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陽光地方
時間:2022-01-04 05:47:00
導語:努力建設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陽光地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國在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之后,為增進全民福祉,建設公平公正的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重大戰略舉措。高坪區深入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決定》實質,將高坪發展定位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產業集聚基地,努力建設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陽光高坪。
一、超前謀劃,把握重點,將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貫穿高坪未來五年發展
(一)經濟快速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力爭達到15%,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億元,比第三屆屆末翻一番,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7.8:48.1:34.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11年達到1.3億元以上,比第三屆屆末增長兩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到2011年全區城市化水平達到40%以上。
(二)社會和諧進步??萍肌⒔逃?、文化、衛生、計生、體育、廣電、新聞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環境質量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到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000元以上,年均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10元以上,年均增長7.2%;社會消費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四)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二、產業填充,開明開放,努力促進未來五年經濟與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未來五年,高坪區將深入實施產業突破、環境優化、遠接近交、品牌先導、人才興區“五大戰略”,著力打造“制造業集聚中心、農業集約化經營中心、旅游休閑中心、最適宜人居中心”,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一)堅定不移實施“產業突破”戰略。一是加速工業經濟發展,奮力打造制造業集聚中心。堅持實施“工業富區”戰略,抓好絲紡服裝、化工醫藥、食品飼料、家具建材、機械制造“五大制造業”發展,到2011年,工業經濟對地方財政貢獻率達50%以上。二是加速新農村建設,奮力打造農業集約化經營中心。連片發展高坪鎮王家店村、北斗坪村,永安鎮臨江村、青林村等文明新村,建設新農村十里示范帶;重點建設城市蔬菜供應基地、水果集散基地、優質豬源供應基地、竹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花卉苗木供應基地等,到2011年,新培育至少一個年產值過兩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壯大一批特色產業龍頭企業,新培育一個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農業品牌。三是加速第三產業發展,奮力打造旅游休閑中心。重點開發凌云山風景區,爭創4A級風景區,配合打造嘉陵江“第一曲流”景區,繼續開發淳礻右故城、青林景區和鶴鳴山風景區,切實保護和積極利用青松林海、金城山森林公園、萬畝竹海、朝陽平湖等旅游資源;培育建設高品位的美食風情特色街,開發大型娛樂場,發展餐飲娛樂業,實現對消費群體的“分流”和“截流”效應,把高坪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休閑中心。四是加速城市建設,奮力打造最適宜人居中心。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開發江東新區、白塔新區,重點打造白塔公園、鶴鳴花園、安漢廣場、清溪河休閑長廊、臨江音樂廣場等重點城市景區,進一步加快龍門、小龍、東觀、長樂、青居、青蓮等國、省、市試點集鎮建設。
(二)堅定不移實施“環境優化”戰略。抓好嘉陵江三橋及南渝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嘉陵江梯級開發能源建設、構建嘉陵江中上游生態屏障、鄉村道路改造升級等“硬環境”建設。著力優化發展軟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廉潔高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陽光政府;用活、用足,出臺并兌現政策,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類生產要素在高坪交匯集聚,充分利用軟環境的磁場效應,使高坪真正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園。
(三)堅定不移實施“遠接近交”戰略。具體思路是:攜手川東北,補充成渝,對接東部,突破港臺。攜手川東北,即主動與川東北縣(市、區)在文化、旅游、科教、人才各方面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接、交流與合作。補充成渝,即把高坪真正融入“兩小時經濟圈”,把成渝兩地作為高坪的信息前沿和發展背靠,把高坪作為成渝兩地的產業鏈條延伸區和旅游、休閑、度假的后花園。對接東部,即密切應對東部及沿海地區的產業政策調整,承接東部產業向中西部的梯度轉移。突破港臺,即面向香港、臺灣等地,大力引資、引項、引智,實現借力發展。
(四)堅定不移實施“品牌先導”戰略。重點做好品牌的培育、開發和保護工作。一是選準、培育、壯大一批特色產業,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夯實品牌根基。二是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加大品牌資源整合力度,把眾多單個的“高坪制造”、“高坪品牌”升華為“品牌高坪”。三是加強對品牌的保護,堅決查處侵權行為,充分發揮品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五)堅定不移實施“人才興區”戰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戰略是第一戰略”的思想,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留住上做活文章。
三、落實舉措,強化保障,不斷夯實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陽光高坪的發展基礎
(一)正確處理好“六大關系”,不斷推進高坪實現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發展。正確處理好繼承和發展、全面與重點、宏觀與微觀、自主與開放、優勢與劣勢、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既辯證地繼承歷屆區委的發展思路,不全盤否定、另起爐灶,又不盲目繼承、照抄照搬;既全面協調發展,又選準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實現重點突破;既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又結合高坪實際狠抓落實;既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又擴大開放,巧借外力;既引導、轉化劣勢,又把握優勢,創造機遇;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效統一,既在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又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穩定。
(二)奮力打造陽光高坪,不斷推進高坪實現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發展。堅持科學決策,暢通黨政與人民群眾雙向聯系渠道,建立完善信息互動機制,規范重大決策基本程序;堅持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接受監督;堅持陽光操作,增強權力運作透明度;堅持政務公開,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堅持公正用人,建立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和公平公正的用人機制,讓想干事的干部有機會,讓能干事的干部有舞臺,讓會干事的干部有地位。
(三)構建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推進高坪實現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發展。一是切實關注民生。繼續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制。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二是妥善化解矛盾。建立健全經?;?、制度化的人民內部矛盾調處機制,妥善處置企業改制、房屋拆遷、土地征收等因發展造成的遺留問題。三是加強民主法制。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與工商聯和各界人士的團結合作,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區進程。
(四)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推進高坪實現速度型、效益型、和諧型發展。一是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引導干部群眾系統性、針對性學習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文選》、“八榮八恥”知識為重點的理論知識,五年內把在職干部輪訓一遍。二是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繼續深化“三級聯創”和“三滿意”活動,切實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村級(社區)組織建設,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三是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和女干部、黨外干部選拔培養工作力度;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完善常委會提名和全委會票決制、公推直選制度;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領導干部辭職制和調整不勝任現職干部等制度,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四是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積極探索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新路子,從根本上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進一步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件,重點整治“五股歪風”,以黨風廉政建設和懲治腐敗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