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農村經驗交流

時間:2022-11-07 03:42:00

導語:建設新農村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新農村經驗交流

**街道**村位于勒良路與大良鳳翔路交匯處,戶籍人口4800人,流動人口4500人,轄區總面積4.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37畝,落戶村級工業區的工廠1**家。**,從20**年的一個黑惡勢力影響較大的混亂村,到今天村務管理民主科學、社會經濟蓬勃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這個轉變過程中,街道黨工委和**村黨總支圍繞“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業績好、人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要求,著力解決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問題,切實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促進社會穩定和農村各項事業快速發展。20**年,**村工農業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10%??偨Y**村經驗,他們主要落實了四個方面工作理念:

一、抓關鍵,強核心,選好配強村班子

20**年初,民選產生了**的第二屆村委會,但由于村委會主任缺乏基本政治素質,法制觀念淡薄,糾合了社會一伙無業游民對**村的正常運作進行滋擾,實行獨斷專行,對不同意見者輕則惡言相對,重則拳腳相向,嚴重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村大局混亂,各項工作處于癱瘓狀態,村民意見較大。面對這一情況,街道黨工委迅速開展工作,引導群眾基本形成罷免村委會主任的趨勢,抓住選好配強新領導班子這個關鍵,從四大方面著力抓好核心建設:

1、拓寬視野,擴大對象范圍。**村的混亂情況決定了必須選擇更強有力的班子。為此街道黨工委確立了“三有”原則選好配強班子:即有為村為民服務之心;有經濟發展建設之腦;有干事權威影響之力。黨工委充分利用在**村召開的各項會議和座談會,征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意見,一方面對現屆黨總支內個別群眾意見較大的干部進行調整,另一方面以“三有”原則摸底領導班子人選。當**村本村內暫無成熟人選時,街道黨工委迅速把目光投放到**村以外,把在外經商辦企業的**村村民、私營企業主伍坤成、洪偉明、梁漢潮納入視線范圍。通過了解,三名企業家不但經營自身事業成功,行為品格端正,而且雖人在外,但一直心系家鄉,對**村發生的事件十分關注,有重建和諧、發展家鄉的強烈愿望,在村民中地位和威信較高,是新領導班子的合適人選。

2、消除顧慮,堅定發展信心。經商和理政一直以來都是千差萬別的。對上級寄與的希望,三名企業家多少有點顧慮。為此,街道黨工委從一開始就積極主動與三名企業家聯系,既深入分析**村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迫切需求,又明確說明上級對農村的有關政策保證、措施支持,消除他們對管治**村在政治方面的顧慮;同時,明確在與本村利益不相沖突的基礎上,企業主和村委會成員的雙重身份可并存,消除他們在職業生涯方面的顧慮。通過推心置腹和坦誠相對,使三名企業家堅定了管治**的信心,增強了發展**的動力。

3、巧妙鋪墊,奪取罷免、補選勝利。新領導班子候選人確定后,推撥烏云、重塑**的關鍵是使黨工委的意圖人選獲得補選勝利。在民主選舉票數說了算的規則下,黨工委對選舉工作十分重視,分析部署,確定分“群眾議論、內部宣傳、個人宣政、確立地位”四步進行。首先在各個座談會中,巧妙地推出黨工委的意圖候選人給村民議論、挑選,通過村民的日常議論了解候選人的民望;在群眾的議論中,再通過內部的宣傳和發動,引導群眾把支持投向候選人;在群眾性議論之后,各種猜疑出現之時,三名人選正式站出來,表明參選的決心和當選后的做法,化解村民的擔心;最后通過村民不斷宣傳他們的能力理念,進一步確立三名人選的社會影響力。由于前期工作做得細,在補選過程中,三名人選一致高票當選為**村委會成員,其中伍坤成當選為村委會主任。

4、敞開門戶,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黨是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選好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尤其是選好黨組織書記是發揮黨領導核心作用的關鍵。街道黨工委在**村委會新班子上任后,敞開門戶,積極對班子成員進行組織考察,務求把條件成熟的充實到黨組織,進一步增強**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考察中,村委會主任伍坤成不但認真履行職責,心系群眾,還為了專心做好村里工作,把自己的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由原來他一人管理變為多人管理,只在周末回去了解公司運行情況。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自己上任后第一年的工資數萬元全部捐給村里的福利事業,捐給**小學作為優秀學生的獎勵。為此,街道黨工委和**村黨總支積極向其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經常派人與其談心,深入了解其工作和思想狀況。在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時,邀請他參加,增強他對黨的認識和對黨的事業的追求。而在工作中伍坤成亦感受到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先進性,主動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黨組織的培養下,伍坤成無論在政治覺悟、思想抱負和工作表現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獲得了支部黨員群眾的一致認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經過黨組織的進一步培養考察,于20**年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使村委會進一步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二、抓制度,促規范,建章立制形成合力

制度是保障,對**村的發展更是如此。為鞏固建設成果,理順村務工作,街道黨工委針對**實際,指導黨總支和村委會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村形成了“兩委”分工協作、村務管理規范的新局面。

