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思考
時間:2022-06-26 05:33:00
導語: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委以村組撤并和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緊緊抓住組織機構、工作職責、活動陣地、監督機制、激勵措施五大關鍵環節,從規范管理入手,全面加強了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一、規范組織機構,增強村級組織的整體功能。*縣委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健全組織,增強功能”的要求,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采取專職、兼職、交叉任職等方式,建立健全了全縣254個村的村支部、村委會、民兵連、婦代會、共青團等組織。在此基礎上,對村干部實行定崗定編,推行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村支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副職干部兼任村民組長,全縣共精簡村組干部1200余人。同時,始終把農村黨小組建設作為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著眼于把黨小組建設成“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民主理財的監督員,發展經濟的助理員,農技推廣的技術員,化解糾紛的調解員和引導農民走向市場的信息員”的“六員”要求,共建有黨小組1672個。這些黨小組堅持開展活動、積極發揮作用,有力地增強了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力。
二、規范工作職責,協調村級組織的相互關系。*縣委根據《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宏觀上對村級組織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各鄉鎮結合實際,細化了各個組織的基本任務,并將各村黨的建設、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三大主要工作進行類細化,分解落實到黨支部和村委會每個成員。堅持以創新為動力,在農村無職黨員中開展了設崗定責活動,使廣大農村無職黨員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壓力,實現了無職有責、無職有為的目標,極大地調動了村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了對黨支部實行臺帳管理和任期目標管理的力度,村支部和廣大黨員的職責得以進一步明確。
三、規范活動陣地,創新村級組織的工作方式。*縣始終把以村黨員活動室為主陣地的教育陣地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抓緊抓實。按照“規范實用、與時俱進”的要求,采取縣鄉財政擠一點、駐村部門拿一點、縣管黨費支一點、村級組織籌一點的辦法,投入資金近20萬元,對過去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了整合、修訂和完善,對黨員活動室進行了重新規劃布置和更新,達到了整齊劃一、美觀實用的標準。目前,90%的村都建有較為標準的黨員活動室,絕大多數黨員活動室做到了“五有”(有房子、有牌子、有桌凳、有電視機、有影碟機);“五簿兩冊”(黨費收繳登記簿、黨日活動記錄簿、黨員學習記錄簿、黨員民主生活會記錄簿、黨員收看電教片記錄簿、黨員花名冊、入黨積極分子花名冊)齊全。大多數村還因地制宜,大力興建黨員“雙帶”示范基地和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全縣共建有較為規范的基地150多個。
四、規范村務公開,健全村級組織的監督機制。*縣善于運用政務財務公開的有效形式,切實加強村級民主監督。縣委制定出臺了《關于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全縣254個村都建立了村民議事會、村務監事會和民主理財小組等監督組織,明確了政務財務監督的內容、監督的程序和監督的渠道,設立了村務公開墻,定期對政務和財務實行了“兩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同時,結合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各村普遍設立了政務財務監督崗,全縣有1000多名無職黨員積極參與對村級財務的監督。通過健全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近幾年來全縣共審查村級不合格開支120多筆,公開曝光10余人,減少經濟損失30多萬元。
五、規范干部待遇,完善農村干部的激勵措施。自2001年以來,*縣全面推行了村級干部“一證四卡”管理制度。該制度規定,凡依法選舉產生的村干部,必須完成縣委黨校開設的培訓課程方可持崗位培訓合格證上崗。上崗之后,由鄉鎮黨委頒發工作績效卡、定額補貼卡、醫療優惠卡和養老保險卡。工作績效卡規定,將村干部的工作職責進行量化,定月由村民和駐村鄉鎮干部進行考評,考評結果作為年底為干部發放補貼工資的依據。養老保險卡和醫療優惠卡規定,在村集體經濟中開支出部分經費為村干部辦理養老保險手續,年滿60歲后憑養老保險卡,領取固定年金和年度紅利;憑醫療優惠卡,村干部在市、縣、鄉鎮衛生院可享受30%優惠治療費用。管理制度同時規定,村干部自動離崗或因工作失職等原因被罷免和撤職的,將不再享受“一證四卡”規定的待遇。推行“一證四卡”以來,*縣501個村合并為254個村,村民小組由2892個合并為1941個,精簡村組干部1200多人,年減少村干部工資、非生產性開支達500多萬元。
- 上一篇:帶極低過渡控制器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參量測量芯片模塊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