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基層規范化建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9 11:25:00

導語:工商局基層規范化建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基層規范化建設經驗交流

20*年以來,我們結合貫徹落實總局“四化”要求,把創新深化基層規范化建設作為進一步夯實事業發展基礎,提高執法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賦予新內涵,采取新措施,注入新內容,基層規范化建設取得了新成效,促進了工商工作全面創新發展。

一、堅持與時俱進,創新基層規范化建設理念

近年來,濰坊市工商系統在基層規范化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20*年總局提出“四化”工作要求,去年工商部門新“三定”方案出臺和“兩費”停征,使基層工商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基層規范化建設也迫切需要實現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點及面的深層次轉變。局黨組在深入調研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實施規范管理,打造規則工商”的理念和“一以貫之抓、持續創新抓、全面深化抓”的基層規范化建設工作思路。我們在總結以往經驗基礎上,制定實施了深化基層規范化建設的工作意見,提出了全系統“日常行為制度化、干部隊伍正規化、政治工作經常化、行政執法程序化、監督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標準化”的六化達標要求,實現了基層規范化建設的全面化、系統化。從市局層面對基層監管巡查、執法辦案、服務發展、日常工作行為制定了具體的規定和規程,使基層規范化建設實現了制度化和精細化。

二、完善長效機制,深化基層規范化建設內容

一是進一步規范基層執法辦案。堅持通過市局統一掌控實現規范,以執法隊伍專業化帶動規范,以全程執法監督確保規范。積極理順執法辦案體制機制,市局制定實施了推進依法行政科學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綜合執法工作目標,建立執法辦案綜合指揮調配平臺,加強對全系統執法辦案的統一掌控和科學調度,對復雜、敏感案件進行統一審批;相對集中執法權限,縣級局設立執法大隊,試點建立區域性執法中隊;全面推行統一立案制、規范自由裁量制、網上辦案制、案件核審制和案后回訪制,對基層執法辦案行為進行全過程監督,確保了依法行政和文明辦案。

二是進一步規范基層監管巡查。把推行經濟戶口網格化監管和市場巡查制作為基本的市場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市場巡查監管的工作程序、內容方法、考核問責,促進基層巡查監管實現了科學化、精細化。按照“界定清晰、任務適當、責任明確、落實到人”的原則,對縣、所、片區三級網格進行合理劃分,制定了可操作性更強的市場巡查監管規程,將行政指導、維權服務、監督管理等全面納入網格責任范圍,根據信用級別和風險度分級,合理確定業戶監管級別和巡查周期,以及巡查監管的主要事項和方式,完善“經濟戶口”檔案內容要求,建立科學的網格化監管考核評價指標,強化了對市場主體的動態、全程監管。

三是進一步規范基層服務發展。堅持服務發展全局化、目標化、常態化。市局統一確定服務發展重點工作,對培育股份有限公司、馳(著)名商標、“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紀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等服務發展重點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并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實際進行量化分解,層層落實到工商所、片區和工作人員,列入日常巡查服務內容。在全系統推行“五千聯系戶”制度,每名工作人員確定聯系幫扶企業,實行跟蹤服務、上門服務、個性服務。

四是進一步規范日常工作行為。深化從嚴治隊措施,強化制度約束規范,組織制定了《市局、縣級局機關工作規程》、《工商所工作規程》,從日常性工作入手,強調細化量化,注重操作性,重新修訂完善了學習培訓、考勤、值班、會議、著裝、禁酒、財務、車輛管理等內務管理制度,統一標準,統一要求,使干部立身行事有章可循、日常行為規范有序,提高了內務管理的檔次和品位。