1、明確“兩委”統籌分工、集體決策制度。明確村“兩委”統籌分工,黨總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兩委”其他成員在黨總支領導下分管政工、財務、農村工作辦、社會工作辦、資產辦等內設部門具體工作,做到職責到位工作不交叉。堅持“兩委”例會制度,每周一上午召開“兩會”例會,一方面總結上周工作,另一方面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和分管部門在工作中碰到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集思廣益、分責落實,確保村務工作獲得及時高效處理。特別對村內重大事項,堅持“兩委”集體討論,集體決策,不搞一言堂。

2、完善各項村務管理制度。村“兩委”積極討論探索,對村務工作進行了系統梳理,制定出各項管理制度,并依法推行民主自治,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村委會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財務管理制度》、《征兵工作制度》、《計劃生育管理制度》、《社會治安管理制度》、《建房用地規定》、《公共衛生公約》等制度。同時落實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對公開的形式、程序、時間和內容作明確規定。村財務每月由七人財務監督小組進行監督,每月張榜公布一次,每年進行財務開支審計;村內公共基礎設施工程全部按規定實行公開招投標。對重大事項或群眾特別關注的,除在村務公開窗口張帖外,還制成宣傳資料印發到各家各戶,務求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快刀斬亂麻地理順了**村多年來的積弊,把黨支部領導下的**村建成政治清明、管理民主、運作高效的自治機構。順民心,得民意,謀民利,制度的落實樹立了“兩委”良好形象,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三、抓中心,謀發展,因地制宜壯大經濟實力

農村發展集體經濟主要靠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要提高土地的效益,提高產出比例,對已耕作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農村來說,亟待解決的是如何改善和整治資源環境,激活土地的潛活力。**村充分認識到這點,積極開展土地挖潛工作。

1、果斷追繳歷年欠款,確保資源整治資金到位。受之前村委會管理混亂影響,**村村股份社收不齊農地承包款,村資產辦討不回企業欠款,集體收入嚴重下滑。圍繞加強村務管理、追討歷史欠款,新村“兩委”迅速制訂出臺《**追繳歷年欠款方案》,堅決果斷,雷厲風行,使那些徘徊觀望的承包戶、心存僥幸的欠款人不得不積極償還欠款。經努力,總計股份社追回歷年農地承包款、工業用地款720萬元;資產辦追回了資源占用費、住宅用地款4**萬元。集體損失得到挽回,不但安定了群眾情緒,更為環境資源的再建設積累了資金。

2、改善投資環境,提高經濟收入。綜合分析**村的實際情況,村“兩委”意識到落后的投資環境是制約村經濟發展,使土地效益無法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工農雙管齊下,對資源環境進行切實改造。工業方面,為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村專門成立5人小組跟蹤處理企業有待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還投資200萬元完善工業區路網、地線與排水系統,建設員工村,成立環衛隊改善工業區衛生環境,使工業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業方面,村“兩委”針對舊基塘“基崩塘淺路難行”的實際情況,抓住區、鎮兩級財政實行高額補貼的政策機遇,于20**年初對4537畝基塘進行了全面整治。由于施工標準高、工程監理得力,整治后的基塘環境煥然一新,使承包款從540元/畝上漲到1280元/畝,股份社收入翻了一番有多,同時獲得了生態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長等多重收益。20**年,村股份社和資產辦可支配收入達1532萬元,股份分紅達1**8元,是20**年的五倍。經濟發展了,群眾收入提高了,村的穩定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四、抓穩定,聚民心,密切黨群關系促和諧

和諧的農村,需要群眾的支持與參與。**村“兩委”以推行民主政治和科學決策為中心,努力維護群眾利益,密切黨群關系,著力建設和諧**。

1、積極推行黨員聯系村務、聯系群眾工作責任制。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村黨總支積極推行黨員聯系村務、聯系群眾工作責任制。要求每名黨員聯系3至5戶群眾家庭,為群眾至少辦一件好事實事,為村黨組織至少提一條意見和建議。同時在安排黨員參加聯系工作時,黨總支還注意精心挑選聯系能力較強的黨員,本著就近、自愿和以強帶弱的原則進行有效搭配,如經濟條件好,有一技之長的黨員與生活困難的群眾聯系;善于做思想工作、聲望較高的黨員與問題戶、計生重點戶聯系等,增強聯系工作的針對性。一年來,全村95名黨員參加了聯系工作,占黨員總數的80%,聯系農戶450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500件,為村務管理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100多條。通過黨員聯系村務、聯系群眾,實實在在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使黨和群眾扭成一條繩,形成合力,促進**上新臺階。

2、積極實施民心工程,加快發展福利事業。近年來,**屢計投入500多萬推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的美化綠化和村民的各項福利。鋪設混凝土路面和暗渠,環村河涌得到有效整治;建成了老人康樂活動中心,修建了永安山公園、建設了工業大道、進行了舊街巷改造;投入50萬元加大治安的軟硬件建設,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工程,在村中各大主要出入口和重點地段設置15個視頻監控點,加強安全防范和打擊犯罪的力度,進一步凈化治安環境;對村內滿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100元退休金,讓全村600多名老人實現“老有所養”等等,讓群眾切切實實地享受到**村發展的成果,積極自覺支持村的各項事業發展。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村20**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20**年8月,更通過了專家組的考核驗收,成為**街道第一個廣東省生態示范村。

**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解決了影響穩定發展的突出問題,以人為本,加快發展,努力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真真正正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