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材料

時間:2022-05-30 05:46:00

導語:中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材料

演講之前,我想先給大家介紹這樣幾個真實的人物。我向大家介紹他們的目的,不是無病呻吟,博取大家的同情,也不是邀功顯赫,贏得大家的贊美,我只是想通過他們讓大家來了解我們教師再在為構建和諧教育中所做的點點滴滴。

鏡頭一:沉沉的瓦礫,壓垮了教室,卻壓垮不了教師堅毅的臂膀;茫茫的廢墟,淹沒了校園,卻淹沒不了教師沸騰的熱血。20*年*月*日,在那個充滿陰霾的下午,兩點二十八分,哪一刻,無數的房屋倒塌,無數的鮮花凋零,無數的生命消亡,就在那一刻卻有無數的教師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學生的生命。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雷鳴般的巨響,雪崩般的磚瓦砸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噴涌而出,他咬著牙,拼命地撐住課桌,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幸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卻定格為永恒。他就是譚千秋老師,他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鏡頭二:他在基層教書30年,一直兢兢業業,連續兩次被縣教育局授予“十佳教師”的榮譽稱號。他因為山高路遠,上學放學途中經常幫孩子們提書包、背孩子過河、送孩子回家。他的妻子突發腦血栓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為了工作和照顧妻子兩不誤,他每天背著妻子去學校上課。他的妻子說:“這個家全靠了他,要不是他,這個家都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他的村民們說,他是“一個好人”,一個有“德行”的人,是個好老師,是個好丈夫。而他自己卻說:“我已經習慣了這些,工作和家庭都是我的責任,兩邊都不能落下。”他就是51歲的巴東鄉村教師譚文忠,他用愛與責任背起了妻子生活的希望,用愛與責任揚起了孩子們奮發學習的風帆。

鏡頭三:“方姐,我上了,我上了。”李曉雨抱住我校方必英老師的肩膀忍不住泣及而下,回憶三年來對李曉雨教育的點點滴滴,方老師忍不住也流下了欣慰的淚水。李曉雨,出了名的學生。初一,他與父母吵架,離家出走5天,在網吧上網;初二,與街上的小混混走的很近,在教室公開頂撞教師,幾度面臨輟學;初三上學期,能在教室坐穩,下學期有了集體榮譽感,并開始努力搞學習,最終以589分上了市二中,而他所在的班級,有13人上州一中,42人上市一中。一個良好的班級體是具有優秀成績的前提,要想讓學生的成績更優秀,教師就要付出更多的愛與責任。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披星戴月,無數個的聯系電話,無數次的奔波走訪,無數遍的真心談話,這位年過40、被學生親切稱為方姐的班主任方必英老師用愛與責任向家長與社會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鏡頭到這兒并沒關閉,還有許多教師用愛與責任在上演著一幕又一目平凡的故事。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那怎樣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呢?就我個人認為,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就是良好的教育。如何做到以人為本?那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愛與責任,做到用愛心守護學生心靈,用責任看守校園。責任是方向,愛心是明燈,有責任感的教師堅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諷刺、辱罵、體罰學生;有責任感的教師確信教育的力量,“只有學生問題,沒有問題學生”,從而能在繁雜、辛勞的工作中耐心細致的做好教師工作,甚至于在危難時刻獻出自己的生命,做到用責任來看守校園。同樣,有責任心的老師才會用博大的寬廣的愛來包容學生的一切,才能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期待、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真正做到用愛心守護學生心靈。只有我們所有的教師真正做到了這兩點,我們的教育才是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

毫無疑問,前面鏡頭中的譚老師和方老師,就是用愛心守護學生心靈、用責任看守校園的典范,他們為構建和諧教育,獻出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愛與責任,甚至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當然,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教育工作是辛苦的,萬籟俱寂時,在桌前與燈火相輝映的是我們!晨霧朦朧時,在曉風殘月中踏醒校園的又是我們。同時教師的工作還是平凡的、瑣碎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學生教育等等。既便如此教師貧瘦的工資仍無法使自己的飯碗浮起富有的油花,那么,又是什么構成了譚老師、方老師等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于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在動力呢?那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學生的責任感,教師用愛與責任構建了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

教師之所以能成為天底下最具風采的人,就是因為老師播撒出的是愛與責任,收獲的是希翼與滿足。傳遞文明教師是橋,科教興國教師是帆;古有孔孟,今有我們,“一碗粥、一杯水”足矣;“一枝筆、一本書”樂也。志在高遠,不輟耕耘,教師為崇高而走來,來追求人生的價值,教師為平凡走去,去托起明天的太陽。在構建和諧教育中,教師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卻在腳踏實地的干,沒有望洋興嘆的感慨,卻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沒有身為人師的驕傲自負,卻在收獲著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教育這方神圣殿堂因為有你、有我、有大家而變得精彩紛呈,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愛心守護學生心靈,用責任看守校園,共同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