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行政執法能力建設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7-31 08:33:34

導語:公積金行政執法能力建設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積金行政執法能力建設調查與思考

“立足‘兩個率先’新起點、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是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提出的戰略目標。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而言,立足“兩個率先”,開啟新征程,必須圍繞執法這個中心,通過公正高效的行政執法手段,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職能作用,為“兩個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國務院頒布并實施《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雖十多年,但由于《條例》沒有對住房公積金管理的行政執法行為細化,加之各地對建立城鎮職工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重視度比“五險”低,導致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行政執法難度加大,城鎮職工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為此,我們對全市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情況進行了調研,提出了應對措施。

一、住房公積金管理的基本情況

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自2004年2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以來,嚴格按照“住房管理委員會決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運作、銀行專戶存儲、財政監督”的原則,盡心盡力做好住房公積金的擴面增量和個人住房貸款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2012年,全市住房公積金歸集21.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17%,在2008年歸集額突破10億元的基礎上,突破20億元;住房公積金歸集余額65億元,在2008年突破30億元的基礎上,突破60億元;住房公積金累計歸集113億元,在2009年初突破50億元的基礎上,突破100億元大關。當年全市新增開戶繳存40501人,期末繳存職工32萬人,覆蓋率86%,全市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5.95億元,期末住房公積金貸款余額51.77億元,占全市住房貸款余額(264.74億元)19.55%,住房公積金個貸比80%,貸款連續第二年實現零逾期。這些成績的取得一定程度改變了繳存職工的居住環境,提升繳存職工生活質量,推動了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住房公積金在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應建未建情況嚴重。目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已基本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但非公企業未建立公積金制度的現象仍大量存在,按照《條例》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單位應及時建立健全住房公積金制度。二是滯繳、欠繳問題依然存在。三是一些黨政機關的臨聘人員、部分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和鄉鎮中、小學教師、衛生院(所)醫務工作人員未納入住房公積金繳交范圍,這是行政執法較為困難的對象。針對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住房公積金管理存在以下執法難題:

一是所賦權力有限,執法難以到位。《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管理中心對不辦理繳存登記或不設立賬戶的單位可以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可以罰款。但《條例》第十一條又界定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屬于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獨立的事業單位,而公眾對中心的認知度遠遠低于行政機關,其執法行為也受到較大限制,執法主體有待進一步明確。如我們在執行市本級某企業時,由于《條例》所賦權力的限制,中心無法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對企業低報數據的行為不能提供翔實而具體的反駁理由,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掌握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公積金繳存標準后,企業又申請行政復議,因數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導致行政執法失敗;中心在公積金執行未果后,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由于缺乏明確標的和可執行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法院起初未預受理;法院后來受理后,由于執行標的沒有明確,被強制執行企業僅僅象征性地繳存了一定數額的住房公積金,法院只能以當事人履行了處罰決定而中止執行。

二是處理主體重復設定,執法深、廣度難以突破。《條例》第二條、第三條規定: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所有。因其具有強制性,與職工工資有本質區別,如果產生糾紛,執法主體應該是中心。但現實并非如此,我們在某企業行政執法逾期不繳、少繳住房公積金時,遇到了同一經濟糾紛由兩個部門處理、兩種結果的現象。由于住房公積金屬職工工資的一部分,職工與所在單位就住房公積金繳交事宜而發生的經濟糾紛,應屬于勞資糾紛的范疇,其行為的調解處理權限歸屬于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所以出現了兩個管理部門處理住房公積金糾紛。中心不僅僅是解決舉報職工與單位之間的個人問題,而且要求單位全額補足欠繳資金,以維護單位所有職工的合法權益;而勞動部門僅僅解決舉報職工與單位之間的個人勞資問題,申請勞動仲裁,平息事端,使中心根本無所作為。

三是拖欠情況特殊,執法難以實施。調研中我們發現,凡拖繳、欠繳住房公積金的,多半屬于財政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包括困難、改制企業)。財政撥款單位一般不會欠繳職工個人部分,而財政補貼部分因單位領導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財力有限、盈余資金不足,容易出現拖繳、欠繳現象,行政執法往往難以實施。對困難企業和改制企業行政執法時,也經常遇到阻力,使中心對企業的欠繳問題只能停留在政策宣傳與引導層面。

四是《條例》存在法條空白,個貸執法難以開展。隨著城鎮居民對居住環境改變愿望的不斷增大,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也逐年增加,2012年,全市全年向6146戶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5.9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99%,潛在的風險也相應出現。《條例》對逾期、惡意不還、套現、無償還能力、抵押長期不能落實、轉嫁保證金等各種違法行為缺乏明確的懲處規定,中心除了網上通報、上門催收外,均難以開展正常的行政執法。

二、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行政執法的對策措施

(一)強化法規宣傳。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強力宣傳,主動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深入基層單位,開展《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開辦專題培訓班,使有關政策深入到千家萬戶,使廣大職工了解住房公積金同自身的密切關系,自發地要求單位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繳存住房公積金。

(二)制訂公積金管理行政執法實施細則。積極爭取人大、政府的支持和法制部門的幫助,依據《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訂合理、合法、操作性強的行政執法實施細則,明確行政執法人員的行政行為,促使行政執法順利開展。

(三)大力開展聯合執法。加強與稅務、工商和企業主管部門的聯系,實施聯合執法,做好行政處罰前的調查、取證工作,客觀、真實的反映單位違法違規的具體行為,使不確定的行為變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具體行為,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供法律基礎保障。

(四)借鑒工會經費收取與管理辦法加強公積金管理。財政撥款單位由同級財政部門統一代扣代繳,企業由地稅部門統一代扣代繳。徹底消除財政補貼部分和企業應交部分被單位長期截留或拖欠,損害職工合法權益,造成不穩定因素等現象的發生。

(五)努力營造良好的行政執法環境。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部門在全面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和具體行政執法工作上的支持,妥善協調處理好“改革與發展、和諧與穩定”和“依法行政、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保障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行政執法工作的順利實施。爭取新聞媒體的輿論支持,加大宣傳力度,為住房公積金管理營造良好的行政執法空間和社會氛圍。努力創建“依法經營、公平競爭”的誠信體系。有能力繳交而故意不繳、欠繳的企業,由于減少了經營成本,在同行業的具體生產經營行為屬不正當競爭行為,除按《條例》要求依法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外,建議應按工商管理條例,對其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處罰,列入不誠信企業名單,從社會監督的角度切實保障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穩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