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四個統一經驗交流
時間:2022-11-09 02:28:00
導語:工商四個統一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周伯華局長提出的“四個統一”要求,是我們工商部門在努力履行行政執法、監管市場和維護經濟秩序職能中,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這一價值理念,在哲學上蘊含著高度的辨證性、質量互變性、內因決定性和認識能動性原理,有著深刻的物質內涵和精神內涵。作為一個行政執法部門履行職能的價值觀念體系,需要我們不斷地理解、領會并實事求是地進行探索與實踐。
一、堅持辨證統一性
周伯華局長在“四個統一”中所強調的“監管與發展、監管與服務、監管與維權、監管與執法統一”,特別是“努力做到監管與發展的統一,積極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理念,是我們工商部門司職于國家經濟發展重任、體現政府行政能力、促進人民安康社會和諧之大命題。我們知道,唯物辨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基本的觀點。把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從我們日常職能的履行中提取出來進行“放大,”作為一個事物兩個方面來進行判斷,并力求兩者的統一,這是唯物辨證法的一個生動體現,今天,我們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中,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一觀點已深入人心。因為大家知道,只有正確且準確地樹立“發展、服務、維權、執法”理念,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目標的實現;監管是國家賦予工商部門的神圣職能,依法行政就是為了興國富民,就是為了保證又好又快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過去,人們常從狹義中去理解,將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孤立并對立起來,似乎兩者不可調和,形成“一放(發展)就亂,一亂就收(監管),一收就死(停止發展),一死再放”的思維定勢。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有時確實存在著“有正有反”,有時在發展中不規范或在監管中過度性也確實存在“肯否相悖”,但是更要承認它們之間更多存在的是“有聯系有對比”的統一性、有機性和轉化性,把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統一起來,就是辨證唯物主義對紛繁復雜現象高度概括后應該具有的判斷,這種統一的觀念,對依法行政應該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進行了科學而生動的歸納,其中深刻而辨證的合理內涵,是一種帶有著鮮明時代概念,并且是行政執法部門應該具有的與時俱進的價值觀。
二、重視量的擴張性
“努力做到監管與服務的統一,不斷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服務的水平。”“四個統一”中這第二個理念,揭示出當今政府的“監管”與“服務”職能的水平(包括維權、執法水平)如何,更多需要由“監管”與“服務、維權、執法”對象來“評功擺好”。工商部門在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全過程,在依法監管的全一過程中,如何在發展、服務、維權、執法中積累本領進而提升為辦法,在監管中探索規律積累規則并提高為能力,既可凸現發展、服務、維權、執法質量和監管水平,又能體現工商文化的哲學思辨性。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認為,量的擴張盡管有時也是一個漸進的量變過程,但它與量的漸變卻不是一回事,量的擴張更多地是表現出一種根本性的變化。我們講監管,既不能孤立化,也不能片面化,更不能機械化,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新去改革;同樣,我們說服務,也不是一團和氣,不講主次,不講原則,而要在服務中體現出新的思路、模式與措施。如果把工商行政管理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執法過程,作為量的擴張過程,將“監管”的量的擴張中,融入“發展、服務、維權、執法”量的擴張,使兩個“量”的擴張與進一步的融合,那么就能“生成”并“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站崗放哨的監管“能力”,為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充當衛士的服務“水平”,那么就會得到社會的真正認同。
三、用活內因決定性
“努力做到監管與維權的統一,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在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職能作用”、“努力做到監管與執法的統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樹立良好的工商形象”,這是“四個統一”中第三和第四個理念。“監管與維權”、“監管與執法”的統一,如同前“兩個統一”一樣,就涉及的對象而言,都包括3類對象,一是工商干部,二是經營者,三是消費者。工商部門無論是在維護國家利益,維護經營者合法權益,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還是在建立完善工商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過程中,如果緊緊地堅持“外因是變化的環境和條件,內因是決定的因素”這一哲學觀點,把內因決定論貫穿到“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和執法”中,一方面工商干部提升自身思想素質通過自身的內心認同,將監管與發展、服務、維權和執法的統一性融入職務每一介行為中,并把這種認同細化為對經營者、消費者等對象的宣傳輔導、思維疏導、行政指導、行為督導,讓市場經營主體和消費者通過這種“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般的引導,從“守法合法、雙贏多贏”經營;“市場有風險,交易請謹慎”、“權益要維護,自我最重要”這些淺顯道理的認識中,逐漸成為內心的認同,然后作為一種文化來武裝自己,讓更多的經營者和消費者成為真正的“強者”。
四、強調認識能動性
從宏觀和廣義的角度中高度概括出的“四個統一”,特別是“努力做到監管與執法的統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樹立良好的工商形象”,對于工商干部樹立正確的執法價值觀,強調的是以堅持依法行政的監管為榮,以發展、服務、維權、執法中個人和微觀的統一為重,概括出工商價值追求的正確認識。兩大部分各自有對立有統一,有宏觀有微觀,有共性有個性,共同構成了一個關于工商職能履行的認識與邏輯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之一,就是強調“思維”能夠認識“存在”,只要從中找出規律性,就能事半功倍地“自由翱翔”。監管與執法既是相互聯系而非孤立的,同時又是能動而非機械的,對這種聯系的存在或認識,也是可以在比較中體現出來的。就執法而言,公平、正義、合理、合法最重要,如果在執法中,對某些屬于“三個有利于”內容范疇而“存在”法律缺失的,應該創造條件,從創新制度的方法來認識來解決,以依法行政的正義行動來揚善除惡、激濁揚清,提高工商機關的執法公信力,重塑工商干部與時俱進行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