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環保問題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6 05:20:00
導語:鎮環保問題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八月,我們西南交通大學暑期三下鄉的新農村實踐隊在伏虎鎮進行了為期了五天的調查活動。在走訪與實地考察中,既看到許多可喜的景象,同時感到環保仍然是急需重視的問題。
一.概況及特點
從地理環境來看,伏虎鎮位于南部縣西南部,距南部、西充、南亭三縣城均約5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37.23公里,屬低山淺丘地貌,季風氣候明顯。總耕地10800畝,森林覆蓋率達40%,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水庫——升鐘水庫右總干渠縱觀南北,渠系配套,水利發達。
從人居環境來看,集鎮現有街道22條,街道硬化率達100%,有街心花園6個,綠帶5000余米,行道樹近5000棵,居民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6000立方米,天然氣日供氣能力達3000立方米,供電站擴容為10000KVA,水,電,氣供應充足。有休閑娛樂廣場3個公園各一個。城區實行全天候環保,衛生狀況良好。
建設生態園林城鎮,實現以城帶鎮,推進城鄉經濟互動共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伏虎鎮的既定目標。劉家溝、張家觀、徐家壩等啟動文明新村建設,山村面貌為之一新。2003年3月,回引業主高思章建母豬飼養基地,年養殖母豬700頭;2004年2月,引進綿陽業主羅長林,建年宰殺生豬50萬頭,產值逾億元的肉類食品加工廠一個。伏虎鎮因其發展快,變化大,有特色。1999年曾被《人民日報》譽為“千里唐巴一明珠”,2000年被省建設廳評為“全省村鎮建設先進鎮”,2001年被評為“四川省文明先進鎮”,2002年被建成了“市級文明”、“省級衛生”鎮,2004年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2007年4月11日,南部縣人民鎮府下發了關于設立鄉鎮環境保護辦公室的通知,伏虎鎮成為第一批設立環保部門的鄉鎮之一。在鄉鎮設立環保辦公室,有很重要的目的和意義。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加強環境保華是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農村工業污染,場鎮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農村飲用水安全等環境問題日趨突出,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嚴重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實現。目前,環境監管力量明顯不足,鄉鎮長期無環保機構和專職人員,農村成為環境監管的盲區和死角。因此,在鄉鎮設立環保辦公室,并明確人員和職責,是加強農村環境環保的重要手段。
已經設立了幾個月的環保辦公室,有五個重要職責。第一,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負責鎮內環保日常事務,組織、指導和協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負責擬定鄉鎮環境保護規劃,參與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區域經濟開發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審核鄉鎮建設總體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內容。第二,負責污染治理,建立建全污染源檔案,做好環境統計上報工作;負責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生態小區、綠色學校等創建工作。第三,負責調查涉及環境保護的來信來訪,對不能處理得我事務及時向縣環保局報告。第四,協助縣環保局做好鎮內的環境鑒察工作,協助調查處理環境污染糾紛、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協助環保局做好鎮內開發建設活動的申報和三同時制度的監督管理;負責協助縣環保局做好鎮內排污申報登記、排污費征收及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第五,負責完成縣環保局交辦的工作任務和本級人民政府對環境保護決議、決定的落實。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問題
伏虎鎮作為升鐘水庫流經的區域之一,對保護水源的安全負有很大責任。目前的升鐘水庫存在很突出
的污染問題,水產過度養殖、旅游開發、城鎮擴張、禽畜發展等因素影響,致使升鐘水庫水質污染日益加劇,嚴重影響到庫區及灌區人民飲用水安全。針對庫區肥水養魚和網箱養魚對水庫造成的嚴重污染以及存在的庫中庫、壩中建壩等問題,水利、環保等部門已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出了具體的整治方案,并取得一定成果。首先,實行了督辦鑒查通報制度,整治工作納入了當地政黨和相關部門的重點督察內容,使相關的地區有高度的重視。二是實行污染有獎舉報制度,建立信息溝通和污染事故報告制度。三是落實了責任追究制度,誰污染誰治理。在實地的考察中,由于季節的因素,許多河都處于干涸狀態,我們無法對水的水質及污染程度進行調查。但據伏虎鎮環保辦公室的主任說,經過了一點時間的整治,流經伏虎鎮的升鐘水庫的水較之前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別是現在采取強硬措施禁止肥水養魚及網箱養魚,水質要恢復到原來的干凈仍需很長的一段時間。
除了保證升鐘水庫水源的安全外,飲水安全工程是伏虎鎮正在進行的一項惠民行動。在蠶子山村,村民談及新建的一口口水井,都十分滿意。今年在蠶子閃、徐家壩等四個存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項目,新建水井52口,解決了1647人的飲水難題。而在走訪其他村子的時候,幾個村的村民說家里的水是山上山泉引下來的,水質也還不錯,但會出現季節性的缺水情況,村里普遍每家都有裝自來水,山上沒水時便飲用自來水,節約資源。農村水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水環境污染的整治關系到農村的生產和生活,除了飲用,還要灌溉農田。據有關村民說,升鐘水庫盡管水質各方面的較好,但由于水價較高,很少人能用來灌溉。可見,盡管是升鐘水庫流經的區域,很多人還不能從中得到享受到用水的利益。飲水工程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設立的鄉鎮以及環保機構,就是為了從基層抓環保,從建設真正惠民的工程。
