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辦農村新家庭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9:17:00

導語:計生辦農村新家庭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生辦農村新家庭建設經驗交流

*鎮位于海安縣城東12公里處,總面積55.4平方公里,轄2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52人。其中育齡婦女12154人,已婚育齡婦女9855人。近年來,我鎮在全面加強計劃生育工作的同時,把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積極主動地把計劃生育工作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結合鎮情村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帶動各村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示范活動,通過積極完善基礎設施,發展一村一品產業,倡導新風尚,培育新農民,爭創新農家,建設新農村,創建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

人口問題是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問題,計劃生育工作重點在農村。從這一實際出發,我鎮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好人口計生工作。

一采取綜合措施,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我鎮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依法行政為保障,以優質服務為載體,穩定低生育水平。20*年全鎮出生嬰兒24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以上。

二要建立利益導向機制,促進農村社會和諧。圍繞生產發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使計劃生育家庭率先實現小康。全面落實獎勵扶助制度。20*年,我鎮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扶助646人,特別扶助50人,計劃生育并發癥補助21人,預計發放補助金50多萬元。

三是推進生育關懷行動和“春蕾工程”,關懷弱勢群體。

倡導社會各方面關注關懷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為構建和諧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縣計生協的指導下,通過宣傳發動,連續三年在全鎮范圍內廣泛深入地開展生育關懷行動。縣審計局、農工辦、電信局以及鎮機關、企事單位與全鎮62戶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結對幫扶,從生產、生活上予以扶持,使他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通過計生協牽線搭橋,南通市港務集團與*鎮孤兒杭小險結成幫扶對子,使這位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在高中階段學業無憂。

鎮計生協、鎮關工委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以關懷困難學生為主題的連續六年的“春蕾工程”。每年7月份進行一次集中捐資助學活動,20*年54個單位或個人與54名困難學生結對幫扶,捐資3萬多元。鎮關工委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注重從思想上引導,精神上鼓勵,教育上指導,使這些特困生思想求上進,學習講方法,生活有能力。

四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帶領農民勤勞致富奔小康。

將計劃生育“三結合”融入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局,以政策幫扶為主導,以基地建設為龍頭,以項目覆蓋為抓手,不斷深化計生“三結合”工作,引導和扶持計生家庭學技術、上項目、會經營,促進其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同時,通過發揮計生家庭的骨干帶頭作用,引導和帶動更多的群眾少生快富,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位于壯志村4組的壯志葡萄園,占地120畝,江蘇海迅公司老板仲躋和投資400萬,農民以土地入股,采取公司加農戶的形式組建而成。公司負責銷售和技術,農民參與日常工作,實現了由農民向股民、職工的角色轉變。這不僅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而且妥善地解決了當地留守育齡婦女求職難的問題。

*鎮是蠶桑大鎮,每年銷售蠶繭1600多噸。鎮計生協和蠶桑站、農技站的工作人員走村入戶,鼓勵計生困難家庭栽桑養蠶,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為部分養蠶戶免費辦理農業保險以解后顧之憂。據統計我鎮有120戶計生困難家庭通過栽桑養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

另外戚莊村的做香項目、新立村的出國打工、愛凌村的梨園項目都已初具規模,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五是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增加社會保障覆蓋率

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老有所養問題,我鎮把推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當作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大事來抓。通過廣播會、宣傳車等方式大力宣傳,還把4月份作為新型農保突擊推廣月,發動鎮村干部和村計生信息員與廣大農民開展面對面的宣傳,幫助農民了解、支持、參加這一新型農保。鎮計生辦積極主動介入,并倡議全鎮的計生干部和組服務員帶頭參加保險。今年以來全鎮已有4309人參加了新農保,參保率居全縣前列。

二、狠抓新型生育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

生育文化建設是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我們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等為載體,推動先進思想、文明觀念、政策法規和科普知識進村入戶,建設新型生育文化,培育生育文明。

首先,強化婚育新風宣傳服務。適應時代變化,滿足群眾需求,運用豐富多樣的宣傳手段,積極倡導晚婚晚育、少生優生、關愛女孩、男女平等等社會風尚,引導人們牢固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春節期間將計劃生育節目融入下鄉送戲活動中巡回演出;利用五一、國慶、5.29、清明廟會、9.25等節日開展特色宣傳活動;開展以婚育新風為主題的演講、知識競賽、書法比賽;在辦理生育一孩服務通知書時集中宣傳教育。

最近,*鎮街道傳來喜報,在城西中學高三學習的*籍女生闕亞慧經體驗政審合格,被南京軍區初錄為飛行員,這將是海安縣歷史第一位女飛行員,這既是她父母精心培養的結果,也是我鎮弘揚婚育新風、倡導關愛女孩新風尚的體現。

加大優質服務進村入戶力度,大力開展生殖健康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加大生產、生活、生育服務力度,今年我們與衛生部門合作,為8380名育齡婦女進行了生殖道感染普查,占育齡婦女總人數的85%。最近,我鎮將利用農忙期間外出打工的育齡婦女返鄉的時機,再進行一次隨訪服務。在縣計生委、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鎮把世代服務站建設列入今年重點工程,全力以赴,力爭年底通過省驗收,這將進一步改善服務環境,提升服務能力,提高育齡群眾健康水平。

其次,實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設工程。大力開展婚育觀念好、生活方式好、致富技能好、文明家風好、遵紀守法好為主要內容的“計劃生育五好新家庭”創建和評選活動,與“美化家庭文明戶”評選活動緊密結合,同步進行,在全鎮范圍內積極營造樹文明新風,建和諧家園的良好氛圍。

推進新型生育文化園區、文化大院建設,宣傳基本國策,弘揚生育文明。去年,我鎮投資150萬元,興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生育文化廣場,購置“母子情深”、“月光曲”兩尊文化石雕,設20余個生育文化宣傳牌以及墻體宣傳標語。讓農民在休閑、鍛煉之余潛移默化地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理念,自覺弘揚婚育新風。同時在惠民北路建立了生育文化一條街,在各村主要路口懸掛宣傳橫幅30多個。

三、加強基礎陣地建設,促進村容整潔

促進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緊緊抓住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時機,著力加強計劃生育基礎陣地建設。一加強村計生基礎設施建設。全鎮11個村,有9個村完成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在建設中,我們將村計生活動室、計生服務室、村人口學校融入其中,健全村級計生技術服務網絡,改善服務條件,讓農村群眾享受安全、高效、便捷、優質的計生服務。二加強村生育文化陣地建設。各村公共服務中心設有體育室、圖書室、活動室,為農民群眾提供一個休閑、娛樂、保健、學習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場所。并在圖書室中設置了計劃生育圖書角,方便群眾查閱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和生殖健康保健知識。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政治和組織保證

鎮黨委、政府將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一規劃、統一部暑、統一實施,要緊緊圍繞“倡導新風尚、培育新農民、爭創新家庭、建設新農村”這一主題,全面落實領導責任制,堅持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任務明確、分級負責的工作協調機制,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確保創建工作抓出成效,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