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大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3 04:38:00

導語:基層人大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人大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調研報告

我區自2001年設立街道人大工委以來,各街道人大工委在區人大常委會和各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對各街道辦事處的全面工作實施了積極有效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2002年3月,我區又出臺了《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暫行規定》,對街道人大工委更好地履行職能、發揮監督作用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對本級財政預算實施監督是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作為區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如何對本街道辦事處的財政預算開展監督?是一項需要認真研究和積極探索的工作。本文想就街道人大工委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的法律依據、現實作用、我區這項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下一步這項工作如何加強和完善等問題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以利共同探討。

街道人大工委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是法定的職責,也是現實的要求

《預算法》規定,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本級總預算的執行,審查和批準本級決算。街道人大工委作為區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通過授權(如我區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暫行規定》),完全可以履行這一法定職責,在這里,監督的不是總預算,而是部門預算,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它的預算是總預算的組成部分,等同于部門預算。

我區的街道辦事處大都是由原來的鄉(鎮)改建制而成立的,原為鄉(鎮)時,都有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和人大主席團,鄉(鎮)財政預算的監督工作是不存在問題的。改成街道辦事處的建制后,因為不是一級政權,不設人民代表大會和人大主席團,所以人大對街道的各項監督很難落到實處,而且我區各街道每年的資金總量少的有幾千萬,多的約兩個億,當初我區設立街道人大工委的初衷主要就在于此,覺得這么大的資金量必須要置于人大的監督之下。

我區街道人大工委開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前不久,我區召開街道人大工委例會,交流了對街道財政預算實施監督的作法和經驗。近三年來,各街道人大工委對這項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歸納一下主要作法有以下幾點:

1.監督的組織形式:各街道做法不一,有的和紀委一道成立五人監督小組;有的是工委牽頭,組織部分代表成立小組:也有的是專職人員(含兼職秘書)自行開展活動。

2.年初聽取預算編制情況的匯報,這時預算已經批準,主要是了解預算的安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也有的街道嘗試在上一年的編制部門預算階段提前參與,了解編制方法、編制內容,提出意見,幫助把關。

3.每月審查一次預算收支報表,了解執行進度。也有的是直接去財政所詢問情況,或聽取負責人匯報。

4.每半年聽取一次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對執行情況進行分析,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也有的按季度聽取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不少街道人大工委還參加辦事處召開的稅收分析會,一起分析經濟形式,解決征收難點,促進收入任務的完成。

5.與街道內部審計機構的聯系,部分街道人大工委利用內審機構的力量,對下屬社區(村)的財務收支進行監督。有的是實行“先審計、后入賬”制度,有的是實行定期審計制度。

6.每年安排一至兩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進行“述職評議”,就其分管工作(含經濟責任)向代表匯報履職情況,接受代表評議。

三年來的實踐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幾點:

1.首先是在街道的干部群眾中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街道財政預算是有人監督的,管錢、用錢的人有一種約束感;有意見的人有了一個反映的渠道。客觀上促進了辦事處依法理財、依法行政。

2.在預算的編制上,不少街道人大工委在充分聽取了代表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如:預算收入應包含預算內、外資金、土地補償資金、其他資金等收入,編制綜合預算;在支出的安排上,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問題;“為民辦實事”要辦實辦好;支出要重點保證教育、農業、社會保障等。這些建議都得到重視或被采納。

3.在預算的執行上,許多街)道人大工委力求監督到位,而不是避重就輕、流于形式。如鐵心橋街道人大工委重點跟蹤監督辦事處的非生產性支出,使得該項支出今年1-6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56.4%;雨花新村街道人大工委重點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低保資金發放,定期檢查、審核,還定期深入到低保戶家中調查、了解,受到各方好評。

由于缺乏規范,缺乏經驗,在這項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全區各街道發展不夠平衡,還存在許多不足:

1.監督機構和人員不適應監督的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初期,只有一至兩名專職副主任,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秘書。且大多數都不太熟悉財經工作,專業知識缺乏,對預算監督感到無從下手,

