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蔬菜產銷調查匯報
時間:2022-09-05 09:55:18
導語:全縣蔬菜產銷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蔬菜,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具有品種繁多、生產受氣候影響較大、鮮活性強、市場供求變化莫測等特點。蔬菜產需能否平衡,價格變化是否平穩,直接關系到市場價格的平穩和社會穩定。按照省、市物價局的安排,最近,我局組織人員深入我縣主要蔬菜生產基地就近年來蔬菜產銷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蔬菜產銷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蔬菜產業在省、市、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蔬菜產業融入省會經濟圈這一機遇,切實加強蔬菜基地建設,相繼建立了杭埠河沿岸的萬佛湖、干汊河、城關、南港、千人橋、杭埠等鄉鎮的一大批蔬菜生產基地,全縣蔬菜生產規模逐年擴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效果顯著,蔬菜產品質量監督體系逐步健全,產后市場銷售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據統計,2010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突破22萬畝,比2009年的21.5萬畝增長2.5%,年產鮮菜40萬噸,產值5億多元。蔬菜已成我縣農業生產中的支柱產業,為廣大菜農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2010年,我縣舒豐蔬菜專業合作社還建成了一個1200畝的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了集蔬菜新品種引進、種苗培育、標準化生產、統一包裝銷售為一體的蔬菜產銷龍頭,已引進各類蔬菜新品種200多個,培育種苗800多萬株,生產綠色食品蔬菜3000多噸,實用技術培訓菜農1200人次,輻射帶動效果明顯。2010年,我縣還新建了直接供合肥蔬菜的生產基地1800畝(其中伏缺菜300畝),實現日供應合肥市場蔬菜500噸左右。由于蔬菜基地建設不斷加強,規模生產初步形成,產量逐年增加,目前我縣蔬菜生產除滿足本縣市場需求外,還大量供應縣外,主要銷往合肥市場,日銷量達500多噸,為省會市場蔬菜的正常供應及市場價格的平穩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蔬菜產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縣蔬菜市場出現產銷兩旺、價格基本平穩的良好勢頭,但據調研的情況看,近年來,我縣蔬菜在產銷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一是影響蔬菜生產的因素較多,主要是氣候變化異常,天氣時常出現忽冷忽熱現象,嚴重影響了蔬菜生產,使其產量具有不確定性。蔬菜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且呈日趨上漲之勢。主要表現在勞動力成本剛性增長,如用于蔬菜生產的工人工資2011年即比上年上漲40%左右;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些都將使蔬菜生產發生虧損,影響菜農生產蔬菜的積極性,極易導致蔬菜供應鏈的不穩定,從根本上造成蔬菜市場供求不平衡。另外,由于燃油價格的上漲,蔬菜流通環節的運輸成本上漲趨勢明顯。加上蔬菜在銷售環節的搬運費用增加、攤位費用無序等,銷售成本亦上升顯著。同時,蔬菜是鮮活商品,目前加工儲存條件不足,不僅保值升值有限,且嚴重制約了蔬菜的生產銷售。如果上述影響蔬菜產銷的不利因素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必將影響蔬菜生產的良性發展,最終影響蔬菜市場的供求平衡,不利于蔬菜市場的價格平穩,從而影響社會穩定。因此,蔬菜問題不僅是人民群眾的“菜籃子”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政治問題。
二、關于保持蔬菜產銷平衡的建議
蔬菜生產在整個農業生產中應該說是一個比較脆弱的產業,但它又確確實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千萬馬虎不得。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要切實保持蔬菜產銷平衡,穩定蔬菜市場銷價,確保社會穩定,必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政府應注重引導生產,并從政策上給予必要的扶持。市、縣政府要把保持蔬菜產銷平衡作為地方政府“菜籃子”工程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實。要注重引導,加大投入,逐步形成規模生產。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像保護并發展糧食生產一樣,對形成規模生產的蔬菜大戶建立激勵機制,制定優惠政策,給予適當的保險和補貼,幫助其抵御因氣候異常等自然災害及生產成本上升的導致的風險,防止蔬菜產量的劇烈波動,確保產銷的基本平衡。
2、大力發展蔬菜加工企業,促進蔬菜合作經濟的形成。興建并擴大蔬菜加工企業,逐步形成蔬菜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蔬菜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升蔬菜的儲存能力及增加蔬菜生產的附加值,著力解決蔬菜產銷中的鮮活性因素對蔬菜生產產造成的不利影響。
3、加大價格和收費的監管力度,著力解決蔬菜產銷環節中的亂漲價和亂收費問題,降低蔬菜生產、加工、銷售成本,努力穩定蔬菜市場銷售價格。
- 上一篇:香港喜劇電影的發展與變革
- 下一篇:扶貧辦扶貧開發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