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問題思考
時間:2022-12-01 08:48:00
導語:三個代表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第一要務是發展。要發展,就必須不斷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領導干部是關鍵。領導干部能否解決好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直接關系到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實效,乃至人心向背、事業興衰。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個組織或部門,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舊的問題解決了,還會產生新的問題。我們黨的事業就是在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蓬勃發展的。在一定意義上,踐行“三個代表”,貫徹十六大精神,也是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實現的,每解決一個具體的實際問題,貫徹十六大精神,就向前邁進一步。如果口頭上說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卻不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那么,貫徹十六大精神,就變成了一句空話。因此,能否解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存在的實際問題,是判斷一位領導干部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領導干部要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正確的工作方法是關鍵。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領導干部處于一定的組織之中,有其具體的職責范圍,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只能而且必須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進行。只有這樣,組織內部的運轉才會有序、有效。領導者如果超越自己的職責范圍,或者將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的事情上下推諉,都將導致其所在組織的紊亂。
明確職責范圍后,還要善于發現和分析問題。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宏偉奮斗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解決具體問題,而在不同的地區、部門和單位,既有相同的問題,更有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圍繞十六大的總體目標,發現和分析各自的具體問題。發現和分析問題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第一步是確認問題,即明確什么是問題,存在不存在問題;第二步是界定問題的性質,問題出現的時間、范圍和程度;第三步是尋找和查證問題產生的原因。
分析和發現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最終解決問題。在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要構思出一套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方法,同時擬定出詳細的實施步驟,并設定每一步完成的期限和工作質量標準,明確各個階段的責任者。對于一位領導干部來說,不明確自己的職責、看不到問題的存在是無知,該自己裁決的問題而不去裁決是瀆職,該向上級請示的問題而不去請示是擅權,該授權下屬去做的而不授權下屬去做是包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關責任人還要不斷地跟蹤觀察,以便發現既定方案中的不合理之處,及時修正。
領導干部不但要解決現實已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且要能夠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即使是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應該做到盡可能縮小其發生的范圍和減低其影響的程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應當牢記這個道理。
一套稱職的領導班子、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并代表和最終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組織保證。判斷領導干部是否稱職,能否解決實際問題是一塊試金石。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只有這樣,踐行“三個代表”,貫徹十六大精神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