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6-27 11:35:00

導語:農村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

為了進一步探索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運行規律,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協調和服務作用,指導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快速健康發展,最近,我們對*縣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建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縣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現狀的基本估價

*縣在深入開展以“五村、兩規范、一帶頭”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上,通過采取抓三個載體、四支隊伍、五個服務的措施,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著重抓好黨群幫扶聯合體的鞏固和發展工作,新組建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175個,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數量達到327個(其中農村黨員干部領辦創辦的有702個,有黨員干部702名,各類科技能人650人,參與黨員702戶,參與農戶5652戶,帶動農戶15652戶,),其中種植類127個,養殖類92個,加工類47個,混合型32個,其他29個。在抓黨群幫扶聯合體的鞏固發展過程中,重視抓好在聯合體中建立黨組織工作,現在該縣已建立聯合體黨組織21個,黨組織在聯合體中發揮了核心領導作用。

這些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共同特點是,由黨員干部、專業大戶、經濟能人和科技人員牽頭,按照自愿聯合、真誠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原則進行合作經營。這種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異軍突起,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縣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不僅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而且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第一,提高了農民進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第二,解決了社會化服務環節相對滯后、市場信息不暢的問題。統一實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節省了生產性開支,降低了成本,達到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優化配置,實現了人、財、物等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第三,初步實現農民收入增加,有效地解決農民增收滯緩的問題。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成員在黨員干部和經濟能人的帶領下,樹立了市場意識,掌握了市場信息,學到了科技知識,明確了發展方向,使自己的產品闖進了市場,增加了收入。第四,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有效轉變。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在領辦創辦經濟合作的實踐中,與農民群眾接觸更加緊密,真正了解了農民所想、所需、所盼、所怨,變直接指揮為示范引導,變強迫命令為提供服務,變“說教”為做給群眾看、帶領群眾干。如遂意鄉黨委、政府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經過調研,了解到種植優質木瓜,割取乳液出售是一項經濟效益可觀的短、平、快項目,該鄉從南寧調進穗中紅48號木瓜種苗,在共產黨員、經濟能人藍紹輝,藍品杰的帶動下,有38戶農戶參與種植,種植面積56畝,當年即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畝純收入達2000元以上。在獲得成功之后,該鄉還組織成立了黨群帶富幫扶木瓜生產協會,種植木瓜的農戶全部參與,共913戶5462人,其中黨員63人,目前已種植木瓜17萬株,種植面積1130畝,年產木瓜乳液125噸以上,僅木瓜生產一項,種植農戶可實現年人均增收300元,成為富鄉裕民的重要產業。第五,解決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出效益低的問題,增加了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因此,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是先進生產力與新型生產關系的有效結合,積極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模式。

二、加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在推進農村經濟組織創新工作中,各級組織高度重視,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加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的建設工作。

(一)組織牽動,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市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關于實施“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系統工程”的方案》,明確了創建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指導思想、方法步驟、措施要求、目標任務、組織領導等相關內容。*縣縣、鄉(鎮)也根據《關于實施“黨員帶頭奔富裕小康系統工程”的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總體發展規劃、發展目標和保證措施。*縣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參加來賓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培訓班,學習了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創新知識;各鄉鎮黨委也對黨員、干部進行了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鄉村黨員干部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認識。去年2月份,該縣委組織部對全縣130名村黨(總)支部書記進行了培訓,重點培訓了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教育培訓,使黨員干部認識到發展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重要意義和自己肩上的責任。城關鎮翠屏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林界英參加培訓回來后,決定依托廣西金嗓子集團新開發的“莫土司元春酒”,發展鴿子養殖業,為金嗓子集團作制酒原料,并組織群眾,組建種鴿養殖聯合體,走共同致富道路。目前,該聯合體共有7個農戶參與,引進500對美國王鴿進行養殖,月產乳鴿400對左右,聯合體年產值可達12萬元,純利達5萬多元。同時,林界英還開發了瘦肉型養殖和育肥牛等多個項目,在她的帶動下,該社區的周艷、樊永橋等戶今年建起了三個百頭養豬場,使該社區百頭以上的養豬大戶發展到13戶,養豬業成為了翠屏社區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紅渡鎮西江村黨總支部書記潘紹基是來賓市第一期科技培訓班學員,從來賓回來后,潘紹基即組織該村群眾辦起了村級培訓班,把自己在來賓學到的科技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廣大村民。同時,他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他采用科學配方自制禽畜飼料,發展養殖業,并組織其他所在板塘屯的群眾進行米酒加工,組建釀酒、養豬、養雞聯合體,統一指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如今板塘屯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現代家具,現代交通工具在村里已經十分普及。

