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區黨員會客廳的六大機制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0 04:33:00
導語:上城區黨員會客廳的六大機制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會客廳是上城區社區黨組織開展黨的社會工作的主陣地,是讓“黨員長期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的先進性實踐平臺。經過近一年的運行,黨員會客廳不僅有效促使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功能化轉變,而且還探索形成了黨員實踐保持先進性的六大長效機制,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一、黨員意識強化機制
黨員意識決定黨員作用發揮,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增強黨員的角色意識、身份意識、形象意識和行為意識,使廣大黨員牢記光榮使命,自覺履行職責,樹立良好形象。
黨員佩戴黨徽制:該制度要求在黨員會客廳值班的黨員佩戴黨徽,在接待桌上放置“黨員接待”的標志牌。讓每一名在黨員會客廳中服務的黨員首先感受到自己是作為一名黨員為廣大的群眾盡自己的力量,在實踐著自己曾經在黨旗下承諾的誓言。
黨員干部講課制:該制度要求街道及以上黨政干部定期到黨員會客廳講課。黨員干部為黨員群眾講課,讓黨員干部時刻牢記自己首先是一名黨員,在講課過程中,將自己的黨員身份內化為第一身份;而黨員群眾來聽課,也使他們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強化他們的身份意識。
黨員政治生日制:在黨員會客廳內開展黨員過“政治生日”制度。社區黨組織在每位黨員“政治生日”前后,組織黨員在黨員會客廳內開展“三個活動”,達到“過好一天,促進一年,管用一生”的目的。一是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到了“政治生日”(入黨的日子)這一天,由黨支部安排,組織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再次深刻理解入黨誓詞的內涵和意義。二是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在“政治生日”前后,由黨支部書記或委員找黨員談心談話,為黨員解惑釋疑,并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開展有意義的紀念活動。在“政治生日”前后的10天時間內,以“參加一天黨員值班日”、“我為七一獻熱血”、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以及其他各種方式進行紀念。
二、黨員能力培養機制
遵循黨員學習教育自身的規律,并從形式到內容予以創新,進一步激發黨員學習的熱情,提高黨員教育的實效,進而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學分制:根據“分類教育”的原則,規范黨員學習內容、形式、考核標準等各項指標。在教學內容上,根據黨員的不同類型,制定“必修”和“選修”菜單。在學習形式上,著重在適應黨員實際需求和提高教學吸引力上下功夫,由灌輸式向菜單式轉變,由課堂講向實踐學延伸,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學和分散學相結合。對評學指標予以量化,以《先鋒日記》為載體,以百分制為標準來考核黨員一年來學習情況。《先鋒日記》主要記載黨員日常學習、工作,特別是參加黨內生活的情況,為確保這一載體發揮作用,還推出了整理記錄、交流觀摩、群眾評議、分析協調和積分評定等措施,其中積分評定情況將作為年終雙評的參考指標。
才藝交流制度:通過調查摸底,以推薦或者自薦等方式,把社區內具有相同才藝、相同特長的黨員集中到一個功能性黨小組中。以功能性黨小組為單位,由組員自己約定時間,確定主題,以舉辦展覽、評比、講座、沙龍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到黨員會客廳進行才藝展示和討論交流。該制度旨在為社區內志趣相投的黨員尤其是在職黨員搭建一個交流和互動的平臺,使其在互動中不斷取長補短,開闊視野,充實提高,并鼓勵黨員發揮所長,投入到服務群眾和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
三、黨員權利保障機制
保障黨員的權利旨在進一步增強黨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更好的將黨員學習的“硬”約束和“軟”激勵結合起來。
黨務公開制度:在黨員會客廳入口處設置黨務公開欄,便于黨員群眾觀看。根據公開內容的不同,可按月、季度、半年等分為固定公開、定期公開和隨時公開三種情況進行。固定公開內容包括組織機構設置、年度工作計劃、民主監督評議情況等。定期公開內容包括服務工作組為民辦實事的進展、黨員和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情況以及黨員服務明星評比情況。隨時公開內容包括黨員發展情況,黨員會客廳重大財務開支,黨員、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情況等。
黨務通報制度:定期地向黨員通報社區黨委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制度。同時,以抄告單形式及時將黨務公開欄中定期公開、隨時公開的內容,以情況通報的形式,下發到各支部,受黨員和群眾監督。還可以采取電視、廣播、網絡、黑板報或民情訪談會等輔助形式通報,社區E家人網上涉及黨務部分的內容,每月至少更新一次網頁,以方便黨員和群眾查詢。
黨務議事制度:凡黨務工作遇到重大事項,黨員會客廳工作委員會先行討論提出議題,經得社區黨組織同意,再向社區黨員進行通報,在此基礎上,召開社區黨員議事會。參加議事的黨員根據議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然后進行充分的醞釀討論。在意見比較統一的情況下,由與會的黨員代表進行表決,形成決議。
四、黨員聯系群眾機制
要增強對新形勢下復雜局面的應對能力,不斷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不斷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
