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農村新思路思考
時間:2022-10-28 09:04:00
導語:建設新農村新思路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只有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前全黨全社會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是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建設新農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探索新思路。
探索新思路,就是在體制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方面探出一條新路子。新農村建設不能單純地等同于農業生產建設,也不簡單等同于改善村容村貌,更不能熱衷于立招牌搞花架子。新農村建設,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追求經濟建設、民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全面進步與全面發展。我們要圍繞全面進步與全面發展的目標,在體制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方面探出一條新路子。農民和農村干部永遠是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建設新農村,最重要的就是充分發揮農民和農村干部的自主性與創造性。我們要圍繞解放農村生產力、充分發揮農民和農村干部歷史主體作用,在體制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方面探出一條新路子。建設新農村,需要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我們要圍繞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全社會都為建設新農村貢獻力量,在體制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方面探出一條新路子。
探索農村發展的新思路,當前可做的工作很多。在發展的宗旨方面,要注重在實踐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使農民的生活質量與農業發展得到同步提高。在具體的工作中,既要注重全面發展,又要突出重點。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經濟這個最根本的環節,積極探索內源式發展農業的新路子,以此來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在組織農村生產方面,要堅持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方向,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勞務經濟。在壯大農村經濟實力方面,要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加快發展農村的二、三產業和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更好地開發市場方面,要加快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牽動力的農業項目,加快推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優勢農業產業開發帶建設;要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完善農副產品和農村要素市場體系,積極發展以農機合作社等為重點的各類新型合作組織,提高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
建設新農村的過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也是中國從根本上跨入工業強國行列的決定性步驟。發達國家工業化的歷史經驗表明,工業化的過程,必然伴隨著農業人口的大量減少。在中國這樣存在大量農村人口的國家中,如何應對城鄉一體化趨勢,如何堅持城鄉聯動,如何做到以城促鄉,沒有有別于以往工業化過程的新思路是不行的。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至202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工業化進程,城市化率將達到70%以上。完成這一宏偉目標,缺乏新思路下的體制創新是不行的。因此,加快建設新農村的步伐,就必須在探索新思路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政策,形成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積極創造便利條件,加快戶籍等方面的制度變革,在農民進入城市定居、落戶、就學、經商以及醫療、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上邁出較大的步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從本世紀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能不能探索出新的思路、找出新的辦法、形成新的體制機制,是我們能否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順利進行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我們要在準確把握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趨勢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實踐,大膽探索,把建設新農村的工作扎實推向前進。
- 上一篇: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會講話
- 下一篇:加強社區建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