2.因為前款提到的原因,有些街道人大工委這項工作的開展往往流于形式,只限于聽聽匯報、看看報表,提不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監督難以收到實效。特別是在一些重大項目的確定和較大數額的支出上,街道人大工委的“話語權”份量不夠。

3.缺乏一個規范的監督制度。客觀上是國家的《監督法》出臺滯后,在監督的內容上、監督的方法上、監督的程序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明確規定,無法使街道財政預算的監督做到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

4.沒能很好地借用審計力量。各街道大都設有內審機構,在監督預算執行情況時可以適當地借用審計力量和利用審計成果。

繼續實踐,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對本級財政預算的監督工作

可以肯定,這項工作的三年實踐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是我區人大常委會履行監督職能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成績,有不足,需要我們不斷地積極探索,不斷地加以完善,不斷地加強實踐,使街道財政預算的監督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擺正位置,處理好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街道人大工委是在區人大常委會和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行使各項監督權力的,因此,必須遵從區人大常委會的統一安排、圍繞黨工委的中心工作來開展工作。監督中,注意協調好與街道辦事處的關系,本著“補臺不拆臺”的原則,出以公心,依法監督。一切從有利于本街道的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發展出發。

2.明確監督主體,集體行使監督權力。今年初,我區人大常委會為各街道人大工委健全了組織,配齊了工委委員(5-6名),這就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可以有相對固定的人員來開展日常監督活動。同時,要注意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可以邀請部分代表列席工委研討財經工作的會議,或者參加一些專項審查、專項調研,注意聽取他們的意見。

3.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監督本領。街道人大工委成員在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論的同時,都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要熟悉有關的財經法律法規,特別是《預算法》、《會計法》中的有關內容,要對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的有關知識能熟練掌握;上級人大也要適時舉辦一些相關的業務知識培訓,以提高大家的監督能力。

4.在參與和審查部門預算的編制時,要提前介入。注意把握預算編制是否符合預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實施綜合預算,推行零基預算,實行細化預算等;是否貫徹了“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以及“量入為出、不搞赤字”的原則等等。細化的部門預算表要逐步做到在人代會期間發給代表審議。

5.在日常的預算執行情況監督中,一是堅持月報審查制度,街道財務部門應按期向街道人大工委報送預算收支月報表,審查中注意表的平衡關系,表與表的銜接關系,當月和當期的執行進度。各款支出有無違反預算安排等;二是每半年聽取一次辦事處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重點審查收支任務的完成情況,收支數字是否按規定的口徑編列(有否預撥、以撥代支等),各項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否按預算支出,專款是否專用,結轉資金有否擴大,結余是否真實,預算外資金中的往來款項是否及時清理等;三是對一些重大項目資金的使用和重點領域的支出要實行跟蹤監督,每年可選擇1-3個項目組織專題調研或專項督查,邀請代表參加,重點是監督審議資金使用效果。

6.預算調整街道本不涉及,但我區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于加強區級財政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中規定,“┄┄如部分變更或者調整數占被變更或者調整數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指科目之間調劑),應┄┄經批準后方可調整或變更”。因此,這也是街道人大工委監督的一項內容。關于決算,因為部門預算的執行數和決算數基本一致,所以本文沒有提及。

7.合理借用審計力量,協助監督預算執行。對年度預算執行結果,可以指定街道內審機構進行審計,并向街道人大工委匯報;對重大項目、重點資金可以要求其作專題審計或審計調查,可以使結論更加準確、詳實。

8.在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述職評議”中,應側重要求其對經濟目標完成情況、分管工作中的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效果等,向代表如實匯報,接受評議。

9.關于下屬社區(村)的財務收支的監督,筆者認為其屬于基層民主自治組織,應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理財”,不必作為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重點。

10.期望全國人大的《監督法》盡早出臺,并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以便有法可依,使街道財政預算的監督工作真正做到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

限于筆者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難免許多錯失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讓我們一起努力實踐,共同探索,使街道人大工委對財政預算的監督工作得到加強,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