(二)服務促動,為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發展鋪路架橋。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一方經濟的重要依靠力量,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發展壯大,更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支持和服務。目前,該縣327個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縣委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典型在政治上給待遇,發展上給幫助,鼓勵他們進一步做大做強。遂意塘賢木瓜聯合體、寧江鄉思耕村育肥牛聯合體、歐洞牛品改聯合體、城關種鴿養殖聯合體、思練板石“小圣女”番茄種植聯合體等十四個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被樹立為全縣先進典型示范聯合體。這些先進典型示范聯合體極大地鼓舞了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骨干成員帶領農民致富的積極性。縣委要求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加強與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聯系,為他們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信息服務,任何部門和單位都不得向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為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三、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正在由小到大,由初級向高級發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夠比較自覺地扶持培育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如主動提供場地、幫助協調資金,幫助登記注冊、規范章程、培訓人員等。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基層組織或任期發展、觀望無為,或被動介入、強行干預,造成有的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因自生自滅或缺乏自我發展機制而后勁不足,甚至有的由于錯誤干預給政府增加了額外負擔,給農民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一些基層干部缺乏市場經濟知識,對先進的理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不學不懂不會用,在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發展中表現出種種不適應,還停留在“上支下派、傳達貫徹”的工作水平上,用僵硬的老方法解決新問題,往往事與愿違。目前,從全縣各類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發展情況來看,仍處于初步階段,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就黨建抓黨建,忽視了農民利益。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生產、發展的動因是農民群眾為了“追求產品利益最大化”,具體很強的合作經濟的特征,而我們的一些基層黨組織卻仍然用舊的觀念和方法去對待,繼續沿用抓基層工作隊伍和黨員隊伍的做法,建機構、定制度、拿意見,背離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初衷,致使工作收獲不佳。

(二)領導方法簡單,傷害了農民利益。有些基層組織用對待屬下的經濟組織的方法來管理,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推動,恪守著“闖市場靠安排,抓工作靠布置”的舊套路,只注重簡單培育,盲目扶持和強行推廣,而忽視了它的市場風險。出現了個別行政組織強行搭臺“拉郎配”式的組織模式,甚至還有政府部門跨過市場與農民直接簽合同擔保的情況,其結果不但給政府增加負擔,也損害了群眾利益,更嚴重的是影響了農民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感。

(三)片面地強調發展集體經濟,影響了農民利益。一些基層干部錯誤地認為,發展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只能與集體經濟爭資源、爭市場。還有一些農村干部認為,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在地區經濟總量中不占分量,特別是與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各項公益事業沒關系,對其發展也就漠不關心。當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在生產資源配置等方面與現行的集體經濟發展發生矛盾的時候,往往站在犧牲農民直接利益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從而出現與民爭利的現象。市委提出黨員“在平時要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但是以目前農村黨員的狀況,要“看得出來”還需要做大量工作。

