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員組織創新思考
時間:2022-06-26 05:33:00
導語:企業黨員組織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區先后對58家區屬國有、集體企業進行了民營化改革,致使一些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發生變化,有的黨組織因企業關停并轉、黨員流失而撤銷,許多改制企業黨員無家可歸。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結合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力組織實施黨員“安家工程”,通過找黨員、建組織、解難題,妥善為400名改制企業黨員安家落戶,使他們重新回到黨組織懷抱,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廣泛調查摸底,把改制企業黨員找回“家”
一是大規模調查摸底,依托社區找黨員。針對改制企業黨員流動性大、身份不易確認的實際情況,我們以街辦社區黨組織為依托,進行了大規模調查摸底。全區400余名街辦社區干部走街串巷、進門入戶,采取查名冊黨員數量與實有黨員數量相結合、查黨員來源與黨員去向相結合、黨員自報與組織查實相結合的方式,先后深入到轄區2000多個企事業單位、集貿市場及居民小區進行摸底,走訪7萬余戶10萬余名居民,填寫《改制企業黨員基本情況統計表》1000余份,街辦社區兩級建立了改制企業黨員信息庫和基本情況登記臺帳,對改制企業黨員明確專人聯系,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
二是大范圍廣泛造勢,動員黨員找組織。針對一些改制企業黨員存在的思想顧慮,我們堅持正面引導,在大會動員、媒體宣傳、典型帶動的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引導和動員黨員主動找組織。區委組織部在《*黨建網》刊載《致流動黨員一封信》及黨員“安家工程”的有關文件資料,及時向廣大改制企業黨員傳遞黨建知識和信息。區直各部門在深入聯系點社區的工作中,派出熟悉黨建和經濟工作的黨員干部,幫助社區黨組織做企業單位及廣大職工的工作,增強非公企業和職工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各街辦社區黨組織走街串巷,重點向轄區非公企業、專業市場、個體工商戶及社區黨員送發《致流動黨員的公開信》和《黨員權利義務告知書》,引導黨員找黨組織。
三是多方面規范要求,妥善接轉黨員組織關系。根據改制企業黨員的就業形式和居住情況,我們盡量簡化手續,及時接轉黨員組織關系。對持有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和黨員證明信,工作和居住在社區內的改制企業黨員,及時將組織關系轉入街辦社區;對改制企業黨員所在單位建立了黨組織的,由街辦社區負責將組織關系轉入單位黨組織;對所在單位未建立黨組織的,由單位所在地或黨員居住地社區黨組織接納組織關系;居住地經常變動的,根據黨員提供的信息和組織證明,安排就近參加社區黨組織的活動。
二、理順組織關系,幫助改制企業黨員建好“家”
一是順應形勢,調整組織關系理順一批。針對改制企業的不同情況,我們采取“轉一批、撤一批”的方式,調整改制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理順了223名改制企業黨員黨組織關系。對改制企業黨組織健全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分別轉入企業所在地黨委管理。先后將組織健全的市強魯異型材料公司黨支部、市聯合運輸貿易有限公司黨支部、市上鋒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等9個企業黨支部及101名黨員成建制移交所在地街辦黨委管理;對改制后企業注冊地未在我區的市鑄興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市神箭傳動軸有限公司黨支部等8個企業黨支部的58名黨員,分別轉入企業注冊地和黨員居住地社區管理;撤銷不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市巨興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市海澤商貿有限公司黨支部、利成(十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黨支部等7個企業黨支部,將64名黨員轉入住所地社區黨組織和新單位黨組織。
二是結合實際,創新組織形式安置一批。我們根據改制企業黨員分布情況及再就業狀況,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積極探索在門院樓棟、專業市場建立黨的組織。先后建立了二堰街辦獻珍路2號樓黨支部、十堰市朝陽中路23號樓黨支部等2個樓棟黨支部;成立了澳門街裝飾材料市場、虹橋建材市場、十堰工業品貿易中心等3個專業市場黨支部;提升社區黨組織設置規格,成立了二堰街辦源園社區黨總支、五堰街辦南街社區黨總支、東岳社區黨總支、柳林新村社區黨總支等4個社區黨總支。共計承接市糧食局神輝運輸公司、十堰賓館等改制企業黨員59名。
三是新建非公經濟組織接納一批。適應*區“三大功能區”(工業園區、商貿服務區、生態旅游區)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結合改制企業黨員就業情況,我們加大了在新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的力度,先后在普林工業園等工業基地建立了十堰市文商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在十堰市佳裕工貿有限公司、十堰市豐融超市有限公司、十堰市陽光房地產有限公司等商貿服務企業建立了黨的組織;在十堰市博愛醫院等民營醫療服務機構建立了黨的組織。今年以來,全區共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14個,管理黨員160名,接納改制企業黨員118名。
三、解決突出問題,為改制企業黨員安好“家”
一是化解社區難題,讓社區黨組織有能力為改制企業黨員搞服務。為使影響社區工作的有關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讓社區黨組織更好地為改制企業黨員做好服務,區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調研,聽取意見建議,召開社區問題專題整改會,下發了《關于集中解決社區工作中有關問題的意見》。實行了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和社區干部培訓“零收費”制度,切實減輕社區負擔;將列入財政預算的15萬元社區建設經費增加到40萬元,繼續堅持城維費、社保工作經費、低保工作經費等經費直達社區制度;加大了社區硬件設施建設力度,二堰街辦和武當路街辦制定了社區辦公用房規劃,積極協助社區解決辦公用房問題。截止目前,全區社區平均辦公面積30平方米,基本消滅了“三無社區”;實行了社區主職干部工資補貼制度,將社區主職干部工資按每人每月800元的補貼標準納入財政預算,一大批影響社區黨建工作的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幫扶困難黨員,讓改制企業黨員真切感受黨組織的溫暖。我們根據改制企業黨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開展不同形式的救助服務活動,切實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針對社區失業下崗黨員渴望盡快實現再就業的愿望,街辦社區組織開展了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及“我為失業下崗黨員找崗位”活動,燕林社區先后幫助19名改制企業黨員找到了就業崗位,全區累計培訓社區下崗失業黨員300余人次,幫助100余人實現了再就業;先后將70多名生活困難黨員按規定納入城市低保;全區各級黨組織累計籌資30余萬元,用于困難黨員走訪慰問、結對幫扶、健康體檢和幫學幫教等活動。
三是創新活動載體,讓改制企業黨員積極參與黨的活動。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定期組織改制企業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社區電教“凝聚力工程”,充分動用電教手段,為改制企業黨員播放再就業典型、技能培訓、經濟信息等方面的電教片,使他們從中汲取經驗,提高就業技能;依托街辦社區廣泛開展“黨員誠信經營戶”、“紅色黨課”、“黨員服務溫馨卡”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廣泛吸納改制企業黨員參加,增強社區黨組織吸引力,凝聚改制企業黨員;指導非公企業黨組織結合實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佳裕工貿公司黨支部開展了組建“雷鋒號”車隊,評選“雷鋒車”活動,勞萊斯卡公司在黨員中開展了爭創“黨員先鋒崗”活動,文商工貿有限公司組織開展了“黨員干部研討會”活動,通過不同形式激發黨員活力,充分調動了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創一流的工作熱情。
- 上一篇:可編程快速充電芯片管理論文
- 下一篇:帶極低過渡控制器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