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資產監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2-09 02:20:00
導語:審計局資產監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固定資產決算不及時。在接受政府領導交辦事項的審計中發現,某事業單位正在使用的辦公樓已經搬進七年了,但其固定資產賬面卻沒有這幢“辦公樓”的記載。審計和調查結果表明,這幢辦公樓工程由其主管部門承建,2001年12月工程已經完工并交付使用,但至審計時仍未予決算。經審計調查核實,工程籌資合計425萬元,現已支付工程費用408萬元。目前,工程所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票據分別記入該單位主管部門基建賬戶、會計核算中心賬戶和該單位賬戶。由于承建單位支付工程款時,未向施工企業索要發票(全部為白條支付),使施工單位偷漏稅款近20萬元。因原施工單位現已解體而無法補票,使工程無法決算轉入固定資產。工程費用支出票據發生距今時間較長,又分別記入三個單位賬戶,極易使資料散失,也給以后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帶來困難。
二、違反控購規定,以其下屬單位或外單位名義購置固定資產,形成賬外資產。在對某行政機關經濟責任離任審計中發現,該單位由于無法辦理控購手續,2011年4月將上級主管部門撥入的購車款20萬元以撥款的方式撥入某公司;該公司用此款為其購轎車一輛,以公司名義辦理手續,并記入公司固定資產賬,但車仍歸行政機關使用。
三、固定資產增減、盤虧和報廢不及時處理賬目,使國有資產賬實不符。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共有8個被審計單位存在固定資產購入、盤虧和報廢不及時處理賬目問題(合計應增加固定資產近200萬元,應減少固定資產985萬元未處理賬目)。一是購入固定資產未入賬。有兩個單位購入的固定資產未按規定記入固定資產帳,金額達192萬元;二是接受捐贈和單位價值未達到規定標準未記入固定資產賬。有一個單位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和單位價值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價值7.4萬元未記入固定資產賬。三是固定資產盤虧未及時處理賬。有五個單位固定資產盤虧101萬元未及時處理賬,有的是固定資產賣出未處理帳,有的是被法院扣抵外欠款而未處理賬,有的是固定資產已報廢長期掛賬不處理。四是應提未提固定資產折舊。有三個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為減少歷年虧損局面而累計少提固定資產折舊883萬元。
針對上述問題,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提出如下審計建議:一是有固定資產建設項目的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加強在建項目的款項支付管理。在支付工程款項時,一定要索要發票,按票付款,工程完工后要及時決算。二是各行政事業單位“一把手”要增強管理意識,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對固定資產的增減要及時入賬,防止固定資產流失和賬實不符。三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管,對已完工的固定資產要采取措施及早組織決算,經常監督檢查,以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對違規購置固定資產的單位,要追究單位領導人的相關責任。
- 上一篇:審計局雙促進經驗交流
- 下一篇:棚戶區拆遷救助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