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的調查與思考報告
時間:2022-07-11 05:54:00
導語:加強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的調查與思考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是關系到黨在農村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的重要問題,也是加強黨的建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為進一步加強鄉鎮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筆者在部分鄉鎮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將調查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鄉鎮領導班子思想建設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共有339人,其中35歲以下的有104人,36-45歲的有163人,46-50歲的有61人,51歲以上的有11人;中專及以下文化程度126人,大專文化程度161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52人。
近年來,攸縣縣委把鄉鎮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落實縣級領導聯系鄉鎮責任制,加強了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的教育培訓,鄉鎮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不斷加強,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中較好地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
1.鄉鎮領導班子思想理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一是建立和堅持鄉鎮領導班子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做到時間落實、人員落實、學習內容落實,并注重不斷增強學習的效果。二是對鄉鎮領導干部進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據統計,近年來,全縣共舉辦各種類型的鄉鎮副職以上領導干部培訓班10余班次,培訓300人次。三是召開理論研討會、學習心得交流會,激發了領導干部的學習興趣。
2.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有所增強。針對少數鄉鎮領導干部的“民主集中制已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錯誤認識,縣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關于加強和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通過加強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了鄉鎮領導干部對民主集中制的認識,增強了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增強了班子的團結和凝聚力。
3.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進一步發揚。針對過去少數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工作飄浮的問題,縣委狠抓了鄉鎮領導班子工作作風的轉變。通過召開各種會議,組織專項督促檢查和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在鄉鎮領導班子中不斷提倡務實創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大多數鄉鎮領導班子能夠在查研究的基礎上,理清了發展思路;不少鄉鎮在實際工作中,不擺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務實求真,真抓實干,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決了許多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并通過在領導干部中開展學習孔繁森、鄭培明,當好人民公仆等活動,切實轉變了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如:網嶺鎮每月的初一、十五日邀請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為農民講授農村實用技術知識,為農民致富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
二、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少數鄉鎮領導班子思想觀念、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一是在發展觀念上,不是以市場為導向,主動去適應市場,而是兩眼向上,等上級給優惠政策,靠上級出思路,向上級要錢、要物等。二是少數鄉鎮的領導干部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資金緊張、經濟滑坡和發展產業等束手無策,產生了畏難思想。三是創新意識不強。少數鄉鎮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思想不解放,有的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會走。有的因循守舊,怕冒風險,怕擔責任,在工作崗位上奉行“無過便是功”、“守攤子”的“太平官”思想。
2、少數鄉鎮領導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質不高,駕馭全局的能力不夠。有的成天忙于發展經濟或應付其他方面的關系,無暇顧及或忽視政治學習和政治上的提高,致使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有所下降;有的缺乏領導干部應具備的政治素質和科學決策能力;有的在紛繁復雜的情況面前缺乏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不能總攬、駕馭全局;少數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大局意識不強,班子鬧不團結,或是雖然表面一團和氣,實際互不信任,思想上互不交流,感情上恩恩怨怨,工作上配合消極被動,影響班子的戰斗力。
3、少數鄉鎮領導干部的廉政意識不強,自律意識不夠。一些鄉鎮領導干部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淡化了公仆意識,加之社會上腐敗現象的影向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產生了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思想。有的不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干部群眾承受能力,片面追求交通、通訊和辦公現代化;有的甚至以權謀私,消極腐敗。
4、少數鄉鎮領導干部思想意識不健康,思想作風不過硬,工作不務實,作風飄浮。一是下基層調查研究,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不夠。一些工作鄉鎮離家遠一點的領導干部,一個星期有效工作時間很短,有的只是浮在機關處理一些日常工作,很少抽出時間深入到基層了解一些實際情況,即使下去了,也只是坐著車子走馬觀花地轉一轉,還有的嚴重存在“走讀”現象。二是工作不扎實,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少數領導干部有的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勞民傷財;有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思進取,求穩怕亂;有的工作不求質量,不講效率,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還有的甚至存在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錯誤傾向。三是少數領導干部為了邀功買好、保烏紗帽、求升遷,說假話,說大話,虛報各種經濟指標,騙取榮譽和信任。
