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7 06:15:00
導語:鄉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從健全制度、規范決策、促進公開入手,不斷加強鄉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較好效果。
一是分解任務,明確職責。各鄉鎮黨委一方面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另一方面實行嚴格的個人分工負責制。每個成員都按照職責分工,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提出具體任務目標和保證措施,經黨委討論研究后發行。對黨委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時分解到人頭,列出督辦單,明確責任者和完成時限,每個黨委成員都能以高度的責任感,盡職盡責地抓好分管工作。
二是嚴格的組織生活制度。為不斷提高班子自我調節、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鄉鎮黨委委員堅持黨性鍛煉、接受組織監督的自覺性,該縣建立了《鄉鎮黨委雙重組織生活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鄉鎮黨委委員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民主考核制度》。同時,為避免由于對問題缺乏相應了解而造成班子成員在認識上的不一致,促使班子成員在重大問題上形成共識,嚴格執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互通情報,取長補短。
三是嚴格的議事決策制度。為進一步提高黨委會的議事效率和決策技能,推進鄉鎮黨委決策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立并嚴格執行《黨委會議規則》。在會議時間上規定,一般每月至少召開2次以上,遇有重要情況隨時召開,使鄉鎮的一些重大問題都能及時提交黨委會討論研究,及時做出決策。在黨委會議事時,書記不先表態。從而使大家充分發揚民主,毫不保留地發表個人見解,每個議題討論結束后,由鄉鎮黨委書記集中大家的討論意見提出決策方案或意見,提交會議表決,從而使黨委的每項重大決策都能嚴格按議事規則辦事,做到會前有準備,會上有議題,討論有中心,決策有依據。
四是檢驗完善,調整補充。鄉鎮黨委的決策作出后,立足現實,反復征求基層群眾意見,讓決策經受實踐考驗,一旦發現錯位或不足及時調整、補充、完善,反復經歷“決策-實踐-調整補充-再實踐”的過程,始終以最科學、最準確的決策指導實踐,使決策在實踐中發揮出最佳效果,真正體現出民主的意志。
五是嚴格落實村村務公開。鄉鎮建立村務公開檔案,健全民主評議村干部制度,實行重大事項鄉村共議制度。鄉鎮黨委委員從各自分管的工作出發,分期分批到基層開座談會,到自己的聯系點搞調研,對村里的重大項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加強對村干部落實民主的監督,加快村級事務民主決策進程。村務公開在原來“四類15項”的基礎上,增加了糧食直補資金的發放原則農業稅減免的政策和各戶享受的減免數額、在文明生態村創建等各項活動中得到各方的支持情況、退耕還林還草的補貼政策和補貼資金三項內容。建立健全村務公開“五項”激勵約束制度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八日”工作制度、民主管理規范運作辦法,并采取逐級督查、多級抽查、隨機暗訪等形式,進一步加大督導檢查力度。
- 上一篇:強化信息調研軟件建設思考
- 下一篇:縣委組織電教要點思考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