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土地日電視講話
時間:2022-04-27 05:24:00
導語:全國土地日電視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明天是第十五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傳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為認真貫徹這一主題,全面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服務經濟建設,在此,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今年土地日主題的重大意義。去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土資源工作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提出要嚴格土地管理,把土地作為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閘門。國家確立“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就是要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精神,正確處理用地與發展的關系,堅持走資源節約型道路,以節約集約用地來支持、保障和服務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科學發展與科學用地的和諧局面。
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土地基本國策落到實處。保護耕地,既關系糧食安全,又關系農民利益。耕地不僅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而且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護好耕地,是對農民權益最直接、最具體、最實在的保護。總理強調,基本農田保護要做到“總量不能減少、用途不能改變、質量不能下降”。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備資源嚴重匱乏。我們必須認真貫徹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做好保護基本農田“五個不準”,切實糾正違法違規占用基本農田、隨意變更土地用途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在基本農田保護方面的責任,將基本農田落實到村組、農戶和地塊。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作案的要嚴肅查處。
三、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切實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古人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土地孕育了人類,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和環境。正確處理好嚴格管理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其根本出路主要是節約集約用地,使有限的土地產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要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作用,按照規劃和計劃,合理調整用地結構、布局和開發時序,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節約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要把盤活存量、節約集約用地作為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按照“立足挖潛、統籌安排、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重點保障工業興市項目用地。
四、全面開展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全力實施土地資本營運。開展經營性土地招拍掛是運用市場方式配置國土資源的需要;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需要;是從源頭拒腐防變、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后,法院因債權債務處置土地必須交國土部門公開招拍掛;中介機構未經國土部門同意的,擅自出讓土地的,國土部門不予辦理過戶手續。對依法應以招拍掛方式處置經營性土地,而采取協議方式出讓的,對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嚴格管理的同時,積極支持發展服務社會,加快推動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讓“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的觀念變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