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財務管理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4 08:47:00

導語:村級財務管理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財務管理的經驗交流

近幾年來,就如何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各地區都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或多或少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有些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村級報帳員的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監管的力度還不是完全到位等等問題,這些就促使我們要急待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從而達到制止集體資產流失,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進而增加農民收入是,促進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

第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從嚴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級財務制,村干部工資報酬管理制度,村級建設項目招投標制度,現金管理制度等等,使財務人員有章可循,實現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二是規范原始憑證簽審制度。審核人、經手人、會計、領導簽批等要一應俱全。

三是嚴格開支審批制度。重大開支項目,要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方可支付。

四是嚴格執行村委會零招待制度。各村全年的公務接待費用要與本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資金掛鉤,按比例確定費用支出上限,不得超過規定額度。如確需在村用餐,也要向村里交納餐費。對于因建設任務重而出現超支的,村里可向鎮說明情況,并視情況增加額度。

五是完善村干部工資報酬制度。將村干部的工資報酬與村干部的工作實績掛起鉤來,對村干部進行全方位的立體考核。年終由鎮具體確定工資額,而且鎮里還要嚴格規定,嚴禁濫發獎金實物,允許適當發放節日福利,加班費等工資性補貼,但發放不得超過一定的標準。

六是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村的財務進行內部審計和現金核對,以便及早發現問題。查到不規范的現象,及時限期整改。

第二,時刻接受群眾各方面的監督。

全面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理財,使村務公開做到及時、真實、具體、固定。一是公開時間及時。按一定時限進行公開一次,以便群眾監督。二是公開內容真實。每個公開項目都在公開前進行認真的核實。三是公開項目具體。對于群眾關心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支出、集體資產使用情況,特別是業務費情況等要作出詳細的公開。四是公開形式固定。每個村都在人流比較集中的場所設置了固定的公開欄,利于群眾監督,更便于上級檢查。

第三,加強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村級財務管理既包括對貨幣資產的管理,也包括對集體資產和固定資產的管理。特別是對各項涉及農村集體資產產權變更后的工作更要主動參與。

二是推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重點是推進會計電算化工作,完善報帳員的工作職責,嚴格各項工作程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充分發揮村帳鎮管的作用,完善村級財務制度。

三是加大農村審計工作力度。要充分發揮內審小組的作用,加強對村級財務的審計,重點是開展村級財務開支,土地征用占用情況及土地款的分配情況等的審計。

四是加強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重點是開展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主要是針對新出臺的各項村級會計制度,會計工作規范化要求等內容,并且要通過培訓,使每個村級財會工作人員盡可能會操作電腦,以適應今后電算化工作的需要。

五是依法促進農村合同管理工作。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還包括對各種合同的管理。要研究處理好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處理好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合同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