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思考

時間:2022-10-14 08:18:00

導語: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思考

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是黨的十七大對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一項新要求。這一新要求,不僅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務,也為做好整個干部人事工作指明了方向。

公信度,就是公眾的信任程度。在選人用人上取得公眾信任的程度,是檢驗民主政治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十分重視選人用人的公信度,通過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形成了一些重要成果。比如: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實行差額選舉制和票決制,實行干部推薦責任制、干部考察責任制、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以及公示制、考察預告制等等,使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和人民群眾對選人用人的滿意程度不斷提高。但同時也應看到,目前在選人用人問題上還存在著各種不正之風,選人用人的公信度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一個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關鍵在于始終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選拔干部。

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確保正確的用人導向。用人導向是重要的導向。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就要堅持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旗幟鮮明地鼓勵開拓、支持實干。對那些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要格外關注,對那些不圖虛名、踏實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對那些埋頭苦干、注重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干部不能虧待。同時,選人用人者必須堅持好的作風,這樣才能真正選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

正確把握德與才的關系,確保德才兼備原則得到貫徹。德才兼備原則是我們黨干部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我們黨用人標準的高度概括。德是才的靈魂,才離開德就會失去方向;“才者,德之資也”,德離開才就會流于空洞。德才是緊密聯系、互相滲透、互為動力、互為條件的。堅持德才兼備原則,就是要把那些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科學評價政績,確保注重實績原則得到落實。實績是一個干部履行職責過程中所創造的成績和所作出的貢獻,是干部自身執政能力和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所選所用干部是否有公信度的客觀依據。選人用人注重實績,才能引導廣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干部的政績如何,不能只由上級組織和領導說了算。進行政績評價,要科學確定評價主體,改變“官評官”現象,讓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同時,堅持評價過程和結果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確保群眾公認原則得到體現。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前提下,切實保障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應通過推進辦事公開和開展廣泛宣傳,讓群眾了解掌握干部選拔任用的政策規定,了解相關職位及其標準、條件、范圍對象內的人員等情況;讓群眾知道民主推薦干部是自己的應有權利,了解民主推薦的程序和要求,積極參與推薦活動,真實表達自己的意愿。嚴格按照政策規定辦事,對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的結果要認真研究、積極采納,使干部推薦過程和選用結果真實反映群眾意愿。把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置于群眾的視野之中,使群眾能夠了解干部選拔任用的全過程,實現群眾監督、組織監督、輿論監督等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