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礎創特色抓落實促發展的報告

時間:2022-07-09 04:19:00

導語:強基礎創特色抓落實促發展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基礎創特色抓落實促發展的報告

通海縣有基層黨委13個,其中:鄉鎮黨委9個,縣屬部門黨委4個,基層黨總支84個,黨支部740個。2004年底,全縣實有黨員×××名,其中:預備黨員×××名,占3.2%;婦女黨員×××名,占19.8%;少數民族黨員×××名,占12.8%。按年齡結構分,35歲以下黨員×××名,36-45歲×××名,46-59歲×××名,60歲以上×××名。按學歷結構分,研究生×××名,大學×××名,大專×××名,中專、高中×××名,初中及以下×××名。

按照上級有關精神,縣委以“云嶺先鋒”工程的實施為契機,確立了“夯實基礎,創新機制,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黨建工作新思路,按照“工作思路抓創新、基礎工作抓規范、重點工作抓特色,責任機制抓完善”的總體要求,力求達到“五好五帶頭”的目標,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方面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抓基礎,力求規范

1、以選準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為重點,增強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一是通過村級組織換屆,村級班子得到優化。從結構來看,大專以上文化×××人,占7%;高中、中專×××人,占29%;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占64%。平均年齡降低,56歲以上的有×××名,僅占8.5%。能人強人依法當選,有×××名致富能手選入“兩委”班子。二是堅持用“三個代表”的標準選人,加大村組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制定了《關于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對全縣村級干部隊伍及后備人才進行了摸底調查和統計,從科技專業戶、致富能手、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轉軍人中挑選,并將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的優秀農村黨團員和青年加大培養力度,早壓擔子,有意識地磨練和培養。三是妥善解決村干部的生活待遇問題,建立激勵競爭機制,充分調動起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工作活力。從2003年1月1日起,穩妥地解決好我縣村干部的生活補助問題。對村改委連選連任的村干部工資補貼一次性割斷,全部村干部實行崗位補貼制。通過調整,村民委員會黨總支(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崗位補貼每月550元,副書記、副主任(兼文書)崗位補貼每月500元。社區居民委員會干部的崗位補貼,在市未出臺補貼標準之前,按照總支(支部)書記、主任崗位補貼每月650元,副主任(兼文書)崗位補貼每月600元。為了增強村干部工作活力,縣財政對領取財政崗位補貼的村(居)民委員會干部在編人數,每人每年核撥1200元的獎勵津貼到鄉(鎮)。各鄉(鎮)黨委、政府圍繞黨建工作、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事務等工作目標,制定《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和《村干部管理辦法》,年終按照完成目標任務情況進行考核兌現。2003年在職村干部崗位補貼與2003年前的月平均崗位補貼372.2元相比,正職月增資177.8元,增47.8%;副職月增資127.8元,增34.3%(不含每人每年1200元的獎勵津貼)。

2、強化陣地建設,以教育培訓為重點,提高基層干部素質。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黨員擺在首位。一是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總體目標和思路,對全縣村級活動陣地進行了統籌規劃。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典型帶動,以點促面,重點培育了里山、芭蕉、五山村、大黑沖等四個村為示范點。在資金落實方面,采取四個一點,即村自籌一點,鄉鎮配套一點,幫扶部門支持一點,縣上補助一點(組織部在黨員活動室建設完成并經過驗收給予2000元的補助),在2003年建成8個規范黨員活動室的基礎上,2004年新建成34個;二是制定實施了《通海縣2003年—2006年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素質教育工程”規劃》,目前,各鄉鎮結合十六大精神的貫徹學習和農業科技普及培訓以及法律法規培訓教育等工作,已經先后舉辦了培訓班。縣農廣校按照《綠色證書》“四個一”目標任務,舉辦的村組干部中專班已經結業,31人取得了畢業證書。三是制定實施了“通海縣副科以上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講黨課和縣委統籌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培訓兩項制度”。

3、著眼于保持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員發展工作的質量。一是加強對發展黨員工作的宏觀指導,努力改善黨員隊伍的結構和分布。二是不斷壯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夯實發展黨員工作的基礎。三是以改革精神,認真研究發展黨員工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四是嚴把黨員“入口關”,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從2003年起實行了發展黨員公示制度,發展的黨員全部進行了公示,公示率達100%。黨員發展工作呈現出以下主要特點:發展黨員數量保持均衡,沒有出現大起大落;新黨員的構成、分布明顯改善。僅從2004年發展黨員的情況看,×××名新黨員中,婦女占×××名,少數民族×××名,35歲以下的×××名,占69%,而且,生產一線的黨員比例也有所增加;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不斷壯大。同時制定了《通海縣黨建帶團建工作三年規劃》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推優工作,使入黨積極分子的隊伍不斷壯大。2004年全縣培訓入黨積極分子×××人,發展預備黨員×××人;新黨員的質量明顯提高。今年發展的×××名黨員中,大學文化×××名,大專文化×××名,中專、高中文化×××名,初中以下文化×××名,文化層次與往年相比有明顯提高。

