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資企業監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18 05:44:00

導語:獨資企業監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資企業監管經驗交流

近年來,關區合資企業逐年增多,以設備投資進口的情況也在不斷增加,而在對進口免稅設備核查中發現,由合資企業進口的免稅設備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進口設備存在以舊頂新現象。據了解,國內引進的一些項目大多是國外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因此在技術更新時淘汰下來很多舊設備,一些外商利用中國企業急于招商引資之機,借投資設備之名,將要淘汰的舊設備重新噴漆,冒充新設備,蒙混過關。這樣既可節省了投資新設備的相關費用,又可騙取中國企業分得年利。

二是中方企業重視項目內容,忽視設備情況。中方企業進口設備主要是為了引進項目和技術,因此企業往往只注重項目而忽視了對設備的了解,盲目引進。核查中發現,有的合資企業投資進口的設備,雖是新設備,但其先進程度卻不如國產設備。導致設備生產出的產品不符合原定規格,或是國外設備遠不如同種類國內設備操作簡便好用。

三是盲目投資,產品無法推出,設備停產待廠。外商投資前對中國市場前景、產品推出情況和建廠地址合理性等考察不夠詳盡,一些中方人員又以虛假信息騙得外商投資,致使投資后生產的產品沒有市場,工廠停產,僅有設備保留在中方,而人員不知去向。

上述問題,可能引發的風險:一是以假投資的方式,成立虛假企業騙取國家優惠措施。一些不法企業利用外商投資企業享受較優惠的國家政策,以假投資的方式成立虛假外商投資企業,騙取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地方的一些優惠措施和扶持;二是存在非法倒賣保稅進口設備或將設備移做他用的風險。由于進口的設備不符合技術要求,無法大量生產,一些企業為挽回一些損失將保稅設備變賣,或移做他用,加大了海關的監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