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管理思考
時間:2022-10-10 11:34:00
導語:干部教育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村干部隊伍新老交替速度加快,農村卸任干部隊伍越來越大。應當肯定,多數農村干部卸任后能夠顧全大局,以公正之心對待組織和群眾,積極協助村“兩委”班子搞好村內工作。但也有一些卸任干部一時難以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現實,失落感較強,不思進取;有的不能正確對待組織與群眾的選擇,因而滋生不滿對立情緒,與村黨組織、村委會唱“對臺戲”;還有的操縱宗族派性勢力干擾村務,影響新班子開展工作,甚至操縱集體越級上訪,影響農村穩定,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重視對卸任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應著力建立四大機制,落實相應措施,切實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
一、建立學習培訓教育機制,使卸任干部卸有所學
實行定期學習培訓。把卸任村干部作為學習培訓的重點對象,定期組織,有針對性地設置學習內容。主要是學理論,學政策,學典型,學技術,讓他們接受先進理論的熏陶,接受時事政治的教育,接受先進典型的啟發,接受先進技術的培訓,讓他們在思想政治上、致富技能上始終跟上時代的步伐。
落實經常談話制度。鎮、村干部要分層次對卸職村干部進行走訪慰問,特別是對剛離職的村干部要進行走訪,做好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擺正心態,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的離任,識大體,顧大局,講理解,重配合,處理好本人與組織的關系。對任職時間長且年老體弱的卸任村干部,在逢年過節時要組織走訪慰問,多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適度組織外出參觀。大多數村干部在職時外出相對比較多,眼界比較開闊,卸職后,一下子把自己封閉起來,容易產生自卑、怨恨、嫉妒等心理。因此,現任村班子要適度組織他們外出參觀學習,讓他們開闊眼界,感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樣他們會把目標定得更高一些,也會自覺支持現任村班子的工作。
二、建立充分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使卸任干部卸有所為
定期向卸任村干部通報工作情況。通過召開會議、個別座談等方式,向卸任村干部通報村級工作開展的情況,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組織有效的活動載體發揮作用。采取成立村民理財小組、村務監督小組等形式,設崗定責,聘用卸任村干部擔任財務和村務監督員。從而發揮他們熟悉村務和懂政策的優勢,有效地把他們組織起來,讓他們在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繼續工作,為群眾服務。既有利于他們充分發揮“余熱”,又有利于監督現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況,促進黨務工作和村務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建立待遇保障機制,使卸任干部卸有所養
對卸任干部最關心的退職后生活保障問題,各地要根據實際,拿出切實措施,多渠道、多途徑地給予關心和照顧,使卸任干部卸有所養。建立縣、鄉鎮、村三級領導聯幫卸任村干部制度,切實幫助解決一些生產、生活困難問題,重點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從而解決部分卸任村干部的生活困難和心頭積怨,讓他們從中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進而大力支持現任村干部的工作。
四、建立評議處置機制,使卸任干部卸有所管
將卸任村干部個人基本情況一一建檔入庫,加強跟蹤考察,定期進行評議。對卸任不卸志,繼續關心支持和幫助參與村務工作,表現突出、群眾公認、符合條件的卸任村干部,通過多種渠道予以重新使用或適當給予獎勵,讓他們為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繼續作貢獻。對違法亂紀、民憤較大、屢教不改的卸任村干部要依法依規給予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