(二)抓制度,完善機制

結合“云嶺先鋒”工程的實施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需要,把制度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關鍵來抓,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大膽探索創新,完善了《2004年黨建工作考核細則》、《通海縣農村黨建“三級聯創”活動規范化管理辦法(試行)》、《中共通海縣委組織部關于對“三級聯創”活動實行動態管理的通知》、《創建“五個好”鄉(鎮)黨委、“五個好”村黨支部、群眾滿意站所的基本條件》,對黨建工作中常規性工作進行了量的規定,做到了定量與定性的有機統一。制定完善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農村黨員活動日制度的意見》和《百分制考評辦法》、《關于印發〈通海縣農村黨總支(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議事規則(試行)〉的通知》、《關于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村黨總支(支部)工作規則(試行)》、《關于在鄉(鎮)村兩級開展“民情懇談”活動的通知》、《通海縣村(社區)主要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通海縣村組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通海縣村民委員會成員辭職和罷免辦法》、《中共通海縣委組織部關于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實施“黨內雙向匯報制度”的意見》、《關于在全縣農村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目標管理的意見(試行)》等制度。

(三)抓創新,形成特色

1、在活動載體上創新。一是開展“駐村掛鉤幫扶工作”。村級“三學”活動結束后,為了鞏固“三學”成果,深化“三級聯創”活動,縣委決定,用三年時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駐村掛鉤幫扶工作”,全縣各部門分別抽調農村工作經驗豐富,政治素質好,政策法規熟的151名同志派駐全縣65個村委會,督促、幫助和指導村“兩委”開展工作,幫基層組織建設、幫資金、幫項目、幫經濟發展思路;二是實施“村級民主聽政會”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縣推行“村級民主聽政會”制度的意見》,各黨委成立了77個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意見和方案。全縣各村通過召開“民主聽政會”,會員提出意見或問題243條。經村“兩委”落實解決或由鄉(鎮)協調解決的共194條,解決率達79.8%。實踐證明,村級民主聽證會工作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還干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轉變了干部作風,受到了群眾和干部的一致好評;三是制定完善了《通海縣農村基層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十個一”規定》。全縣各鄉(鎮)和村級建立《民情日記》397冊,其中鄉(鎮)158冊,村213冊;全縣65個村建立了困難戶聯系制度、民情懇談制度,64個村建立了外出留言制度,62個村設立了村民意見箱,65個村設立了村民來訪接待室、建立了公開欄。召開民情分析會250次,進行民主評議活動149次。四是開展“十上門、十談心”和“五送”活動。司法機關開展了“法律進社區”和“法制進村”活動;農業部門組織有關農業科技人員開展了農業科技知識講座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衛生部門組織開展了防治禽流感、艾滋病宣傳活動;宣傳、計生、農業、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了“三下鄉”活動;煙草部門開展了烤煙種植等技術輔導。

2、在方法上創新。總體思路上,實行“黨員分類管理、分類教育”管理制度。針對黨政機關、城鎮和基層農村不同行業群體、不同層次類別、不同標準要求黨員的特點和情況,分別采取分類管理的辦法,建立科學的黨員評估機制,創新方法,改進評議方式。分別設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施教方法。通過分類教育和管理,有效地激勵新形勢下不同類型各個層面的黨員爭先創優。2003年8月,在里山鄉施行了“農村黨員分層量化積分管理考核制度”。通過開展這一項活動,使該鄉的全體黨員的精神面貌有徹底的改觀;黨員的宗旨觀念和責任意識明顯加強;堅決杜絕“四不現象”,即不履行黨員義務、不服從組織分配、不帶頭遵紀守法、不帶頭按章納稅繳費;無職黨員無事做的現象堅決予以扭轉;通過試點使試點村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和村風村貌有顯著的改善。

