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文化特色創建交流
時間:2022-11-26 04:20:00
導語:組工文化特色創建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當前的組織工作重點和組織部門的長遠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站在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執政文化的高度,全力創建有組織部門鮮明特色的組工文化體系。
一、加強組工文化建設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首先,科學發展觀對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執政和發展理念的重大革新,對我們開展各項工作包括組織工作具有全局指導意義。它為組織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礎,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目標要求,為新時期組織工作賦予了全新的工作內容。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的核心部門,組工干部作為黨員干部隊伍的骨干力量,要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起模范帶頭作用,首要的必須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練就過硬的思想作風和業務本領,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水平。
其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求組織部門必須構筑有組織部門鮮明特色的執政文化。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科技、經濟、人才、體制、文化等的競爭,但更重要的是執政黨執政能力、執政作風、執政水平、執政效率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執政文化的競爭。執政文化是執政黨管理國家的價值取向與執政方式,是文化力競爭的政治體現也是最高級的體現,是一個執政系統中人們的執政行為的取向模式,是執政黨執政的靈魂和基礎,也是決定執政黨和國家興衰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進一步構筑起中國特色的執政文化體系。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于搞好黨的建設。而搞好黨的建設,組織部門責無旁貸。組織部門必須從構筑中國特色執政文化體系的高度,加強自身文化建設,形成具有組織部門鮮明特色的執政文化。
再次,加強組工文化建設是建立組織部門自身建設長效機制的治本之策。近年來,組織部門大力開展了以公道正派為主要內容的“樹組工干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得到了極大加強。但按照同志對開展集中學習教育活動提出的“四個必須”、“兩個滿意”的要求,就必須建立一個能確保鞏固和拓展“樹組工干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成效的長效機制。文化作為深層次的價值取向、思維理念,是從根本上影響一個團隊及其成員行為的關鍵。因此,從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思維來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創建有地方特色的組工文化,是建立組織部門自身建設長效機制的一個治本之策。
二、組工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澧縣的初步實踐成效
組工文化建設具有自身的特有涵義與內容。首先,這個“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從小概念這個角色來看,組工文化的精神內核是政治堅定、公道正派、廉潔勤奮、求實創新,但作為“大文化”則遠遠不止這個內涵,它包含了不同于一般的團隊文化建設的組織部門團隊文化建設的內容。因為組織部門作為執政黨的一個重要執政機構,她的文化建設也必然包含執政文化建設這個重要內容。一方面,組工文化建設要求我們用文化的角度和思維管理好組工干部這支特殊的團隊,從而形成具有組織部門鮮明特色的團隊形象和核心價值觀、工作理念;另一方面,組工文化建設要求我們站在黨執政興國的高度,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出發,建立起與中國特色執政文化相適應又有組織部門特點的執政文化。
澧縣縣委委組織部近幾年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推出了許多創新措施,為構筑地方特色組工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如開展“以德治部”活動和“五星創建”活動;組織了每月一次的“讀一本好書”學習交流會、每半年一次的“四訪四問”活動;建立了部領導與干部談心制度、文體活動制度,組建了部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基本上做到每周利用工余時間集體練習兩次,每月與部門、鄉鎮開展聯誼比賽一次,每年舉辦一次部全體干部趣味運動會,不定期開展各種登山、長跑活動;開展了創建團結型、學習型、廉潔型、創造型、事業型的“五型支部”和“腦要清”、“心要正”、“眼要明”、“耳要聰”、“口要慎”的“五官端正黨員”活動;全面規范了辦文、辦公、辦事制度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使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效,整個組織系統初步形成了團結的風氣、學習的風氣、廉潔的風氣、創新的風氣、干事業的風氣;組工干部的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工作斗志旺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組織部門精誠團結、干凈干事、公道正派的團隊精神進一步凸現。這些都受到了上級部門和基層干部群眾的充分肯定,縣委組織部連續幾年被省、市評為先進組織部門。所有這些,都為建有澧縣特色的組工文化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加強組工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大力弘揚優良黨內文化,加強組工干部的黨性黨風教育,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理想講黨性的黨委工作部門。帶頭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把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中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賦予時代內涵,整理成書面資料發給組工干部學習。結合每年民主生活會、組工干部培訓班和每月黨支部學習會,經常開展對組工干部特別是年輕組工干部的黨性黨風教育,使全體組工干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黨的遠大理想統領下的組織工作理想,牢記“兩個務必”和求真務實,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強化組工干部的理想教育。
