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舊村部改造交流
時間:2022-11-27 11:27:00
導語:危舊村部改造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村級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和保證,是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的必備條件,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載體。幾年來,市委堅持把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作為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重要舉措來抓,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農村大力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高度重視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建設,把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擺上重要日程
早在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期間,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對一些村沒有辦公地點、黨員沒有活動陣地、群眾沒有議事和活動場所等問題意見比較突出,這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視,并責成市委組織部對全市建制村村部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全市有約25%的村沒有村部,相當一部分村的村部處于危舊狀態。市委認識到,這種現狀不改變,不僅影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而且也影響沈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影響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實現。因此,市委決定從20**年起,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活動陣地建設,首先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
市委責成組織部牽頭負責實施全市危舊村部改造工程,并成立了以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建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危舊村部改造工程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委和鄉鎮黨委也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對村級組織陣地建設的領導。20**年7月,市委組織部在東陵區東陵街道大深井子村召開全市危舊村部改造工程現場會,對全市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進行安排部署。按照市委要求,各縣(市)區委把村級組織陣地建設的目標和進度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的村和責任人,并作為鄉鎮黨委年終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采取現場檢查、考核評比的方式,推動危舊村部改造工程扎實推進。
開展危舊村部改造工程資金投入是關鍵。為了不增加農民負擔,市委明確要求建設新村部村里不承擔一分錢,采取市財政投一點,縣區配套籌一點,各級黨費補一點的辦法,先后財政投入7500多萬元,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投入黨費600多萬元,保證了危舊村部改造工程順利實施。
二、強化措施,扎實推進危舊村部改造工程
在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中,我們本著既能滿足黨員群眾開展文化教育活動的需求,又能保證“兩委”正常辦公需要的標準和節約實用的原則,重點采取了三項措施:
1、嚴把“三關”。一是把好規劃選址關。使村部選址符合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并按照交通便捷、村民和黨員辦事方便的原則確定。二是把好設計標準關。責成市建委委托專業建筑設計單位,按照功能完善、莊重美觀、符合實際的原則,專門設計了200平方米平房、300平方米二層樓房兩個標準的村部建設圖紙,努力使村部成為村里的標志性建筑。三是把好質量關。各級組織部門作為法人認真履行招投標程序,簽署施工合同,全部工程均由市建委直屬的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同時明確一名村主要領導為工程發包方代表,明確工地項目經理為工程承包方代表,雙方簽署合同,確保不出現“豆腐渣”工程。
2、層層落實責任。一是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了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支部書記、包村干部為各村直接責任人,督促他們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二是加強工作協調。市委組織部指派專人負責村部改建工作,掌握工程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領導和鄉鎮主要領導堅持深入一線現場辦公,對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進行督導,幫助協調解決一些具體困難和問題。三是成立質量監督小組。村里普遍成立了由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工程質量監督小組,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3、加強配套建設。為了全方位提升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水平,新村部建起來之后,20**年市管黨費投入10萬元,給新建村部的每個村配備圖書4470冊。2005年,結合開展村級先進性教育活動,市管黨費投入30萬元,給全市100個經濟薄弱村配備了34寸彩電和DVD,覆蓋到了所有新建村部的村。各鄉鎮黨委也都為新建村部配備桌椅、黑板、宣傳欄、公開欄等。
三年來,先后新建高標準村部60個,改造和擴建村部96個,以村部建設為帶動對800多個村屯進行了環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贊揚。
三、切實發揮村級組織活動陣地作用,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新村部建成后,我們著力在“用”字上作文章,切實發揮村級組織活動陣地作用,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1、積極推動后進村黨組織轉化。原來沒有村部的村,絕大多數是后進村,有的村班子軟弱渙散,有的村經濟薄弱、人心渙散。新村部建成后,村干部有了辦公地點,黨員有了學習場所,村民有了參政議事的地方,農村基層組織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陣地,積極開展工作,進一步加深了村黨組織與黨員群眾的交流和聯系,有效扭轉了村里工作的被動局面,增強了村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凝聚力。農民群眾說:“村部建起來,班子強起來,人心聚起來,新農村建設也有信心了。”
2、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以實施危舊村部改造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員“”制度,組織黨員深入開展“設崗定責、服務群眾、建設新農村”主題實踐活動。新城子區虎石臺鎮吳三家子村因為村部年久失修,黨員開會和活動沒有陣地,黨支部在群眾心目中沒有威信。在實施危舊村部改造工程中,在市、區兩級的支持下,該村建成了二層樓高標準新村部,修建了文化廣場。如今,黨員積極參加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黨員“設崗定責”、黨群共同致富、建設綠色家園等各項活動走在全區前列。黨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被評為沈陽市“五個好”村黨支部標兵。
3、努力為群眾提供服務。各村普遍利用村級組織活動陣地,開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強化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村部真正成為了教育培訓新農民、傳播致富信息和先進文化的陣地。新民市姚堡鄉中腰堡村黨支部在新村部里建起了30平方米的“家庭檔案室”,全村330戶村民的檔案按種植、養殖、三產等分門別類,裝在四個透明的玻璃櫥柜內,翻開任何一本家庭檔案,各家各戶的情況都清晰可見、了如指掌,家庭檔案成為了引領農民致富的“數據庫”,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開展公德教育的“備忘錄”。
- 上一篇:村級規范管理農村建設交流
- 下一篇:三項工作機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