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優撫工作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02 11:27:08

導語:民政局優撫工作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優撫工作經驗交流

是革命老區,也是駐軍較多、優撫對象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紅色土地、將軍搖籃,綠色山川、國防要塞”之稱。同時也是一個區、為一體的多災貧困地區,所轄5縣4區曾為國家或省級重點扶貧單位。具有優撫對象多、分布廣、屬別全、困難大、任務重的特點。全市現有各類優撫對象27.4萬人,其中享受撫恤補助的有6萬人。有光榮院7所,現有在院老人217人。

一、工作情況

年,是我國優撫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雪災、地震、兩奧、維穩、保神七、保三中全會、保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動都需要優撫工作主動靠前,一線保障。我市優撫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尤其是在省廳領導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力維護優撫對象合法權益,踐行科學發展,狠抓政策落實,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優撫,謀在深處,干在實處,撲下身子,全力推進,呈現出優撫工作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五新”上:

其一,制度建設實現新突破。優撫工作是一項面向全社會的行政執法工作。在社會化、法制化、人性化、信息化的今天,我市民政優撫干部,積極應對形勢發展,科學規劃工作進程,強力推進制度建設。一是實現全市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全覆蓋”。二是以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基數的優待標準城鄉一體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根據省民政廳、省衛生廳[2008]73號文件要求,我市相繼成立評殘工作領導小組和殘情鑒定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兩個專門機構,實現了評殘工作行政領導與醫學鑒定共同把關的制度建設。四是以涉軍維穩為目標,市縣兩級先后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包保責任”、“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引領工作。

其二,政策兌現構建新和諧。一是國家撫恤補助政策按要求不折不扣足額按時發放到位。年為6萬人發放撫恤補助金1.16億元(中央和省財政補助8400萬元,地方配套3200萬元)。二是社會優待通過上下共同推進達到良好效果。2008年共落實兌現21384人,總優待金3868萬元,各類優待對象的優待面和優待標準均達到或超過政策規定,城鄉一體,同步提高。三是醫療保障制度區別對待政策到人。為6萬名重點優撫對象辦理了醫療保險或新農合。其中,由民政部門統一繳納保費的有36517人334.4萬元,發放醫療補助21437人730.9萬元,優撫對象醫療難問題有了重大緩解。四是貫徹勞部發17號文件取得新進展。據勞動部門提供的月報表顯示,2008年,全市已為企業四類人員辦理養老保險2451人,醫療保險2515人,失業保險1118人,有效維護了復退軍人的合法權益。

其三,擁軍優屬體現新特色。一是健全完善立功受獎軍人、執行特殊任務軍人獎勵機制,慰問金慰問品送到戶。近兩年來,全市已為1400名立功受獎軍人和1100名參加維和、執行除雪、抗震、救災、保奧任務等軍人贈發慰問金120余萬元。二是制定出臺了市雙擁創建獎勵政策。對在雙擁創建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財政撥款予以獎勵,每人每年600元。三是走訪慰問活動創新發展。贈發駐軍單位慰問金1-5萬元不等,今年“八一”,我市在武警支隊舉辦一場“紅歌送軍營”文藝晚會,邀請城區駐軍指戰員觀賞,反響強烈。四是“關愛功臣活動”常抓常新。市民政局為260名五級以上殘疾軍人配發了輪椅和助殘車;組織護送46名六級以上殘疾軍人和精神病人到懷遠、桐城兩院接受療養和治療;各縣區組織醫務專家上門為217名光榮院老人開展健康體檢;市暨各縣區救助余茂旭等特困優撫對象52人,發放一次性救助金36萬元。

其四,涉軍維穩呈現新格局。2008年,是我國大事好事要事頻發的一年。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涉軍維穩工作,全黨動員、全民發動、主動靠前、嚴防扼守,創造出許多好做法、新經驗。一是給予人文關懷。對于排查出的個案,能夠解決可以解決的堅決給予妥善解決,不拖不推。如霍邱縣花園鎮六級殘疾軍人胡全玉,近年積壓的醫療費21萬多元,今年縣政府及其民政部門分兩次全部報銷結清。胡逢人就說“共產黨好,人民政府是老百姓的政府,民政部門的干部是我的親兄長”。二是落實包保責任。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對各地策劃、串聯、煽動、挑頭者一律實行穩控,堅決落實“五包”措施。原市委常委、霍邱縣委書記孫仁曾說,誰包保責任不落實,出了問題,拿掉誰的帽子。三是及時溝通交流。市工作小組辦公室從7月25日至9月底止,先后編發“保衛奧運”日報22期,傳遞信訪信息日報表格48份,處理信訪件42人次,做到下情及時上報,與政法、信訪及相關部門隨時溝通。

