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員隊伍先進性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4 05:51:00
導語:加強黨員隊伍先進性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大提出“黨的基層基礎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應該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而黨員隊伍是黨的基層組織的細胞,也是黨的基層組織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基本要素。結合**是欠發達縣的實際,針對黨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永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一、要建立“關愛黨員”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工作積極性。實施關愛黨員行動,是體現黨組織對黨員的關心和愛護,切實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有效舉措,也是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工作積極性有效辦法。一要在學習關愛上下功夫。加強學習是提高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要不斷健全黨員學習制度,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制度,為黨員開展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要經常組織黨員開展“學理論、學科技、學法律、學文化”的“四學”活動,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并每年撥出一定的黨費,開展送《黨課參考》、農村實用技術書籍、電教片等“學習資料”活動,確保每一個支部都有一定量的書籍雜志,切實為黨員開展學習提供“精神食糧”。二要在政治關心上下功夫。要建立不作為黨員勸退教育制度,對一些不履行黨員義務和權利,黨性觀念和宗旨觀念不強的“不作為黨員”、“口袋黨員”、“自由黨員”,采取以教育為主的辦法,規勸黨員自動退黨。要建立黨員政治生日卡制度,把每位黨員的入黨之日作為黨員的政治生日,所在黨組織派專人到該名黨員家中,開展上黨課、面對面談心活動,送一張正面寫有所在黨組織賀詞、背面印有入黨誓詞的“黨員政治生日卡”,把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送到每一位黨員的心坎上。要定期組織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富民支部書記”、“黨員致富帶頭人”等先進評選活動,增強黨員的政治榮譽感,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示范作用。同時,加大優秀黨員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推薦力度。三要在工作關懷上下功夫。要健全黨內幫扶助困制度,建立縣領導聯系結對黨員、鄉鎮部門聯系貧困黨員、村里帶頭致富的黨員帶領貧困黨員致富的黨內幫扶助困制度,開展“一幫一”、“幾幫一”的結對幫扶活動,要在各類項目、資金落實上向黨員傾斜,幫助解決黨員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要建立困難黨員關愛基金,經常上門為黨員開展生產生活服務,切實幫助黨員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建立優秀黨員星級信用貸款制度,對農村黨員星級化管理,采取“鄉鎮牽頭、聯社信貸、部門支持”的形式,與農村信用聯社協商,出臺優惠政策,為致富帶頭人提供信貸服務,通過提高資信等級、信貸額度、政府貼息等辦法,解決農村黨員創業資金緊缺的難題。四要在生活關照上下功夫。要開展關愛黨員“五必訪”活動,即黨員患病受傷時必訪、亡故時必訪、家庭遭災時必訪、長期外出前必訪、生產發展有困難時必訪,并在“七一”、國慶、春節等重大節假日期間,組織力量對黨員進行走訪,了解黨員家庭的生產生活情況,讓黨員真正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要建立健全黨內交心談心制度,做到黨員發生職務升降和崗位變動時必談、工作遭受挫折時必談、家庭遭遇變故時必談、思想情緒不穩定時必談、犯錯誤時必談“五必談”,定期、分層次地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和各類座談會,全面深入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要關心黨員的身體健康,定期開展體檢活動。針對機關黨員干部,制訂一年一次或兩年
一次的體檢制度,針對村居主要黨員干部在屆內進行一次體檢。
二、要建立“黨建富民”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必須要有一個讓黨員充分施展才華的載體和舞臺。要找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實施“黨員富民工程”活動,使黨員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主
心骨和生力軍。一要“三級聯動”抓幫扶。要按照“部門掛鉤到村,干部結對到戶”的要求,認真落實幫扶責任制,構筑縣、鄉鎮、村三級聯動的幫扶體系。要建立縣領導聯系點和縣機關部門掛村幫戶制度,加大對黨員致富帶頭人的扶持力度,做到“不脫貧幫扶不脫鉤”。要建立村干部“一帶五幫”、村干部結對貧困戶等制度,進一步發揮村干部的幫帶作用,形成幫帶促、學趕超的創業氛圍。二要“三位一體抓培養”。要堅持“走出去”,定期組織黨員種養大戶,到縣外、省外各產業發展現狀較好的地方學習參觀,借鑒外地的生產經驗,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要堅持“請進來”,邀請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和外地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講課培訓、蹲點指導,幫助農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要堅持“傳幫帶”,定期舉辦種養技術培訓班和種養經驗交流會,發揮農戶間的“傳幫帶”作用,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聯動培訓效果。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學習培訓,全面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和發展能力。三要“三管齊下”抓宣傳。