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屬分局納稅服務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09 04:57:00

導語:直屬分局納稅服務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直屬分局納稅服務經驗交流

市局直屬分局現有干部職工22人,承擔著市本級870余戶企事業單位的地方稅收管理工作,繼2010年入庫地稅總收入首度突破五億元大關達50045萬元后,今年預計又將再創歷史新高,截至10月底已實現地稅總收入(不含“兩稅”)68113萬元,其中稅收收入64211萬元,同比增長50%。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為服務宗旨,以“真情服務、滿意100”為最大目標,本著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以服務促管理、以服務強管理的總體思路,規范服務,嚴明執法,在確保各項稅收任務順利完成的同時,努力實現了納稅服務水平的大提升,先后獲得省、市地稅系統先進單位,全省地稅系統“納稅人滿意的優秀地稅機關”及“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十余項榮譽稱號,并在2011年省局組織的第三方納稅人滿意度調查活動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堅持把納稅人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真心實意親民愛民。

我們樹立“視納稅人為顧客”的現代稅收服務觀,立足一個“情”字,深入納稅人聽民情查民意,扎實開展了“換位思考”和“假如我是納稅人”的大討論活動,大力倡導“納稅人至上”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服務理念,切實做到“一破、三樹立”。破除“公私大小”觀念,做到服務無歧視。不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依法依規,熱情服務。自2009年來,分局輔導納稅人850多名,發放各類涉稅輔導資料3600多份,服務全民創業600多人次。樹立“服務貫全程”的理念,做到服務全面化。堅持站在納稅人的角度,切實解決納稅人最關心的問題,創造人性化的服務方式,使納稅服務向長效發展,向細節深入,防止了納稅服務表面化、口頭化、短期化。實行特事特辦原則,全力落實好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假日服務制等多項服務措施。樹立“始于納稅人需求,終于納稅人滿意”的理念,做到服務無小事。通過開展納稅人需求調查、上門征詢意見和建議等方式,及時了解納稅人所需、所求,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給予妥善解決。認真開展了“三送三問”活動,積極采取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和問政、問計、問需于納稅人,并及時根據納稅人需求及時優化了納稅服務方向和措施。樹立“我服務,你發展”的理念,做到服務促發展。將“誠信”作為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和保證,作為贏得納稅人好評的途徑和方法,自覺將把地稅工作置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全民創業的大局中,真誠為納稅人服務。不斷加大創業服務宣傳力度,積極拓展政策運用空間,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努力為創業者提供了“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服務。

二、堅持把納稅人需求作為第一責任,真抓實干為民利民。

我們把“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納稅人”作為第一責任,堅持“思維求新、工作求精、作風求實、目標求高”,扎扎實實地開展了各項工作。

(一)抓學習,提高服務水平。我們結合工作實際,從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覺悟和業務素質抓起,大力開展形式靈活、內容貼近實際的多種學習活動,注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地位觀、利益觀。一方面堅持組織政治理論學習,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網上答題等多種方式學習,以考促學、以老帶新,有效促進了干部隊伍整體政治業務素質的大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學,結合開展房地產企業土地使用稅結算、土地增值稅清算、“兩業”稅收管理主要風險點專項清理等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強化“管理即服務”的理念灌輸,鼓勵、鞭策和督促干部職工不斷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增強服務納稅人的意識和本領。

(二)抓作風,樹立服務形象。我們始終把樹立良好文明新形象作為衡量服務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堅持經常抓,抓經常,反復抓,抓反復。一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干部職工的執法行為。我們修訂完善了學習制度、崗位職責、工作紀律等十多項制度,并為把各項制度落到實處,積極開展了“面對面、三公開”活動,即對照崗位職責和各項規章制度,面向納稅人,公開服務承諾、公開述職、公開述廉,主動接受群眾和服務對象的監督。對干部職工強化問責問廉問效和年度考評,確保各項服務措施及辦法的貫徹落實,進一步規范稅收執法行為。二是加強廉潔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堅持采用“正面引導、反面警示”的辦法,充分利用系統內外先進模范事跡和反面典型案例來教育和警示干部職工,使其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做到有權不謀私利、收稅不徇私情,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在各項日常工作上力求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讓納稅人心服口服。

