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開展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08-14 03:52:00

導語:對于開展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于開展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消除農民負擔反彈的隱患,促進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關于開展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7〕70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決定從2008年起在全省開展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工作,用2年時間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工作,同時建立制止發生新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穩定機制。現就做好試點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普九”債務的界定

*年12月31日前,縣(市、區)、鄉鎮政府、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村中小學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國有農場學校為完成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形成的債務,主要包括教學及輔助用房、學生生活用房、校園維修建設、教學儀器設備購置等與學校建設直接相關的債務。不包括建設教職工住宅、拖欠教師工資補貼等形成的債務。

農村完全中學教育債務中的義務教育債務數額按債務發生時其初中學生人數比重及初中學生教室面積比重等因素折算確定。

國有農場所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債務按照屬地原則,納入當地化債范圍。

二、基本原則

(一)誰舉債誰負責。按照農村義務教育實行省級政府統籌規劃、縣級政府為主實施的管理體制,縣級政府是化解“普九”債務的責任主體。“普九”債務的化解試點工作在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省轄市政府負責組織協調、督導檢查,縣級政府負責具體實施。

(二)先清理后化解。在全面摸清“普九”債務底數的基礎上,鎖定債務,明確責任,結合實際情況,區分輕重緩急,確定化債的優先順序,逐步化解。

(三)先化解后補助。為調動地方化債的積極性,中央和省財政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行先化解后補助的辦法,對各地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實行定額補助,補助金額不與債務額掛鉤。未在規定期限內化解相應債務的不予補助。

三、償債資金來源

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明確可靠的償債資金來源。償債資金主要從以下渠道籌集:一是統籌安排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以及中央、省財政給予的化解“普九”債務補助資金;二是從教育費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償債;三是進一步整合地方現有教育專項資金;四是通過盤活閑置校產籌集償債資金;五是通過統籌有關非稅收入籌集償債資金;六是社會和民間自愿捐資贊助的償債資金。

在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的過程中,各地一律不得借新債還舊債,不得擠占挪用其他必保的專項資金,不得向農民攤派,不得影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順利推進。省轄市、縣(市、區)財政用于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的支出應在預算中單設科目、單獨反映,不作為預算安排教育正常支出的基數。

四、試點工作要求

(一)清理核實,鎖定債務。用半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債務數額鎖定工作。要堅持政策公開、程序公開、過程公開和結果公開,由縣級政府統一組織審計等機構認真開展“普九”債務的清理核實工作,按照舉債主體、債務來源、債務用途對債務進行分類,逐筆審定,剔除不實債務,鎖定實際債務,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各縣(市、區)政府要對本地“普九”債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省政府對縣(市、區)債務鎖定情況進行抽查。

(二)制訂方案,嚴格實施。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認真制訂化解“普九”債務試點實施方案,分清化債責任,明確化債資金來源和分年度化債目標。試點實施方案獲得批準后,要盡快啟動化債試點。按年度目標及時足額籌措落實資金并撥入化債專戶,確?;瘋繕隧樌瓿?。

(三)明確政策,分類處理。各地對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要區分輕重緩急,優先償還教師、學生家長等個人以及工程業主的債務,優先償還因病致貧、遭受災害的農村債權人的債務,優先償還債務本金。

(四)認真負責,規范管理。一是實行專戶管理??h級財政部門要在當地銀行設立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資金專戶,實行封閉運行。二是實行直接支付。對于能夠直接支付到施工單位及其他債權人的款項一律實行直接支付。三是實行銷號制。逐筆登記債務償還信息,做到償還一筆、登記一筆、銷號一筆,直至全部清償完畢。同時,做好相應的賬務處理。

五、保障措施

(一)堅決制止發生新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各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將農村義務教育事業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對涉及農村義務教育的建設項目應由縣級政府通盤考慮,確需建設的學校項目要按規定立項報批,政府安排資金,不得留有缺口。要進一步規范農村中小學建設投資行為,嚴禁舉債搞建設。對學校各項預算支出嚴格審核,對超標準、超預算和沒有資金保障的建設項目與投資不予批準,嚴格控制學校的公用經費支出,嚴禁將用于償還“普九”債務的資金挪作他用,嚴禁超標準發放教職工津貼、補貼。

(二)建立健全債務監控體系。各縣(市、區)要在做好清理核實工作的基礎上,依托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監管系統,按照債務的來源和用途,逐筆登記造冊,統一編號,建立債務臺賬和債權債務數據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和定期報告制度。同時,要研究探索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有關辦法。

(三)實行債務控管領導責任制。各縣(市、區)要按照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積極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正確處理教育發展與財力可能的關系,堅持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不得超越自身財力可能借債搞建設、上項目,對不切實際的指標要進行相應調整,引導學校適度、健康、規范發展。要建立農村義務教育新債責任追究制度,并將農村義務教育借新債和清理化解舊債情況作為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對盲目搞建設、上項目、借新債的學校和部門,要追究有關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視情節輕重和數額大小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并依法追究其經濟和行政責任。

(四)建立化債激勵機制。省財政將按照各縣(市、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學校數、辦學成本、財政困難程度等客觀因素給予補助,補助金額不與債務額掛鉤。為減輕縣(市、區)化債資金調度壓力,省財政將對各縣(市、區)預撥部分中央和省財政補助資金,年終根據當年化債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清算。具體補助辦法由省財政廳另行制定。

(五)認真組織檢查驗收。對按期完成化解債務目標的縣(市、區),省轄市政府要進行專項檢查,省政府組織驗收。

(六)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為確保償債資金的規范、安全和有效,財政、教育、農業、監察、審計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檢查和抽查相結合的全方位監督體系和制約機制。要嚴明工作紀律,對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套取補助資金、造成資金損失及產生新債的行為,除追回補助資金外,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加強組織領導

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清理化解“普九”債務試點工作,站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立足社會穩定和教育發展的大局,充分認識化解“普九”債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試點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強化組織領導,建立領導責任制和部門分工負責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明確目標任務,精心組織實施,深入基層加強指導和協調,及時解決化債過程中矛盾和問題,并繼續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確保“普九”債務化解試點工作順利進行。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工作由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財政廳具體牽頭。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債務清理、核實和化解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按進度安排、撥付化債資金和補助資金;教育部門和各相關農村中小學校要將清理化解債務納入本部門、本單位重點工作范圍,認真負責,做好債務自查清理,及時提供有關資料和情況,確保債務數據真實、可靠、完整;審計部門負責組織對上報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進行審計;監察部門負責加強對債務清理化解過程中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政法部門負責保障社會穩定,加強法律指導;人行、銀監等部門負責有關金融政策的執行和對有關債務行為性質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