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作用發揮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6-20 07:58:00

導語:縣委作用發揮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作用發揮的幾點思考

根據中央及省、市委的統一部署,中共贛榆縣委于20*年*月初順利進行了換屆,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贛榆縣第十一屆委員會和新的常務委員會。通過換屆,縣委委員由上一屆的25名增加到31名;縣委常委職數基本持平,但縣委副書記職數由換屆前的5人減少到現在的2人(包括縣長,不包括扶貧、掛職領導),縣委副書記占常委總數的比例由近半數降到18.2%。由于縣委副書記的職數減少,常委人數的相對增加,使縣委常委會在年齡、文化、專業知識及互補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優化,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也隨之發生了較大變化,朝著科學化、效能化、規范化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縣委換屆以來,新的縣委常委會、全委會的執政能力和整體控制力進一步提高,常委會成員分工進一步明確,集體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更加突出,責任主體在責任體系中的位置更加清晰,縣委的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號召力進一步增強,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更加務實,縣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在和諧、穩定中全面快速發展。

20*年,全縣綜合指標超額完成,實現GDP91.8億元,增長17.4%,GDP人均首次突破1000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72.7億元,增長45%;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8.2億元,增長67.9%,增幅列全省縣級第一;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023億元,增長53.2%,增幅居于全省縣級第四位;外向型經濟實現突破,注冊外資實際到帳額6433萬美元,增長82%,居全市四縣第一;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發展水平評價結果居全市四縣第一。20*年,贛榆縣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財政收入上臺階先進單位”、“全省殘疾人工作先進縣”、“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全省有線電視達標縣”、“全省社會治安安全縣”、“全省科普示范縣”,連續5次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范縣”。結合贛榆實際,感覺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積極作用發揮主要表現在:

一、常委分工更加明確,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換屆后,縣委常委會中書記、副書記、常委的人數構成呈金字塔型,方便了工作安排,責任更加明晰、靠身。

從縣委副書記分工方面看:縣委換屆前,包括縣長在內共有5位副書記,副書記職數顯然比較多。過去在具體工作中,縣委書記一般要先向分管副書記了解情況和溝通商量,分管副書記再向有關常委聯系醞釀溝通;常委有事一般也要先向分管副書記匯報,然后再向書記或常委會匯報,增加了工作層級和環節,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容易使常委產生依賴性,影響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另外,縣委換屆前,黨政班子之間分工交叉,工作權限和職責相互重疊,責任界限比較模糊。如對農業、政法、宣傳、教育、文化等工作,縣委有副書記或常委分工,政府有副縣長分管,一個方面的工作有兩個人管,既增加了工作層次,又加大了協調難度,職能部門很多時候多頭匯報請示,左右為難,出了問題也難以追究具體責任。縣委換屆后,只設一名專職副書記,協助縣委書記處理日常事務,成為事實上的常務副書記,受書記委托,負責有關方面的重要工作,發揮統籌協調抓總作用。這樣,減少了領導層級,避免了黨政分工不清晰、職責不明、多頭請示匯報現象,提高了運行效率,也更有利于強化政治領導,增強黨內團結和黨內和諧。在20*年10月底舉辦的贛榆縣第六屆徐福節,以及在北京、南京舉辦的贛榆籍在外成功人士聯誼會,在上海、寧波等地舉辦的招商引資懇談會等重大活動中,專職副書記全權負責統籌協調扎口,都收到了較好成效。

從其他常委分工方面看:根據全縣經濟和社會工作格局、機構設置情況以及各位常委所擔任的具體職務、能力特長,按照“授權充分、各負其責”的原則,進行合理分工,明確責任,做到了不空檔、不交叉、不重疊、有側重。對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除負責縣政府日常行政工作外,分工側重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工業經濟、招商引資等工作;另一名縣委常委、副縣長分工側重新農村建設、大農業、港口建設以及縣政府其他分工;對擔任鎮黨委書記的常委,側重于鎮的全盤工作,加強對重點鎮各項工作的領導,在全縣發揮改革、發展、穩定領頭雁的示范帶動作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分工側重意識形態、宣傳工作;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分工側重紀檢監察、軟環境建設、行政審批。常委分工負責制做到了權力相對集中,責任更加明確,在常委會領導下獨立開展工作的空間增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