黨員領導接待日:結合領導下訪和約訪制度的實施,建立黨員會客廳領導接待日。區級黨員領導每半月安排一次,部門、街道領導每周安排一次。具體社區根據領導聯系點分工確定,同時根據黨員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調度涉及職能單位負責人到現場參與接待,并根據領導批示當日交辦接待事項。對于涉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的接訪,要及時溝通、協調,對于一時不能解決的,要做好解釋說明,盡量讓群眾滿意,處理結果都要以書面形式送達本人。
在職黨員服務日:作為在職黨員社區報到制度的后續措施和有效形式,組織在職黨員利用業余時間參與黨員會客廳的活動。每月集中一天時間,在職黨員發揮自身職業、興趣愛好等優勢,以功能性黨小組為單位,為社區黨員群眾提供法律服務、醫療保健、心理咨詢、政策解答、科普宣傳等方面的特色服務。
社區黨員聯動日:即居住在本社區的“黨委委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旨在拓寬民主監督的途徑渠道,暢通社區黨代表、黨員、群眾及基層黨組織向上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提供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從而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具體包括黨員與困難群眾家庭結對,形成長期穩定的幫扶關系;做好溝通工作,收集社情民意,傳達黨的聲音,維護群眾利益等等。
五、黨員發揮作用機制
為進一步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他們在生產、經營、服務過程中規范自身行為,發揮先鋒作用,并勇于接受群眾監督。
黨員揭牌服務:該制度主要針對社區黨員以及參加社區活動的在職黨員。由黨組織提煉出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需求,制定服務菜單,社區在冊和在職黨員對照菜單,根據自身實際狀況和特長,選擇服務時段,認領服務崗位,實現了黨員主動服務,群眾普遍受益。同時向自愿參加服務的黨員發放“服務積分卡”,并實行“月通報、季表彰、年考核”,即每月向社區全體群眾通報積分卡記錄情況;每季公布積分前十名的黨員姓名,宣傳其事跡;年底根據黨員服務積分情況,進行表彰獎勵。“揭牌服務”制度對黨員發揮作用的方式進行了改革與探索,尊重黨員個體的選擇,進一步展現其自身價值,使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
黨員設崗定責:根據社區黨員的素質、年齡和分布,由社情民意組梳理出當前社區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置黨務政務、公共事務、精神文明等3大類24個崗位。依據《黨章》規定的權力和義務,賦予上崗黨員社區事務建議權、重大事務決策參與權、對上崗黨員考評監督權、履行崗位職責自主權;明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義務、熱情服務群眾的義務、向黨組織反映群眾意見的義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義務。同時,按照“黨員報崗、支部議崗、社區競崗、會客廳培訓上崗”等步驟進行規范。對于黨員履職情況,由黨員會客廳監督評議組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并由黨員會客廳、支部和黨員個人對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考評。
六、黨員進步激勵機制
黨員進步激勵機制旨在通過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百名典型帶全局”等活動,使廣大黨員在先進性教育活動結束后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明確導向。
先鋒譜:挖掘黨內先進典型,通過激勵評價來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形成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和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要結合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定期開展優秀黨員評比活動,把先進性的具體要求落到工作實踐中,讓黨員感受到優秀并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都有可能當上先進。通過黨員“服務明星”評比、黨員“形象大使”評選、開設“先鋒論壇”等具體的活動,以制作黨員事跡宣傳展板、舉辦巡回演講、對受表彰黨員進行公示等方式,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先鋒崗:以社區黨員以及參加社區活動的在職黨員的“設崗定責”和“亮牌服務”制度為基礎,對黨員提出“承諾、踐諾、評諾”的要求,從而激勵黨員增強黨性意識。根據先進性教育中提煉出的不同類型黨員的先進性標準,每個黨員對自身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具體要求作出承諾,黨支部審核把關,黨員簽字確認,再由社區黨組織統一制作黨員崗位承諾公示欄,張貼公布,接受黨內外監督。年終,對黨員履行承諾書的情況進行考核,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檔次,考核的結果與黨內雙爭雙評以及其他爭先評優情況掛鉤。對于黨員整體踐諾情況較好的黨支部,也可以頒發流動紅旗等,予以獎勵。
獎學金:堅持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并重的原則,鼓勵廣大黨員投入到“爭創學習型組織,爭做復合型人才”的活動中來。對于社區黨員,主要是通過“積分獎勵”制度,即根據每位黨員“學分卡”所記載的情況,年底進行總結表彰,對積分靠前、群眾公認的黨員,由社區黨組織向黨員贈閱下一年度的黨報黨刊等作為獎勵。以上所需經費全部從黨費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