環保辦公室馮主任還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正在進行的雨污分流及人工濕地工程。由于近幾年場鎮的發展速度很快,配套設施卻跟不上,村民直接將污水倒進八丈河,自來水水廠的水源受到污染,惡臭難聞,無法飲用。政府請水利、環保等部門的專家實地論證規劃,決定實施雨污分流工程。該工程總投資180多萬元,通過修建一座長30米的攔污壩、2.5公里長的水渠,打通210米的隧道,將污水引入總面積約25畝的人工濕地,經過沉積和生物凈化達標后再進行排放該鎮采取“上級支持一點、企業老板贊助一點、黨員干部捐資一點、群眾義務投勞”的辦法,解決資金投入問題。目前,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40%以上。伏虎鎮是南部縣確定的治污示范點,已投資100萬元啟動了場鎮生活廢水濕地處置工程,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正在進行二期工程的建設。在親臨人工濕地的現場,馮主任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污水處理的具體情況。人工濕地占地12畝,在流經鄉鎮的寶馬河下游建成。最寬處170多米,最窄處55米,而伏虎鎮每天產生污水近1000頓,建成后的容公濕地,日處理污水能力為1500至2000頓,而且投資比同規模的節省數十倍,由于利用了自然坡地,讓水自然流動,后期基本不需要費用。人工濕地主要利用的是生物分解技術。污水進入人工濕地后的第一關是快速滲漏。用天然河砂加一定材料過濾污水,可以把污水處理到污水排放國家標準之內,再經過濕地上植物根系的自然吸收處理,水質就能回歸到自然狀態。人工濕地污水凈化過程:煤渣、卵石等構成的植物床,作為植物生長的基質,植物床上種植蘆葦等濕地植物。污水進入收集池,在池中進行沉淀,植物床上逐漸形成微生物層,它會分解污水主要成分及各種有機物。分解的有機物又成為植物的營養物,如氮、磷等,供植物生長,形成良性循環,新路徑治污效果逐漸顯現。
在配合鎮政府的招商引資計劃的同時,環保辦也注意到某些公司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并進行整治,為該公司的長遠發展提出建議。長林肉類食品公司每天的生豬宰割量達到1000頭以上,該公司將大量的生豬糞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倒在公路沿線及場鎮周邊村舍,滋生了大量的蒼蠅蚊蟲,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對此,鎮政府一直為該公司物色場所處理污染物,選中了本鎮趙王廟村三社的閑置多年的萬方蓄水池。該池在大山上,位置相當高,周圍森林植被好。由長林公司負責此池的消毒和滅蚊及防滲漏工作,且只允許其租用一年,一年后該廠必須運動科學的處理方法,對污染排放物榨干后才能運出廠。關于對此事的處理經歷了較長時間,選址困難,而長林公司不采用引進設備處理,并沒有從長期考慮公司的利益及社會的利益,環保觀念在企業,在人們心中都沒有完全樹立起來,單靠環保部門的宣傳規勸整治處理,力量有限。
三.對策及建議
首先,在實際生活中,環保觀念并沒有深入人心。國民素質依然低下,教育跟不上發展,觀念也跟不上發展。如何使人們生活在一個環保的社會中,不是一個短期能解決的問題,有可能要一兩代人的努力,才能使這個詞真正變成行動。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要足夠的耐心,特別是基層工作的環保人員,他們肩負的任務是巨大的,而經常性的宣傳是必要的。所以,使環保觀念漸入人心是前提。
其次,盡管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得算得上迅速,但是環保的基礎措施依然沒有完善,建設速度緩慢,即使有很多先進的設備研發出來,但卻沒有真正投入使用。未來,降低環保設施的成本費用,研制更先進更廉價的設備,才能使環境污染問題早日解決。
在針對伏虎鎮的情況中,除了靠宣傳相關政策與知識,普及環保的思想觀念,仍然需要環保部門與群眾共同努力。第一,環保的社會支持不夠,主要是政府部門使用環境資料信息來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以改善環境,而只靠法律力量并不能改善環境,只有廣泛的公眾支持才能使環保工作真正到位。第二,資源約束加劇、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大是我們的基本情況,必須正視現狀,居安思危,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雨污分流工程任務還十分艱巨,即使已經取得一定成效,還需要技術人員與環保人員不斷的研究改進;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水環境不斷惡化,飲水安全工程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水資源缺乏宏觀有效的管理,影響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水資源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理順。第三,與工商、執法、宣傳、公安、園林、商業等部門互相配和,齊管同抓,動用多方面的合作力量做好環保工作。第四,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嚴格控制企業超量排放污染物,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做到增產不增污。同時新建了一批污染源治理項目,盡量對“三廢”進行科學處理和利用。第五,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制度,環保的建設與新農村的建設相配合。
綜上所述,在伏虎鎮中,主要的仍是水污染問題,必須明確污水治理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建全污染源檔案,做好環境統計上報工作。環保,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伏虎鎮在新農村的建設中要不斷加強環保觀念,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做到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