起,參與企業各項制度規章的制定,從法律條文上保護職工生命權不受侵害。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工會推出《職工代表大會實施辦法》,《職工代表安全巡檢制度》《三級廠務公開制度》等保護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企業重大決策必須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條款,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這樣做的過程就是工會從源頭搭建職工表達意愿、伸張權益、參與企業管理的平臺,是維護職工權益的實施過程。
3.參與的主體不同
企業的安全監督是行政職能部門的安全管理,是從生產過程進行安全監督檢查的日常管理,是專業職能部門、專業人員的行政管理;工會的參與形式是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提案、勞動保護監督委員會檢查和一系列活動,把安全生產融入企業民主管理之中,把勞動條件、安全衛生、安全措施的改善作為廠務公開的內容,接受職工群眾監督,督促企業行政職能部門做好勞動保護的有關工作。所以,工會參與,主體是職工參與,是職工的自我需求實現、自身權益的申張。工會在參與企業勞動保護工作中,工作的基礎是職工的安全需求和權益得到維護和保障,讓職工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工會和其代表者是有機整體,工會開展勞動衛生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就是以職工需求為第一要務,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一切服務職工。
4.監督的內容不同
行政領導、職能部門、專業人員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是對各級各類人員執行企業規章、條例的監督管理,以確保設備安全完備,實現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人身不受傷害。
工會對勞動保護的監督首先是通過每年一次的勞動保護監督員培訓,使企業內勞動保護監督形成長期有效的監督檢查網絡,開展積極有效的工作。其次工會通過監督勞動保護制度的制定、監督體系的建立、勞動保護活動定期開展,排查安全事故隱患,督促行政整改,監督調查報告是否及時、真實。對容易造成職工危害的預防性措施,監督是否真實有利,切實保證職工在生產活動中安全保護需求得到保障和實現。三是工會通過工會委員會、勞動保護監督委員會等群眾監督機制,利用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座談會、下發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職工對安全保護監督管理的意見和需求。因此,工會對勞動保護監督管理是以職工安全需求為本的全面安全管理和監督。
5.落腳點和效果不同
企業行政宣傳安全理念,實施安全管理,執行規章制度,是為了落實安全產責任制,實現企業的安全,減少因電網安全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工會實施勞動安全保護,是以人為本,以職工安全需求為本,以構建和諧企業、和諧職工隊伍為本,落實工會職責,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落腳點是關心人,愛護人,溫暖人,發揮職工群眾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利用勞動保護三級網絡,開展“愛心活動”“平安工程”,在搞好勞動保護工作的同時,既維護了企業的安全生產,更維護了職工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三、工會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著力點
1.從源頭抓起,建立完整的法律、規章,使職工的勞動保護權利得到法律上的保護
**年北京電視臺播出了某建筑工地的幾則新聞,一則為“蜘蛛人”在為某樓的外墻進行清潔操作時,未使用符合標準的安全繩,繩索斷落,使“蜘蛛人”墜落身亡。另一則是黑心包工頭,為建筑工地工人購買假安全帽,根本起不到安全作用,這樣的作法就違反了《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可是這些農民工沒有自己的工會組織,自己的權力無法得到申張,使黑工頭逍遙法外。這個案例說明,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人由國家的主人變成了勞動力市場的商品,在勞動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權益得不到保護,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職工的生命權受到了忽視。
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從源頭參與企業管理,監督檢查企業制定勞動保護監督制度,建立勞動保護監督體系,開展勞動保護監督活動,關心職工勞動衛生條件的改善等工作。**年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工會開展了職工幸福工程,其中一個內容即開展全員健康體檢,體檢對象不但包括全民所有制身份的員工和退休老職工,還包括外聘職工和農電系統、多經系統的職工,對于查出問題,需要醫療的員工,工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保護職工隱私的同時,為他們安排醫療單位及時治療。對于體檢中發現的諸如脂肪肝、高血脂等多發病,工會請專家開展文明健康生活講座。這樣做一方面是關心職工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維護了職工的健康權,具體落實了職工勞動衛生保護工作。
2.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揮職工代表作用,代表職工與企業進行民主平等協商
安全生產雙向互保協議、職工教育培訓計劃等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工會監督企業實施落實。同時工會還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生產例會,反映職工群眾意見、要求和呼聲,參與企業有關勞動安全衛生重要問題的決策,參與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重大措施等與職工安全健康有關的制度辦法的制定。
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工會在**年初職代會上代表提出了“對職工、農電工、臨時工進行安全培訓,成立培訓基地”的提案,得到有關領導的重視,公司很快成立了職工培訓基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能培訓、安全規程培訓,使他們持證上崗,有效保證了職工群眾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的安全。
工會還組織職工代表定期進行巡檢,讓職工代表深入一線、班組檢查監督安全制度的落實。每年召開兩次安全監督委員會工作會,聽取職工對勞動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見和需求,協調解決勞動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推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年,工會在安全監督委員會例會上聽到一線職工反映冬季棉服厚重不便操作的意見,馬上向有關領導匯報,很快將冬季適用工裝送到一線班組,滿足了一線職工的安全需求。
工會組織的安全監督委員會與行政領導簽訂了雙向互保安全協議,每年進行檢查監督,保證了安全保護工作的落實。
3.強化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技能,保證做到三不傷害
目前供電企業大量一線職工從社會招聘,沒有經過專業技能培訓,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工會通過教育培訓基地,采取安規教育、班組安全日學習、技能比賽等形式,在職工中宣傳以人為本和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教育職工“任何安全保護措施、安全監督管理都不如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有力”,職工自身的安全意識是“三不傷害”的內在因素,“要你安全一千遍,不如我要安全想一遍”,工會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演講、征文,請職工親人與職工同臺演講,要求職工向親人進行安全承諾等方式,全方位加強安全文化教育。
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生產規律的總結,是上百年安全事故血淚的結晶,是安全文化的體現,對職工的人身安全起著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工會主動配合行政職能部門,結合生產實際,開展安全生產培訓,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組織職工學法,懂法,用法,在安全規程的保護下進行生產作業。
工會通過技術比武,技能比賽,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技能和綜合素質,通過安全大講堂,剖析事故案例,看事故案例的宣傳片將安全教育深入到職工心中,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
4.發揮工會優勢,保證職工身心健康、安全
工會通過安全保護監督員,雙向互保領導小組,女工委員會,集體協商代表等形式,建立安全網絡。通過愛心活動、平安工程、安康杯知識競賽、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護知識學習等活動,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普及安全保護知識。
工會定期召開職工座談會,聽取和研究勞動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工會主席定期巡檢和調研,每年發放職工調查表,根據調查研究結果提出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意見。跟蹤監督職工體檢結果,對發現指標有問題的職工,與有關領導交換意見,保障了一線職工的健康和安全。
自***年起工會通過建立健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配備并培訓專(兼)職檢查員、每年進行一次勞動保護檢查、開展以企業民主管理為主要形式的勞動保護工作、以集體合同確定職工應享受的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護待遇等工作,實現了對職工勞動安全權益的維護工作。**年和**年開展的職工調查顯示,職工對安全衛生勞動保護的滿意度都在98%以上,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和諧、持續的發展。
- 上一篇:送電線路管理改革思考
- 下一篇:電力標準化流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