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法治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11-18 12:40:00
導語:編制法治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在我國的機構編制管理中,有的地方已經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法治",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而有的地方由于"法治"太少或者根本沒有"法治",以致于有些單位憑著本系統的規定搞所謂的上下對口,在"條條"的作用下擅自增設機構;有些人憑領導的關照違反編制管理紀律擴編增員。這種"人治"現象的發生造成了機構編制管理的失控。黨的十五大就明確提出了"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依法治國,首先就要求依法行政,機構編制同其它行政工作一樣,也需要依法行政,實現"法治"。如何實現機構編制的"法治"呢?筆者認為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機構編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長期以來,機構編制沒有法律可遵循,工作中在確定具體的機構編制時,只能是由各級主要領導"拍腦袋"而定,有的機構的設置往往只要領導的一個批條,甚至一句話就能確定。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部《機構編制法》來明確機構編制管理的對象、范圍、編制管理的原則、方法以及編制管理的權限劃分和主管部門,樹立機構編制工作的威信。在有了機構編制法以后,各級地方政府也需要在已經形成的《組織法》中,對本級黨政機關設置的部門、權限和職責范圍、編制總額,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對于領導職數、專業技術人員與業務人員、行政與后勤人員的比例作出硬性規定。通過出臺《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標準》,對事業單位的編制類別、編制依據和編制比例作出綜合性的規定。與此同時,各級編制部門也需要制定《工作實施規則》,用《規則》來規范本部門的工作程序和統一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具備了完整和統一的法律體系,才能為實現機構編制的"法治"鋪好路。
其次,機構編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機構編制立法以后,必須通過有效的廣播電視媒體廣泛宣傳機構編制法,使大家在工作中形成自覺遵守機構編制法律的共識。一方面,它要求編制部門通過培訓、考核的方式使工作人員學習掌握好法律,并以法律為準則指導工作,在機構的設置、人員編制的配備、部門職能的劃分等方面堅持按法律及其規定的原則科學、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它也要求涉編部門在工作中,了解機構編制法,增強法制觀念,工作中依法呈報,自覺減少違法違規擅自增設機構和增配人員編制的行為。只有大家都做到了有法必依,機構編制管理才能夠步入到"法治"的軌道上來。
再次,機構編制管理做到執法必嚴。機構編制法的出臺為嚴肅執法提供了依據。首先,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遵守編制紀律,對于涉編事項,依法辦事,不向編制部門批條條、打招呼,不搞權大于法,以權謀私,做到以身作則。其次它要求編制部門能夠樹立"編制就是法律"的意識,工作中講法律,辦事流程法定化,以法律已,對于違反機構編制法律原則和程序的事項堅決抵制,不搞法外開恩,不攙個人私情,做到不折不扣地執行機構編制法。只有做到了機構編制管理的執法必嚴,才能夠長久地堅持機構編制的"法治"。
最后,機構編制管理做到違法必究。一方面,在機構編制管理過程中,編制部門要以法律為準繩,對各個單位各個部門的涉編行為采取定期通報、不定期抽察等手段實現動態、全程監督,對于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單位要堅決處罰,甚至可以啟動司法程序來維護機構編制法的權威。另一方面,編制部門在接受其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的同時,更需接受來自社會的監督,自覺做到依法行政,促使機構編制管理實現"法治"的良性循環。
實現機構編制的"法治"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做到了機構編制管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真正實現"法治"。只有實現了"法治",才能徹底杜絕機構編制管理中的"人治"行為,才能保障改革成果,使改革走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
- 上一篇:編制管理經驗交流
- 下一篇:事業單位出資人職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