3、在機制上創新。主要是強化責任,激發活力,健全基層組織建設規范運作的保障機制。一是大力表彰黨內先進,嚴肅處理不合格黨員。各級黨組織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在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先后受到了國家、省、市、縣的表彰獎勵。同時,對一批違紀國法的黨員干部進行了嚴肅處置,純潔了黨員隊伍,提高了黨組織的戰斗力。二是實行黨建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制度和黨員行為監督卡制度,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黨員行為監督卡制度是我們縣黨建工作中的一項創新工作,監督卡內容由黨員基本情況、黨員須知、黨員活動記錄表、黨員行為記錄表四個部分組成。黨員活動、行為記錄表由本人填寫,支部書記簽章審核,組織部年終進行檢查,監督卡上所登記的各項內容,作為該黨員年終民主評議論和“創先爭優”活動評比的主要依據。同時,為了確保此項制度得以貫徹落實,組織部還制作下發了《通海縣黨總支(支部)工作手冊》,使黨支部與黨員之間的工作起到相互督促。共發放監督卡5900冊,總支(支部)手冊647冊。黨員行為監督卡實施以來,通過摸底調查,廣大黨員反映,黨員參加學習和過組織生活的積極性、自覺性比以前高了,能帶頭完成各項義務,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農村群眾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四)抓重點,整體推進

針對目前我縣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采取統籌兼顧,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辦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先后制定了《通海縣農村黨總支(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議事規則(試行)》、《中共通海縣委關于實施村級基礎工程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有關基層組織建設的文件規定,目前,正在分步實施過程中。從大的層面上,我們主要考慮如何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的問題,通過加強制度化建設,重點解決村“兩委”班子向心力和工作合力的難題。在村級組織換屆工作中,各黨委就村級班子調配超前思考,按照縣委關于努力實現“一肩挑”、盡量交叉任職、理順村“兩委”關系的目標要求,著眼于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素質、優化村級領導班子、推進基層民主政治,教育引導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選好配強當家人。通過換屆選舉12個村順利實現了“一肩挑”,占18.5%。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比例提高,有135名交叉任職,占總數的20.5%。從體制上保證了村兩位班子團結協調。

(五)抓落實,務求實效

一是實行領導責任制,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總支(支部)書記是具體責任人,有關方面通力協作,齊抓共管。二是建立督察工作機制,對黨建工作和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督促、檢查、指導,努力形成縣、鄉(鎮)、村和創建單位上下聯動,左右配合、互相促進的工作格局。三是實行目標管理,健全黨建系統。各級黨組織把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目標管理責任制,與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民主評議黨員等一系列黨建活動有機統一起來,形成以民主評議黨員為基本制度,以黨員教育為動力,以“雙項”目標管理為基本運行方式,以“云嶺先鋒”工程為主體活動形式,以創先爭優為激勵手段的具有通海特色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四是制定了《關于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建立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的通知》、《關于建立“云嶺先鋒”工程監督檢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縣領導聯系到鄉鎮,組織部的四個科(室)分別聯系到具體的社區、村、非公企業和窗口服務行業。一方面結合聯系點的實際,大膽創新,扎實深入開展工作,使“云嶺先鋒”工程創特色、出亮點。另一方面適時掌握各單位的進展情況,督促檢查,狠抓落實。通過“云嶺先鋒”工程的實施,基層黨組織得到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有了明顯好轉,窗口行業樹立了良好形象。通過實施“三培三帶”活動,在350名黨員致富能手中確定培養對象95名,已培養成村干部的114名;在1054名致富能手中確定培養對象169名,已培養黨員的192;在8046名黨員中,確定培養對象334名,已培養成致富能手的217名。在“五送”活動中,據統計,送政策24711人次,送任務要求6836人次,送實用技術42879人次,送科技信息25077人次,送錢137066元、糧38560斤、物262件,走訪個體戶3027人次,走訪教師988人次,走訪富裕戶3830人次,走訪老上訪戶105人次,走訪軍烈屬1166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村黨支部的核心地位沒有真正確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

2、農村民主法治建設進程緩慢。少數村組還存在宗族思想;民主決策上還存在個別村支書或村主任說了算的現象;建立的各種制度落實還不到位;民主監督難以到位,實際運作困難。

3、村組集體經濟實力薄弱,許多公益事業無法開展,群眾意見大,加之村委會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大小事情往上推,矛盾上交,增加了縣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工作壓力。

4、農村和企業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問題仍然突出。年輕人對黨組織的觀念淡薄,忙于抓經濟抓收入,黨員發展工作困難大。

5、在流動黨員的管理上,沒有相關的政策規定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在管理上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路子。

6、黨員教育培訓經費緊缺,黨員活動室以及黨員電化教育扶持力度不夠。

三、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以全面推進“云嶺先鋒”工程為契機,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圍繞“五好”、“五帶頭”,狠抓“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建設一個強有力的班子,建設一個干實事、創業績、謀發展的班子,建設一個工作制度健全的班子;建設一支黨員意識強、能發揮先鋒作用、形象良好的隊伍,確保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樹立“三服務”理念,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好地得到落實、得到體現,使老百姓成為“云嶺先鋒”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抓好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刻認識開展活動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上來,認真貫徹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要求,認真解決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員隊伍和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