要通過開展“富民支部書記”等先進評比活動進行宣傳,發揮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要對對身邊涌現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創業致富典型,拍攝成專題電教片和書本,發放到各鄉鎮、村進行宣傳,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要通過黨員致富帶頭人創業事跡報告團,到各鄉鎮、村開展巡回宣講,用群眾身邊的典型事跡教育廣大群眾,進一步營造學習先進、弘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三、要建立“黨員安家”機制,解決流動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難的問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是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當前欠發達地區大量農村黨員外出務工經商,要使流動黨員做到“打工不脫黨,離鄉不離黨”,必須要有一個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的專門機構。要成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站),明確服務站功能定位,切實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的問題。一要發揮轉移和接收組織關系功能,破解流動黨員組織關系難落實的問題。要堅持“有黨員就有黨組織”的原則,使每一位流動黨員都找到“家”。要在外出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動黨支部,在鄉鎮流動黨員服務站建立流動黨員黨總支,把未建立流動黨支部的地方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到服務站黨總支,在本地建立流動黨員聯合黨支部,對外來黨員“安家”。二要發揮服務站橋梁和紐帶功能,破解流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難的問題。當前大量農村黨員外出務工經商,難以開展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而且農村經濟相對薄弱,沒有足夠的經費來加強與流動黨員的聯系。要利用鄉鎮流動黨員服務站來開展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對流動黨員的聯系和交流,扎實開展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確保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三要發揮服務站“服務黨員”功能,破解流動黨員作用難發揮的問題。要樹立“流動黨員有困難找服務站”的工作理念,切實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困難,增強流動黨員的組織榮譽感。要建立幫扶制度,在資金、技術、信息、項目等方面的落實予以幫扶,促進流動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四要發揮服務站制度建設功能,破解農村黨組織生活會難開展的問題。要把一部分長期流動在外的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到流動黨員服務站,由流動黨員服務站來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解決農村大量黨員外出,農村黨組織生活會到會率不高,導致會議無法召開的問題。要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支部議事、“”、民主評議黨員、電教片播放等制度,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真正使農村組織生活會順利召開,又使流動黨員參加正常的組織生活,達到“雙贏”的目的。五要發揮建立黨組織和發展黨員功能,破解“兩新”組織創建難的問題。要通過流動服務站黨組織加強發展黨員工作,解決好在流動人員中發展黨員的問題和家族、宗族勢力影響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問題,為社會各階層的優秀分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創造條件,不斷增添黨的新鮮血液。
四、要建立“黨員發展”機制,從源頭上確保黨員質量。
黨員的質量是黨的生命線,只有每個黨員的高質量才有黨組織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認真貫徹**大提出“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要求,切實加強發展黨員的機制建設,通過制度建設,規范發展黨員工作,確保發展黨員質量。一要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兩評一議”制度。要通過召開干部群眾民主測評會,對入黨申請人的滿意度進行民主測評,入黨申請人干部群眾滿意票數達到應參加測評人數的70%以上,方可列入黨內民主測評的人選。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對干部、服務對象代表民主測評確定的人選進行測評,入黨申請人所得滿意票未超過實到黨員50%的,不得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同時,支部大會根據“兩評”情況,對入黨申請人的思想、學習、工作和作風等情況進行嚴格審查評議,真正讓群眾和黨員民主推薦入黨積極分子,有效解決了黨員發展家族化、宗派化的問題。二要建立發展黨員跟蹤培養制度。要對入黨申請人經常“上門服務”,對入黨積極分子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的各種活動,進行入黨啟蒙教育,做到早教育、早選苗、早培養、早考察、早發展。三要建立發展黨員公示制度。黨組織要把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現實表現、考察情況等方面內容,在支委會(支部大會)同意接收其為預備黨員之后,上級黨組織同意發給《入黨志愿書》之前張榜公布,向黨內外干部、群眾進行公示,擴大黨員發展工作的監督渠道,提高了黨員發展工作的透明度。四要建立發展黨員預審制度。要對發展對象或預備黨員的入黨申請書、入黨志愿書、考察材料、培訓考試、公示情況等有關材料進行全面的預審,解決入黨程序違規、材料填寫不規范等問題。五要建立發展黨員過失責任追究制度。按照“誰介紹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對違員發展程序、沒有按照標準發展黨員的各級黨組織和黨內負責人,追究過失責任。六要建立發展黨員黃紅牌預警制度。明確鄉鎮黨群副書記、部門分管黨務工作負責人是黨員發展工作“第一責任人”,組織委員、黨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對連續三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支部,縣委組織部及時進行預警通報,并給予掛黃牌。對經通報后,繼續沒有發展黨員的,給予掛紅牌,取消或解散黨組織。七要建立發展黨員通報制度。縣委對照《黨員發展工作責任書》,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級黨組織的黨員培養、教育、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并以《組工通訊》、“給各級黨組織一把手一封信”等形式予以通報,要求各級黨組織限期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 上一篇:基層組織建設調查思考
- 下一篇:黨員教育管理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