(二)大力弘揚組織部門傳統文化,深化拓展“樹組工干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紀律講正氣的黨委工作部門。總結提煉在組織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組工文化建設成果,深化拓展“樹組工干部形象”活動成效,把活動轉入經常性教育軌道上抓好抓實。把組織部門倡導的“政治堅定、公道正派、廉潔勤奮、求實創新”作為組工文化的核心,把組織部門多年來樹立的公道正派形象作為組工文化的外延。切實履行“十堅持十不準”社會公開承諾,將其在網站公布并設置征求意見信箱,自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組工干部的形象教育。實施聘請組織工作監督員制度,聘請若干名在職或離、退休的科級干部為縣委組織部工作監督員,收集和了解各級黨組織及社會各界、廣大人民群眾對縣委組織部工作和縣委組織部機關干部工作作風的反映和意見;對組工干部的工作作風進行明察暗訪;參與調查核實涉及組織部門工作和組工干部工作作風的有關問題。
(三)大力弘揚時代先進文化,加強組工干部的業務理論學習,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知識講本事的黨委工作部門。組織部門擔負著為黨的事業建設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的重要職責,組工干部必須有廣闊的綜合知識、扎實的業務能力,必須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貫徹執行者,必須時刻用先進文化武裝組工干部。在全面分析組工干部年齡、知識、專業、能力結構基礎上,有重點地、分門別類地加強對組工干部的行政管理、社會管理、經濟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理論學習,堅持組工干部跟隊培訓制度和培訓心得交流制度,確保每兩年把全體組工干部輪訓一遍;堅持每年舉辦全縣組工干部培訓班,鼓勵組工干部參加MPA、MBA等學歷學位教育;堅持每年制發一次組工干部讀書指導目錄,在組織部門營造一種愛讀書愛文化的濃厚氛圍;在“澧縣黨建”網站開辟各種培訓、讀書心得論壇,強化組工干部的能力教育。
(四)大力弘揚制度文化,善于用文化的思維、理念和視角來建立制度規范,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秩序講誠信的黨委工作部門。以強化服務為目標,切實完善服務縣委、服務部門、服務基層和服務廣大黨員干部的四級服務體系,建立全縣組織系統黨員服務熱線電話;以明確責任為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責任分工制度;以增強秩序為目標,建立規范流暢的各項公務處理制度;以提高效率為目標,建立年度工作要點、每月工作臺賬和小結制度,強化組工干部的責任教育。
(五)大力弘揚人本文化,實施人性化管理,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溫情講人性的黨委工作部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一方面,尊重廣大黨員干部的意見建議,保障好黨員的權利,關心他們的成長進步,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和思想困擾,堅持熱情待人、熱心服務,為黨員、干部、知識分子、各類人才建設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另一方面,拓展組織部門多年來堅持的“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的待遇留人”的優良傳統,切實關心好組工干部及其家屬的工作、生活、思想情況,完善建立組工干部生日慰問、傷病探望、家訪談心、家屬團拜等制度。開展各種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增強組工干部的身心素質,活躍工作氣氛,豐富業余生活,在組織部門營造一種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真誠相待、工作融洽、良性競爭的良好氛圍,促進組工干部的全面發展。
(六)大力弘揚信息文化,實施信息化管理,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科學講效率的黨委工作部門。要把“澧縣黨建”網站建設成為全體黨員干部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的基本平臺,成為廣大組工干部交流研討的重要園地,成為社會、群眾了解、參與和監督我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順暢渠道,通過網站建設,增強組織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完善“澧縣黨建”內部網建設,建立縣委組織部與各鄉鎮、縣直單位黨組織更加緊密的網上在線交流反饋平臺,全面推行干部人事檔案在線查詢,在全縣逐步推廣使用干部管理系統,實施干部信息聯網應用。實現與縣政府網站兼容運作,資源共享。建立起縣情、部情為基礎的“大組工”動態信息化檔案,進一步提高信息工作服務領導決策、服務各室開展業務工作的需要。
(七)大力弘揚團隊文化,以建設黨性與人性化結合的“五型黨支部”為載體,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最講團結講斗志的黨委工作部門。建設團結型支部,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地方黨委為組織部門第一要務,堅持利益向下,全力貫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戰略。工作多協調、多溝通、多配合,使團結成為組織部門的一種堅強合力;建設學習型支部,大力加強組工干部的理論、業務和綜合知識學習,使自覺學習成為組織部門的一種良好風尚;建設廉潔型支部,讓組工干部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用人,使廉潔成為組織部門的一種浩然正氣;建設創新型支部,組工干部帶頭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精神,既始終腳踏實地,又不斷開拓創新,使創新成為推動組織工作的不竭動力;建設事業型支部,讓每名組工干部都要把組織工作當作自己的人生事業來做,使無私奉獻成為組織部門的基本工作理念。
- 上一篇:城市規劃管理制度
- 下一篇:執政能力建設探索創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