其五,科學統籌規劃新發展。一是完成省發改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關于光榮院建設規劃的前期調研,擬新建、改建、擴建、遷建9所設備一流,集醫療、康復、休養為一體的市光榮院,總投資約需7500萬元,建設項目已通過市發改委上報省發改委,壽縣院已遷建。二是完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規劃。擁有豐富的革命烈士文物資源,設有保護標志的烈士紀念設施多達200多個。近年來,隨著發展紅色旅游大產業的興起,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自覺靠前,主動作為,打造精品,按照“政府搭臺、民政唱戲、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和運行機制,全面推進烈士褒揚與紅旅景區相統一的開發建設,取得新突破。如金寨紅軍廣場、霍山紅色區域中心、張家店戰役紀念館、獨山紀念群、霍邱紀念館等一批影響大、上品位的景區都正在建設之中,有的已竣工對外開放。三是完成了評殘工作、優撫醫療保障、四級以上殘疾軍人住房等3個“新三難”問題專題調研,堅持“當前與長遠發展相結合,食醫住相結合,城鎮改建與城鄉統籌相結合”的原則,整合資源,破難攻堅,切實把優撫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二、幾點體會

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

1、領導重視、認識到位,是做好各項優撫工作的關鍵。上述來之不易的“五新”成果告訴我們,近年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對優撫工作是十分重視和支持的。在全市落實五項政策及涉軍維穩工作會議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田淮武親自到會并作重要講話。在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議上,副市長陸秀宗專門強調優撫醫療保障和社會優待工作。特別是省民政廳陳文華廳長,多次率優撫處領導深入皖西老區開展維穩等工作調研,及時提出指導性、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市直相關部門領導親自過問,協調關系,拍板解決。各縣區黨政領導尤其是涉軍維穩任務重的縣不但將優撫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反復強調,各級領導還分片包干、一線指揮。可以說,今年我市的優撫工作,沒有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是不可能取得如今成效的。

2、依法行政、爭取配合,是做好各項優撫工作的重要前提。優撫工作是一項十分具體、十分細致、十分復雜的行政工作,涉及各行各業和社會各個層面。首先,我們堅持依法行政、陽光行政。通過制定方案、召開會議、即發文件、宣傳發動、精心組織,先后印發“明白卡”6萬份,優撫政策宣傳提綱2000份,評殘手冊100份,使領導、部門和工作對象手上有資料,思想有烙印。其次,積極爭取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如發改委、建委、財政、人事、勞動、衛生、信訪、維穩辦等部門,根據政策和工作要求,我們需要什么他們提供什么,咨詢什么解答什么,配合的十分密切,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3、撲下身子,真抓實干,是做好各項優撫工作的可靠保證。優撫工作歷來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政治工作,民政部門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局長、分管局長、優撫科長是三個重要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優撫科長是基層基礎,接觸實際多,始終堅持做到“四勤”、“四心”,即腦勤、嘴勤、手勤、腳勤,熱心、耐心、誠心、細心,拿意見、制方案講感情,主動當好參謀助手。分管局長為中層,上下銜接,經常不斷地跑部門、找領導、請示匯報、溝通情況盡職責,統一上下左右思想認識。局長部門“一把手”,認真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擺正位置,給予重視,帶領全體民政優撫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團結奮斗抓落實。實踐證明,只要三個環節全力以赴,撲下身子,真抓實干,急事不急,難事不難。

三、幾點建議

第一,國家財政每年應像提高撫恤補助標準一樣,加大對醫療補助經費和優撫事業單位投入的比例,做到重點保障,保障重點。同時在經費劃撥時充分考慮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實際,繼續給予優惠傾斜,以幫助老區優撫對象同步奔小康。

第二,省民政廳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應盡快修訂我省“擁軍優屬”、“社會優待”等剛性強的地方性規章、以使基層有章可循,依法行政。

第三、關心支持基層優撫干部的工作與生活,吁請各級政府配齊配強優撫干部,同時加強培訓,經常“充電”,以適應形勢需要。

總之,我市的優撫工作做的還很不夠,工作發展不夠平衡,與省廳要求,同兄弟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決心乘這次會議的東風,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學習先進,發揚成績,修正錯誤,推動老區優撫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