(三)抓機制,保障服務效能。一是服務落實機制。將納稅服務與稅收管理緊密結合,將納稅服務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干部職工的意識和行動中,使優化納稅服務與加強征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確保在整個征管過程處處體現優質服務。二是強化服務監督機制。完善內部考核監督機制,將納稅服務的監督考核與績效激勵緊密結合,制定出臺了《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等12項工作制度,實現了“制度管人”、“全程控制”和“常態管理”。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納稅服務評價機制,每年開展“納稅人評稅收管理員和地稅管理機關”活動,不定期組織納稅人代表進行座談,敢于讓納稅人“挑刺”、“揭短”、“亮丑”,強化對地稅執法、服務的監督。三是健全服務協調機制。積極與市局協調,牽頭召開“征收、管理、稽查協調會”、“市區兩級征管工作協調會”等,重點解決各種不利提升征管水平、不利于優化納稅服務甚至損害納稅人利益的新傾向、新問題,及時化解納稅糾紛和服務難題。

(四)抓稅收,檢驗服務成果。充分發揮地稅職能,服務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達到讓納稅人滿意的目的。長期以來,我們本著以優質服務促管理,以有效管理檢驗服務水平的總體思路,把納稅服務有機融入到征管工作中,在強化管理中提高服務水平,在優化服務中加強稅收管理,確保了組織收入工作實現持續穩定較快增長。今年以來,分局組織入庫各項地稅收入都實現了快速增長,截至10月28日,累計征收地方稅收64211萬元,占年度目標的104.2%,同比增收21428萬元,增長50%;入庫“兩稅”收入6273萬元,占年度目標的103%,入庫其他收入3902萬元,占年度目標的105.7%,再次實現了各項收入任務超同期、超歷史的最好成績。

三、堅持把納稅人滿意作為第一追求,真誠服務幫民助民。

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理念,優化服務環境,規范執法行為;完善服務方式,創新服務舉措;深化服務內涵,提升服務檔次,讓納稅人高興而來,滿意而去,努力構造和諧的征納關系和最優稅收服務環境。

(一)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檔次。大力推行“四多四少”的服務,即:我們多說一句話,納稅人少跑一趟路;我們多一份微笑,納稅人少一些緊張;我們多一份解釋,納稅人少一次誤會;我們多一份勤快,納稅人少一時等待。切實做到“三個到位”。一是設施到位。加強了內務管理,確保了辦公場所的干凈整潔,同時設立崗位監督欄、政務公開欄,張貼最新稅收政策及解讀,公布稅收管理員聯系方式和廉政監督熱線,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二是咨詢到位。設立天天咨詢員,實行稅收管理員輪流值班,接受納稅人的咨詢,及時回答納稅人的疑難問題。三是禮儀到位。時時把納稅人視為座上賓,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全力塑造基層地稅干部新形象。

(二)轉變服務方式,創新服務舉措。積極推行“四個零”服務,即服務零距離、流程零障礙、咨詢零收費、處罰零差錯,進一步完善服務方式。一是由形象服務向實效服務轉變。在日常稅收管理工作中,針對納稅人對稅收專業性知識與技能、程序、權益的需要,提供實實在在的納稅服務。二是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在接待好上門辦理業務的納稅人外,利用下戶巡查巡管、匯算清繳、專項清理等機會,有針對性地解決好納稅人日常涉稅事務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由樣板化服務向分類型服務轉變。納稅人素質有高有低,涉稅業務也有繁有簡,我們堅持具體工作中區別對待,及時適應納稅人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差別化服務工作。

(三)拓展服務范圍,深化服務內涵。一是有效規范執法行為。“公正執法,就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積極實施陽光辦稅、明白辦稅,對納稅人比較關注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減免、信用等級評定等及時公開,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為納稅人創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環境。二是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強化“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也是收過頭稅”的觀念,緊密結合每年一度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輔導會,及時宣傳最新稅收政策法規,重點解釋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和省、市局制定的服務措施,認真解決企業在辦稅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三是積極推進服務信息化。進一步推廣電子申報、網上辦稅等多種申報方式方便納稅人,積極推行以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為依托的電子繳稅方式,優化辦稅流程,確保納稅人在最短時間內順利辦結涉稅事宜。

“金杯銀杯,不如納稅人的口碑”。納稅服務工作難在堅持,重在細節,貴在真誠。雖然我們這次在省局組織的第三方納稅人滿意度調查活動中取得了好成績,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納稅人及社會各界的贊譽和肯定,但優化服務是無止境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戒驕戒躁,再接再厲,以更嚴格的要求、更高層的標準、更扎實的工作、更優質的服務,創建納稅人更加滿意的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