從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方面看:由于常委各管一條線,各負其責,專職副書記充分發揮常務作用,書記、縣長免去了日常瑣事碎事的干擾,可以集中時間、集中精力研究事關贛榆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潛心抓大事、用干部、促發展。20*年下半年,縣委書記、縣長相繼到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參加調訓,還到新加坡學習考察,時間都比較長,但縣第十一次黨代會所確定的各項重點工作、重大事項,仍有條不紊向前推進,并取得了明顯成效。這充分印證了組織制度構建的“自運轉”原則,就是說,組織制度的要素一旦連接成了有機的系統,就有了自己的運作規律,即使人力也不能輕易改變。好比一臺機器,發動起來后,就會按照設計的功率和速度“自運轉”。

二、集體決策更加突出,黨內民主得到擴大

縣委換屆前,一般對重大問題,都是先上書記辦公會,如干部任免討論決定時,有書記、副書記、組織部長參加,已超過了常委會的半數,事實上已主導了常委會的決策。縣委換屆后,只保留一名專職副書記,凡屬重大決策、重要人事安排等,都提交常委會集中決策,充分賦予縣委常委的表決權,書記辦公會的職能相對弱化,常委集體領導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充分發揮縣委在全縣的政治核心、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凡涉及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事項都交由全委會集體決定。全委會研究的事項,堅持事先將議題和內容提前告知各位委員,要求他們事先開展調研,做好充分的醞釀、準備。20*年7月份縣委換屆以來半年多時間內,召開了3次全委會,除選舉縣委常委班子外,還專題研究貫徹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明確堅持策應全市“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戰略,全面融入“一心三極”城市發展布局,加快建設海濱特色城市的整體思路,抓當前,促長遠,抓重點,攻難點,補弱點,搶占制高點,“*”期間實現“蘇北前五強,全省二十強,全國百強縣”的戰略目標,全縣干群人人耳熟能詳,全委會的決策職能得到充分體現。

三、發展愿望更加迫切,工作作風更加務實

根據縣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按照科學化、個性化、精細化的目標考核原則,將每位常委分工的工作進行分解,量化成可執行、可監控、可評價的目標責任體系,確定每名常委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組織召開一次過堂會,聽取常委分管的各條線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不斷加大督查落實推進力度。

縣委常委自加壓力,發揚“白天不開會,晚上不回家,假日不休息,確保不出事”的“四不”精神,以務實的工作作風狠抓落實。下半年縣委出臺《贛榆縣黨政領導干部下訪工作實施細則》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常委們帶頭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解決民難。在常委們的帶動下,縣四套班子其他領導成員每人主動掛鉤聯系一個鎮、一個薄弱村、一個重點企業,每季度集中下訪一次,每次下訪不少于半個工作日,在下訪期間至少走訪3-5戶農戶,幫助農戶或企業協調解決1個困難或問題,幫助農民增收,推動企業發展。

為加強全縣重大事項的督查推進工作,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組織部長一起參與開通了“贛榆縣重大事項督查推進考核系統”網站,將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新城區建設、柘汪臨港產業區建設等10大類32個子項重要工作和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分別明確常委為第一責任人,分工負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行專項督查、新聞督查、網上督查“三位一體”推進落實,定期督查,定期通報。

目前,萬海石化、海洋石化、金茂源、嘉寶制管等29個過億元的項目已開工建設,東成酒業二期、凱隆實業等80個過2000萬元項目已正式投產運營,計劃總投資253億的新奧柘汪港新能源項目正式簽約;新城區的“三橫三縱”道路網絡已初步建成;建設大廈、城管指揮中心等10幢標志性建筑正在施工;城市拆遷建設涉及到的黃海東路、華中北路、鎮海西路等拆遷基本完成,全縣大建設的框架已經拉開,大發展的勢頭正在形成。

四、各項制度更加健全,權責運行更加規范

新的一屆縣委緊緊抓住深化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的契機,按照《贛榆縣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的意見》要求,堅持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全委會向黨代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另外,組織黨代表對縣委常委和縣委委員、紀委委員進行民主測評和民主評議,加強對常委和委員在履行職責、發揮作用、遵紀守法等方面的監督。

《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中共贛榆縣委常委會議事規則》等得到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得到認真貫徹執行。縣委堅持每月一般召開2次常委會,遇到重要情況隨時召開,凡提交縣委常委會討論決定的重大問題,事先組織常委或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認真調查研究,會議必須有半數以上縣委常委到會才能舉行,討論干部任免和重大問題時,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到會,表決時,贊成票過半才能通過。縣委書記帶頭遵守“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嚴格執行議事程序,堅持少數服從多數,不搞“一言堂”。在議事過程中,充分體現講黨性、顧大局、實事求是、公道正派的組織紀律,縣委常委之間互相監督得到切實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