5、少數鄉鎮領導班子民主作風不夠,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落實的不好。一是有些鄉鎮雖然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但存在著上墻不上心的現象,缺乏認真地堅持和落實。二是少數鄉鎮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規定得比較原則、籠統、伸縮性大,執行起來有困難。三是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議論工作多、思想交鋒少;和稀泥多、揭露矛盾少;自我批評談現象,互相批評談希望。四是個別鄉鎮黨政一把手,帶頭破壞民主集中制制度,我行我素,搞家長制、一言堂,把“民主”僅僅看成是形式,特別是對反對意見更聽不進去。
通過調查分析,筆者認為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有針對性地對鄉鎮領導干部加強理論教育還不夠。少數鄉鎮對理論學習沒有認真安排,沒有提出嚴格要求,處于放任自流狀態;一部分鄉鎮干部學習自覺性不高,往往借口工作忙經常不參加學習或培訓。另一方面是思想教育和監督管理的力度還不夠。對鄉鎮領導干部重理論業務知識教育、輕黨性思想道德教育;重提拔使用、輕監督管理等一套嚴格有效的思想教育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有的雖然有制度,但不夠完善且難以落實到位,致使一些鄉鎮領導干部放松了主觀世界的改造,不能以一個領導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三、加強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的對策
加強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建設高素質的鄉鎮領導干部隊伍,把鄉鎮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上堅定、理論上成熟、作風上過硬,能夠組織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加快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堅強領導核心。筆者認為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突出抓好理論學習,提高鄉鎮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一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切實提高鄉鎮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黨性觀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二是要圍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抓好鄉鎮領導干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基本知識以及包括各種專業知識、現代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的學習,使其精通本行業務,提高業務水平。三是要建立嚴格的政治學習制度。針對鄉鎮黨委班子及其成員對政治理論學習興趣不高,虛于應付和“厭學”、“淺學”、“輕學”等不良傾向,要把《政治學習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落實好,提出具體的量化要求,采取“述學”、“評學”、“查學”、“考學”等措施,對干部的學習資料、學習筆記、學習心得予以檢查和評比。不斷提高鄉鎮領導干部理論學習的自覺性。同時,把鄉鎮領導干部的學習情況、理論素養,特別是運用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
2、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解決班子自身問題的能力。一方面通過加強思想教育,著力強化班子成員的民主意識、自我約束意識、集體領導觀念、全局觀念、紀律觀念、制度觀念。使他們懂得:我們既要講物質文明建設,更要講精神文明建設;既要講小局,更要講大局;既要講待遇,更要講奉獻;既要講個人利益,更要講黨和人民的事業。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通過抓好落實班子成員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交心談心活動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在鄉鎮領導班子中大力提倡識大體、顧大局、講團結、講奉獻,發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工作作風,使黨委一班子人能真正成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互相關心的摯友,進而提高班子的領導水平,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
3、重視和加強鄉鎮領導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設,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一方面,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基層黨委議事規則》、《黨委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制》、《重大問題集體表決制度》、《民主生活會情況報告制度》等制度。疏通和拓寬黨內民主渠道,使鄉鎮領導班子的每個成員,充分發揚民主,有話能說,把話說在當面;有不同意見能聽,反對的意見也能聽,從而真正保障每個班子成員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在領導班子內形成民主討論和追求真理的風氣。另一方面,對一些鄉鎮領導干部不遵守或破壞民主集中制的行為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懲誡。同時,對在民主生活會中不能開展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回避矛盾、掩蓋問題、文過飾非的生活會,要責令重開,并給予通報批評。對敢于暴露問題、揭露矛盾,以積極的態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生活會,要給予通報表揚,積極推廣,促進鄉鎮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質量的提高,達到提高領導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
4、加強對鄉鎮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思想作風建設的監督管理。一是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堅持干部選拔任用原則,嚴格干部選拔任用的標準,切實遵守干部選拔的程序,保證干部選拔的質量,把好入口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量化指標考核體系,實行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雙評一考”制度。由縣委組織部負責組成考核組,采取問卷測評和領導直評的方式,每半年分別對鄉鎮黨委班子及其成員進行一次民主評議,確定領導班子的等級及成員的位次。結合領導班子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年度目標責任制,細化、量化不稱職和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認定標準,結合兩評一考的結果,由縣委組織部根據所排位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分層次確定末位班子及其成員,嚴格懲處,疏通“出口”,形成“優用,平調,庸下”的選拔任用機制。三是加強鄉鎮領導干部的交流,連任兩屆的領導干部,進行城鄉交流或異地交流。四是建立領導班子政績目標責任制,實行獎優罰劣,對政績目標沒有實現的要追查責任,對政績突出、群眾擁護的要給予表揚獎勵。
5、建立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責任制。要建立鄉鎮黨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的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責任制,責任制的內容要明確具體、操作性強。縣委要明確抓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的部門分工、工作目標、職責權限和考核標準,形成制度,并對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