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整體脫貧交流
時間:2022-11-27 11:20:00
導語:黨建整體脫貧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八七”扶貧攻堅時期,建昌縣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省委對建昌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十分關注,省委主要領導親自包扶建昌,多次到建昌調查研究、現場辦公,幫助建昌理清發展思路。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建昌縣委以發展為整體穩定脫貧的根本途徑,以加強黨的建設為發展的根本保證,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十五”期間實現整體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營造干群同心謀發展的濃厚氛圍
建昌的貧困有地域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思想不解放、觀念滯后造成的。主要表現在,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還沒有完全從計劃經濟的框架中走出來,缺乏發展意識、創新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的信心和決心。針對這種狀況,縣委始終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加強黨的建設、實現建昌整體穩定脫貧的重要任務來抓,在全縣開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討論,縣委一班人“跳出建昌看建昌”,對照先進找差距,帶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并選派300余名干部外出學習考察,推動干部群眾的思想解放。通過開展解決思想的大討論,廣大干部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縣情的認識、感受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增強了謀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全縣上下以山、田、水綜合治理和植樹造林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熱潮迅速興起;一批探礦、采礦、礦產品深加工的工業企業應運而生;以畜牧業、林果業為重點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展開,形成了干群同心謀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格局。
二、創新載體,完善機制,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推向脫貧致富的主戰場
一是以發展為導向,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把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到發展上來。我們始終堅持圍繞發展選人、育人和管人,把促進發展作為選人用人的根本標準。兩年來,通過實施“引擎工程”,先后提拔重用了22名能夠發展經濟的“能人”,面向社會招考22名大中專畢業生到村任職。通過掛職鍛煉、選送到大專院校學習等多種渠道加強了對干部的培養教育,一批具備致富能力和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優秀干部脫穎而出,走上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同時,堅持用發展的目標管理干部,縣委對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鄉鎮對各個村都實行了目標管理和千分考核,把考評結果與干部評先選優、定職晉級、提拔任用緊密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是以“五個好”為目標,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三級聯創”活動中,縣委始終把按照“五個好”目標要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實現整體穩定脫貧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制定并實施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了縣委常委包鄉鎮、包村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了以上帶下、以下促上、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到目前為止,鄉鎮黨委、村黨組織“五個好”率分別比2001年提高了18%和23%,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得到了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三是以黨群共同致富學校為載體,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19**年,我們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依托黨員致富大戶,創辦了以鄉鎮黨委領導的、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黨群致富學校,經過幾年的發展,黨群共同致富學校已經遍布全縣28個鄉鎮,并創辦了149個村級分校。黨群共同致富學校,為開展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干部搭建了平臺,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載體。在黨群共同致富學校中組建了87個專業協會和3850個黨群致富聯合體,參加黨員4300余人,帶動農戶2.5萬戶。依托黨群共同致富學校,共舉辦黨建培訓班385期,培訓農民黨員、村組干部4.2萬人次,舉辦科技培訓班576期,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1.2萬人次,引進新品種100個,推廣新技術700項,建立各種生產示范基地261個,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三、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是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縣委建立了定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制度,縣直部門和鄉鎮領導干部建立了包村帶戶制度,在縣、鄉機關開展了以整頓機關紀律、整頓機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為內容的“兩整頓一提高”活動,教育機關干部心里要始終裝著群眾、想著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第一目標,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通過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開展解民憂、幫民富活動,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年縣委被市委評為優秀班子,縣政府在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評議政府工作中,被縣人大常委會評為“人民滿意政府”。
二是牢固樹立艱苦奮斗精神,奮發圖強,真抓實干。幾年來,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畜牧業,加強小流域治理,實施“三綠工程”,加速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步伐,努力改善生態環境,新增水土保持面積72.21萬畝,治理河道807.6公里;實施了藍天碧水工程,在整個城區普遍推行了集中供熱,對自來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加快經濟發展步伐,20**年以來,新建實現利稅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到20**年底,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7876萬元。
第三,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不懈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加大了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共落實扶貧項目613個。與1997年相比,全縣貧困鄉由28個減少到17個,貧困村由110個減少到80個、貧困戶由5.4萬戶減少到1.7萬戶,貧困人口由20.6萬人減少到6.1萬人,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由38.9%下降到11.5%,貧困程度有較大緩解;程控電話、無線尋呼、寬帶網等各種先進的信息傳輸手段相繼開通;城鄉電網建設改造投資達1.1億元,徹底消滅了無電村,實現了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社會保障機制初步建立,科學、衛生、教育等各項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這次建昌被評為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既是對我們過去兩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更是對我們的鞭策和鼓勵。我們縣委一班人一定不辱使命,只爭朝夕,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縣人民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堅決打勝建昌整體穩定脫貧攻堅戰,向省委、省政府及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五個好經濟發展組織交流
- 下一篇:村級規范管理農村建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