三、強化四個保障,確保基層規范化建設扎實深入

一是強化隊伍素質保障。我們通過抓春季整訓、日常培訓和全員輪訓,全面打造干部隊伍過硬的業務素質、紀律作風和執行能力,為基層規范化建設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在年初全面進行春季整訓,開展軍事化和拓展訓練,整頓紀律作風,提高業務技能的基礎上,堅持常規教育定期搞、傳統教育不間斷、警示教育不放松。落實“每日一題、一季一法、一法一考”學習制度,定期邀請省局處室領導和學者專家進行法律法規輔導。為適應“兩費”停征新形勢,及時組織開展了全員大培訓活動。市局統一組織對全系統200名工商所所長、100名基層工商所業務骨干、100名近幾年招錄的公務員、100名縣市局機關業務骨干進行了全業務領域的集中培訓,各縣級局對近2000名干部職工進行集中培訓,使基層干部職工的業務水平、執法素質明顯提高。

二是強化信息技術保障。全面提高基層微機普及率、軟件應用率和技能達標率,以信息技術流程化推動業務工作規范化。新投資890萬元對計算機設備進行更新改造,全市工商系統已有服務器72臺、微機1956臺、觸摸屏67臺。去年以來新增加的500臺計算機設備,有420臺直接分配到基層,工商所微機數量平均達到5臺以上。在基層工商所全面應用推廣省局10大業務軟件系統,并延伸完善了個體工商戶分層分類管理、食品安全監管、12315申訴舉報、財務收費監管等子系統。建立遠程培訓系統,實行網上教育、知識共享、考核評價“一體化管理”,基層干部的培訓率、業務軟件應用達標率均達到100%。

三是強化工作機制保障。完善績效考核、制度約束、督察落實工作機制,以機制促規范。改進和完善基層工商所考核辦法,把軟指標變為硬任務,明確具體的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把持照亮照率、食品安全和重要商品監管到位率、申投訴處結率、市場違法立案查處率和服務發展目標落實率等作為主要績效點,在考核內容和項目上做到科學合理。全面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錯案追究制等一系列問責制度,對不作為、亂作為以及黨風廉政建設等硬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將黨風廉政督查、行風督查、政務督查、執法督查以及局黨組決策、工作進度、目標完成等情況全部納入了督查范圍,采取催辦督查、專項督查、實地督查、跟蹤督查、聯合督查方式,推進規范化措施落實到位。

四是強化組織落實保障。將基層規范化建設列入黨組重要議事日程,實行領導分工責任制,領導班子按照分工,分別確定包片縣級局的一個工商所或局機關為聯系點,各縣級局也確定聯系點,按照下管一級,分級負責的原則,認真履行職責。召開了全系統工商所長參加的基層建設工作會議,專門下發了進一步深化基層建設的工作意見,確保基層規范化建設扎實開展。

四、狠抓工作落實,擴大基層規范化建設成效

深化基層規范化建設措施的有效落實,使全系統始終保持了和諧穩定和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監管執法和服務發展成效進一步提升,部門形象有了新的轉變,市局代表全系統連續4次被評為全國工商系統先進集體,連續11年被評為全省工商系統先進單位。

一是提升了監管執法效能。創新實施規范化建設措施以來,基層監管巡查工作職責更加明確,任務目標更加清晰,工作人員責任感進一步增強,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提高了巡查監管效能,全市“四制”推廣落實率達到100%,無照經營率控制在10%以內。基層執法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執法辦案體制進一步理順,20*年共查辦案件3.8萬件,未發生行政敗訴和復議撤改案件,市局被市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十佳單位”榮譽稱號。

二是提升了服務發展成效。全系統登記事項當日辦結率達到90%,3日辦結率達到100%。服務發展重點工作成效突出,去年新發展股份公司81戶,總數達到150戶,兩年翻了兩番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80戶、出資總額5.8億元,分別增長5.1倍和6.6倍。新發展農村經紀人32*戶,總量超過1萬戶。通過行政認定和司法認定中國馳名商標13件,創歷年之最,總量達到30件,上升到全省第2位。市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部門績效考核先進單位。

三是提升了基層部門形象。在全市基層工商所執法人員述職述廉活動中,群眾和業戶滿意率達到98%以上。市局連續三年在行風評議中名列行政執法部門第一名,各縣級局全部進入當地行政執法部門前3名。全市系統15個縣級局中,有14個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或“省級文明機關”榮譽稱號,市局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