(四)重視不夠,黨建工作滯后。根統計,該縣各類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中黨員所占比例僅為2.8%,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甚至沒有黨員。農村青年大量外出,造成發展面窄,缺少培養發展對象,是重要原因之一。個別鄉鎮黨委重視程度不夠,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發展較快,參與人員數量很多,但黨員數量較少,黨建工作存在“空白點”;少數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具有一定數量的黨員,已經具備建立黨組織的條件,由于鄉鎮黨委沒有及時介入指導,仍沒有建立黨組織;有的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已經建立了黨組織,但組織開展活動較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相對滯緩,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四、關于加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加強黨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領導,使其沿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健康、有序地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鎮財力增強,是現階段黨在農村的中心任務,也是黨代表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具體體現。我們認為加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的建設,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領導。*縣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擴大基層黨組織建設覆蓋面,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要求,堅持黨的建設與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發展同步進行,寓黨建工作于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經營和建設之中。一是適當調整農村黨小組或黨支部的設置。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多數成員在本村,其中黨員和所在行政村黨員數量較多的要在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中建立黨支部,在行政村建立黨總支部;對一些規模較大、跨村的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鄉鎮黨委可以考慮把會員中的黨員組織關系轉到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中,成立黨支部,隸屬鄉鎮黨委。二是積極組建黨組織。對不具備條件單獨設置黨組織的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可以采取建立黨小組或指派黨建聯絡指導員的辦法,組織黨員開展活動,并積極培養優秀分子和進步青年加入黨組織,待條件成熟后,及時成立黨組織,確保基層黨的工作不出現新的“空白點”。三是大力實施“四個培養”戰略。通過教育培養,把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中的致富能手逐步培養成黨員,增強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黨的力量,擴大黨的覆蓋面;通過學習培訓,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富裕;通過實戰鍛煉,把高素質的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為村干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繁榮農村經濟;通過組織考驗,把優秀農村干部培養成村黨支部書記,駕馭農村工作全局,組織領導農村群眾致富帶富。

(二)加大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對各類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不能簡單地推入市場,要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鄉鎮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為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做好信息、技術、品種等方面的推介,幫助他們創立品牌,開拓市場,推銷產品,協調貸款,幫助建章立制,使之形成完備的合同約束機制、利益分配機制,風險共擔機制和服務保障機制;要幫助搞好規劃,確定發展方向,選擇適宜發展的項目,防止盲目發展,造成不應有的損失;要幫助搞好技術培訓、學習、教育等工作不斷提高成員的整體素質。可以用“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一批小型服務組織,也可用優惠的政策引進和培育一些直接或間接服務于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以解決因服務領域的空白而發生坑農、傷農的事件,這是基層黨組織一個迫切的任務

(三)創新領導方法和工作機制,將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更加緊密地融入到維護和發展農民利益之中。由于各類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在經營權、人事權和財產支配權上與基層黨組織職能的分離,基層黨組織依靠組織和行政的手段對其發揮作用的權力空間和活動空間也就非常有限。因此,積極創新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對加強基層黨建和保證黨的工作覆蓋面非常重要。要做好支持引導工作,注意從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特點出發,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領導方式,主要通過政策引導、民主管理的形式發揮政治保障作用,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服務、促進、引導、保證和監督”上,使之受益于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要將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注冊、登記、章程制定、合法運營等工作全部納入鄉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范圍之內,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要積極解決,對可能出現的經營風險要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

(四)加強對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引導,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積極性。在指導思想上,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使我們的各項決策的利益,不斷使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一方面,在思想上在做好對農民群眾的教育引導工作。對群眾有顧慮、積極性不高的要慎重發展;對有疑難問題的要先解決問題再發展;對群眾反對或一時思想認識沒到位的,要暫停發展,先找出群眾反對的原因,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對部分群眾出于眼前利益考慮,在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建設中提出的不切實際或違背政策的要求,要主動做好說服教育工作,絕不能采取簡單粗暴或不負責任的方法放棄基層組織應盡的義務。積極提倡農村黨員干部領辦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逐步擴大黨組織在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中影響力,使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把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做大做強,推動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另一方面,在具體推動上要嚴格遵守民主法制程序。特別是在集體資源性資產的分配和使用上,要在遵守國家現行法律和政策規章的前提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原則。堅決避免在集體資源性資產的使用上出現少數人占有和獲益的現象發生。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嚴格落實農民對土地原經營權,它不僅是一個落實政策和保護農民利益的問題,還直接關系著能否真正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到農村黨群帶富幫扶聯合體的建設中來的問題。只有農民對土地的權屬問題解決了,農民和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才能結合得更緊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樹立起基層黨組織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五)積極探索創新,大膽嘗試。要采取分類管理的方式,實行“組織聯動、屬地聯絡、分類聯系”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要探索創新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機制,對廣大農村黨員積極推行“分類定位、目標管理”,積極發動有條件的黨員投身到各類新型經濟組織中去,充分發揮每個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讓群眾看到黨員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